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薏苡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2017-09-22 09:57董巍杨国俊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16期
关键词:发展现状建议问题

董巍 杨国俊

摘要 本文从分析薏苡种植生产、产品加工概况出发,认真剖析了薏苡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种植生产无序且规模小,品种与栽培技术更新换代滞后,以及生产、加工、销售环节不配套等,并提出薏苡产业发展方向的建议:加强新品种、技术示范推广,大力推进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示范,开发优质薏苡深加工等,以期为安顺市薏苡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薏苡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建议;贵州安顺

中图分类号 F3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6-0274-01

1 薏苡种植生产概况

1.1 薏苡种植现状

薏苡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肥沃的砂质壤土为佳。安顺市生态气候适宜,空气清新,环境污染小,适合薏苡的发展种植。西秀区、镇宁县、关岭县、紫云县是薏苡的优势种植区域,农户历来有种植薏苡的习惯,常年种植面积2 000 hm2以上,一般薏苡产量约3 750 kg/hm2。由于种植薏苡投入低,对土地质量要求不高,荒地、坡地均可种植,不占用耕地,利润空间高,能有效提高农民收入,具有一定发展潜力[1-2]。紫云县板当镇硐口村,种植经营销售薏苡已有30多年的历史,产品品质优良,是声名远扬的薏仁米集散地。

1.2 薏苡生产方式改革现状

安顺市农委按照贵州省农委结构调整和推进优势特色杂粮发展的规划要求,立足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因地制宜布局薏苡生产,并积极向省农委申报实施项目[3]。2014年在安顺市薏苡主产区(西秀区、镇宁县、紫云县)建立 333 hm2以上稳产、高产的优质薏苡商品生产基地;2015年在紫云县实施优质特色粮食产业(薏苡)发展专项338 hm2和高产创建示范项目667 hm2;2016年在镇宁县和紫云县实施薏苡绿色增产增效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共2 009 hm2,辐射带动全市优质薏苡生产面积3 333 hm2以上,2016年项目平均产量为3 981.9 kg/hm2。

2 薏苡产品加工概况

2.1 引进优秀企业带动产品加工业发展

贵州鑫龙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是安顺市西秀区人民政府西秀产业园区重点引进的食品加工企业,专业从事薏苡米开发。其成立于2011年2月,占地面积6.7 hm2,注册资本1 366万元,已从事该行业10多年,是安顺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和贵州省扶贫龙头企业。公司具有技术最先进的薏苡米初加工生产线和精加工生产线,建有高附加值的深加工四大系列(薏苡饮料、薏苡仁精油、薏苡保健酒、薏苡化妆品)国际一流生产线。目前,公司因产品质量好、价格低、生产规模大、供货速度快等占据了市场优势,销售规模不断扩大,网点占据了国内薏苡米初级产品20%左右的市场份额,产品還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地[4]。

2.2 发展订单农业实现产业创新

与贵州省省级龙头企业贵州鑫龙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实施项目,采取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发展订单生产,逐渐壮大基地,加强对鑫龙薏苡产品品牌培育和扶持力度,加快将安顺市薏苡优势产区和贵州鑫龙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打造成具有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的基地和薏苡加工龙头企业。通过努力,安顺市薏苡产业正在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集约化推进、产业化经营的要求逐步推进。公司按订单农业模式签订了薏苡种植基地合同,实现了区域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创新。除贵州鑫龙食品开发限公司外,安顺市还有一些薏苡个体加工户,其中紫云县板当镇硐口村薏苡加工户30户,常年经营加工大户4户,加工企业和加工户除加工本市生产的薏苡外,还利用区位优势,收购贵州省西南诸县以及东南亚国家如缅甸所生产的质量上乘的薏苡进行加工。

3 薏苡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种植生产无序且规模小

薏苡主要种植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或贫困落后地区,种植生产基本处于无序状态。由于各种原因,诸如薏苡类的小杂粮没有纳入农业种植规划安排,一直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大多数种植薏苡的农民无法解决粮食自给问题,对薏苡种植缺乏积极性,表现为种植零星分散、广种薄收、耕作粗放,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基地。

3.2 品种与栽培技术更新换代滞后

由于薏苡类的小杂粮缺乏相关专题研究和选育,用于种植生产的品种混杂退化,同时部分优良的地方品种也出现混杂,降低了产品品质。在薏苡收获时间和储藏方法上缺乏针对性,因而造成籽粒不饱满、破碎粒超标等问题。加之耕作粗放,栽培技术原始且落后,造成薏苡单产极低。

3.3 生产、加工、销售环节不配套

2014年以前,在安顺市还没有建立商品化、产业化、规模化的特色杂粮生产基地时,当地加工企业少,加工工艺与设备落后、工艺差,限制了薏苡的生产销售,其国内外市场也没有较大的发展。由于缺乏中介组织和专业的批发市场,目前除高粱、薏苡等部分小杂粮用于加工外,多数产品及其附加产品加工利用率低下,生产、加工、销售环节不配套,阻碍了小杂粮的生产和发展。

4 建议

4.1 加强新品种、技术示范推广

通过引进种植示范,推广优质薏苡生产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学习借鉴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经营管理及成功经验并加以推广应用,全面提升全市优质薏苡生产水平和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4.2 大力推进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示范

通过示范展示最新农机使用效果或建立新型农机展示平台进行学习交流,培养薏苡种植农户的兴趣并就新型农机的使用方法进行培训,提高农业机械普及率,降低农业生产劳动成本和劳动强度[5]。

4.3 开发优质薏苡深加工

依托安顺市重点省级龙头企业——贵州鑫龙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扶持打造一个品牌,协同办好产地认证。全面开发薏仁米保健酒、薏仁米精油、薏仁米化妆品三大系列产品,以企业带动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逐步创建地方特色产品品牌,建立一条完整的薏苡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

5 参考文献

[1] 杜维俊,杨万仓,李贵全.我国发展薏苡产业的前景、优势和建议[J].中国农学通报,1999(4):51-53.

[2] 章洁琼,朱怡.贵州薏苡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5(4): 217-219.

[3] 程黔.我国杂粮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粮油加工,2008(8):27-32.

[4] 李翠霞,张兴长. 薏苡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15(2):95.

[5] 苏旺.西部特色杂粮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endprint

猜你喜欢
发展现状建议问题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三代人的建议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