夏平
【摘 要】目的:比较腹腔镜胆总管切开I期缝合、开腹胆总管切开I期缝合效果。方法:分别选取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胆总管切开I期缝合(腹腔镜组)、开腹胆总管切开I期缝合(开腹组)的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切口感染情况、住院时间、出血量、手术时间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但出血量、住院时间与切口感染情况均明显优于开腹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I期缝合,手术创伤小、术后患者切口愈合快,并发症率低,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字】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I期缝合;胆总管切开;应用效果
本文应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腹腔镜胆总管切开I期缝合、开腹胆总管切开I期缝合效果进行探讨,现将详细情况总结如下:
1 臨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分别选取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胆总管切开I期缝合(腹腔镜组)、开腹胆总管切开I期缝合(开腹组)的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腹腔镜组有女性13例,男性15例,平均年龄为(41.61±5.09)岁;开腹组有女性14例,男性14例,平均年龄(42.19±4.88)岁。在基本资料方面两组无巨大差异(p>0.05)。
1.2方法
开腹组实施传统开腹胆总管切开I期缝合术,确认胆总管无残余结石后用可吸收线缝合,并防止腹腔引流管。腹腔镜组实施腹腔镜胆总管切开I期缝合,进行四孔法操作,在脐上缘防止电视探头。剑 突下作2-3cm孔放置10mm的套鞘,作为操作孔。在右锁骨中线肋缘与右腋前线平脐处分别作2cm孔进行牵引。显露胆囊三角,游离胆囊动脉、胆囊管,胆囊动脉用钛夹夹闭,然后作切断操作。胆囊经胆囊床完整游离,胆囊管用钛夹夹闭。将胆总管显露,并于前壁将胆总管切开0.8cm-1.2cm。有操作孔插入纤维胆道镜进行检查,取石篮取石,结石取出后放置于乳胶袋内,术毕与胆囊一同取出。对乳头开口、肝内胆管情况进行检查,确认无结石残余、胆总管下端通畅后再应用可吸收线缝合切口,切除胆囊进行引流管放置。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与切口感染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0.0软件核对研究所得数据 ±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说明组间差异存在比较意义。
2 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但出血量、住院时间与切口感染情况均明显优于开腹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开腹胆总管探查、胆囊切除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金标准,虽然临床疗效明显,但也存在一定缺点,例如:大量胆汁丧失会造成机体电解质紊乱与消化不良;长期带管会增加患者痛苦;拔管时易造成T管窦道破裂,形成胆汁性腹膜炎【1】;T管对胆管内壁形成压迫,易损伤患者胆道,易造成胆管狭窄。经过多年临床实践证实,大部分学者更青睐胆总管切开I期缝合手术方式。近几年,快速发展的微创技术和腹腔镜、胆道镜的临床大量应用,为胆总管结石提供了多种治疗选择,让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I期缝合成为可能,微创手术由于手术切口小,患者暴露部位小,术后患者恢复较快,并发症低.受到广大患者青睐【2】。但腹腔镜胆总管切开I期缝合术对手术人员操作要求较高,手术期间操作人员需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a、术中注意观察是否将结石取尽,认真探查胆管各分支,是否存在结石残留;b、熟练操作胆道镜,取石时确保动作轻柔,避免引发乳头水肿与胆管内壁损伤;c、切开胆管时应注意将血管避开,若发生胆管壁出血可短暂止血,若出现出血不止情况可使用可吸收线缝合;d、操作人员应熟练腹腔镜下缝合技术;e、术后确保引流管通畅【3】。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接受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I期缝合术患者除手术时间高于开腹组外,其余各项手术指标均明显优于开腹组(p<0.05),该结果充分说明与开腹胆总管切开I期缝合术相比较,腹腔镜胆总管切开I期缝合,手术创伤小、术后患者切口愈合快,并发症率低,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国强.经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方法及经验[J].中国实用医药,2017,(24):22-24.
[2] 樊启源, 赵正国, 赵士章.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治疗复发性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分析[J].腹部外科,2016, (3):221-224.
[3] 梁阔, 刘东斌, 刘家峰, 等.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在老年胆总管结石病人中的应用[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7,(1):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