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铭德 李英 李建生
摘要 介绍了麻垌荔枝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快荔枝产业发展的对策,以期为麻垌荔枝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麻垌荔枝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S66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6-0091-01
桂平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北回归线横贯其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当地阳光充足,无霜期长,非常适合荔枝生长,特别是麻垌、社步、木根、罗播、油麻、社坡等乡镇,发展荔枝生产条件得天独厚,是广西优质荔枝主产区[1]。现对麻垌荔枝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进行介绍。
1 麻垌荔枝产业发展现状
1.1 麻垌荔枝的品质与由来
桂平市是闻名全国的荔枝之乡,拥有“中国荔枝之乡”的美誉。荔枝品种以禾荔、桂味(簕荔)为主,兼有白糖荔、鸡嘴荔、草莓荔等品种。其果皮鲜红、肉厚核小、气味芬芳、清甜脆口、皮薄汁多。据测定,果肉含糖分高达30%,并含有蛋白质、脂肪、磷、铁和多种维生素,为珍贵的滋补品。2012年,“麻垌荔枝”获颁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麻垌镇被命名为“广西麻垌荔枝之乡”。
“麻垌荔枝”得名于主产区麻垌镇。桂平市最早种植荔枝的是麻垌镇,麻垌镇荔枝产量约占全市产量的50%。麻垌荔枝种植历史悠久,麻垌镇何村某农户屋前的一株荔枝树,种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400多年,已更换14代主人,仍然生机旺盛。麻垌荔枝还曾作为国礼走出国门。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外交部曾指定采购麻垌荔枝作为国礼空运到朝鲜人民共和国,送给金日成主席品尝。
1.2 麻垌荔枝生产发展情况
桂平市大规模种植荔枝,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6年荔枝产量达8 131.6 t,占全市水果产量的56%。目前,桂平市26个乡镇每个乡镇都种植有荔枝,至2016年底,全市荔枝种植面积16 140 hm2(其中3 400 hm2为荔枝无公害生产基地),产量52 350 t,约占全市水果面积、产量的50%。
近年来,桂平市各地荔枝果农积极实施荔树回缩修剪、换接良种的管理技术,荔枝产品的产量与品质得到了很大提升,所换接的桂味最高批发价达50元/kg。截至目前,全市实施荔树回缩修剪,换接桂味、草莓荔、仙进奉等荔枝优异品种的果园面积达2 000 hm2,占全市荔枝园面积的12.39%。2017年,桂平市计划在12个荔枝主产乡镇的7 000多户贫困户中,开展荔枝高接换种改造面积666.67 hm2。
1.3 麻垌荔枝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情况
桂平市麻垌荔枝现代农业示范区位于麻垌镇鹧鸪村和大上村,于2014年起创建。该示范区计划建设核心区85.33 hm2以上,拓展区200 hm2以上,辐射区400 hm2以上。经过2年多的建设,示范区的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获得现代农业示范区县级示范区认定,2017年还将升级打造自治区三星级示范区。
2 存在的问题
2.1 禾荔价格低,影响果农生产积极性
桂平市当前荔枝品种以禾荔为主,约占75%。近10年来,该品种价格长期处于低位,价格区间位于1~3元/kg。由于价格低,收入效益低,相当部分果农不愿管,对果园放任不理,造成荔枝果园郁闭,不易采摘和管理,荔枝产品品质不高,产量低下,甚至部分果园病虫害肆虐,失管荒芜。而荔枝产品品质不高又进一步加剧了产品卖价低这一矛盾[2]。
2.2 荔枝产品集中上市,保鲜困难
桂平市荔枝,桂味、白糖荔、鸡嘴荔、草莓荔等中高端产品一般上市期为6月下旬至7月初;禾荔大量上市在7月10日左右。荔枝集中上市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时间短,与其他荔枝主产区上市期基本重合,造成同一时间上市的荔枝数量巨大,局部地区严重供过于求,加剧荔枝价格走低。目前,我国尚未研究成功成熟的荔枝生鲜品保鲜技术,荔枝的保鲜期较其他水果而言还较短,长途冷链运输的保鲜期也不过3~5 d,途中损耗大,果品口味也受到影响。
2.3 荔枝品种结构单一,果园管理不善
桂平市荔枝品种一直以来以禾荔为主,比例最高时占90%左右。近年来,由于推行高接换种技术,桂味、白糖荔、鸡嘴荔、草莓荔等中高端荔枝品种比例逐年上升,禾荔品种比例有所下降,但仍占75%左右,总体而言,品种较为单一[3]。此外,相当部分果农果园管理知识薄弱,加上不愿管的心态,形成部分果园密闭、株距不足、阳光不足、产量较低、树偏高、采摘难、果质较差等现象。
2.4 荔枝加工业发展落后
目前,桂平市尚无一家上规模的荔枝加工厂,只有小部分大户或合作社建有一些简单的烘干设备,加工产品也仅限于荔枝干。小作坊加工,无品牌、档次低、售价低。
3 加快荔枝产业发展的对策
3.1 大力开展荔枝低产果园改造和高接换种示范推广工作
通过加强宣传和举办培训班,以及在全市荔枝主產区建立荔枝低产果园改造和高接换种示范基地等方式,在全市荔枝果农中普及荔枝低产果园改造和高接换种技术;以点带面,带动全市荔枝果农主动加强果园管理,主动进行回
缩修剪,荔树矮化,高接换种桂味、草莓荔、仙进奉、井岗红糯、鉴江红糯等果品优异、稳产的品种。全市整合相关资金,加大对荔枝产业示范区建设资金的投入,每年增加投入,加大对荔枝主产区果农的产业扶持,推动桂平市荔枝产业做大、做强、做优。
3.2 建立荔枝优良品种接穗园,储备种质资源
建立荔枝优良品种接穗园,扩大桂平市荔枝果园改造品种选择范围,为高接换种提供优良的种质资源。一是建立本地珍稀荔枝品种接穗园,保持荔枝品种的多样性,也利于避开荔枝集中上市期,获取额外的市场效益。以禾荔迟熟单株(变异单株)、秀石荔、麒麟荔为主,均为桂平市独有珍稀品种,特点为迟熟(7月下旬至8月上旬成熟)、珍稀(数量极少)、果质好。二是引进、推广桂味、仙进奉、鉴江红糯、井岗红糯、草莓荔、岭丰糯等中高端品种,这些品种果质好、价格高、产量稳。如桂味,多年来价格在10元/kg以上;仙进奉是从广东增城引进品种,近年价格在80元/kg左右;鉴江红糯主要产自油麻镇,迟熟、个大、丰产,价格在40元/kg左右[4]。
3.3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设荔枝加工厂
荔枝保鲜期短、上市集中,这些特性导致低端品种滞销、价低,果农收入不高。要改变这种状况,应在本地投建荔枝加工厂,把生鲜荔枝加工成罐头、荔枝酒、荔枝干、荔枝果冻、荔枝果醋等。因此,当前必须重点加大荔枝产业发展方面的招商引资力度,建设1个以上的大中型荔枝加工厂。
3.4 加快电子商务建设,扩大荔枝产品销售
截至目前,桂平市已有阿里巴巴农村淘宝、中国邮政广西桂平市分公司农邮通、深圳和众传媒桂平分公司“88h3”三大电商服务平台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并分别在桂平市26个乡镇432个行政村建有电商村级服务站点641个。建设速度较快,但是作用还没完全发挥出来。需要市政府统筹有关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加强宣传,对已建立的电商村级服务站人员加强培训,加强与本村种植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的联系,动员其参与电子商务,通过电商把产品销售出去[5]。
3.5 加强麻垌荔枝品牌建设
一是通过申报“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增加麻垌荔枝“三品一标”农产品数量,提高麻垌荔枝的整体信誉度;二是申请麻垌荔枝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加强对麻垌荔枝的品牌保护;三是精选本地具有代表性的荔枝产品参加有权威性、影响力大的农产品博览会评比和展览,获取好名次,扩大影响力,打响麻垌荔枝品牌;四是实施桂平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计划,对桂平本地麻垌荔枝、桂平西山茶、罗秀米粉等名特优农产品,统一规划产品品牌设计、包装、宣传、塑造等,集体打造桂平名特优农产品品牌。
4 参考文献
[1] 廖世纯,王凤英,黎柳锋,等.广西荔枝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农业研究与应用,2015(6):47-50.
[2] 许书海.海南荔枝生产现状和发展对策[J].热带农业工程,2010,34(4):74-76.
[3] 薛进军.广西荔枝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中国果树,2009(5):65-67.
[4] 张明沛.广西荔枝等水果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08(6):7-10.
[5] 覃如日.广西荔枝生产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J].中国热带农业,2005(5):14-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