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广阔
今年4月,世界某著名出版机构发表了一篇撤稿声明,宣布撤下107篇曾经刊登在他们旗下《肿瘤生物学》期刊上的论文,而这107篇论文全部来自中国。消息一经爆出,立刻在国内学术界,尤其是医学界引发了轩然大波,人们纷纷在探询,这些论文的作者都是些什么人?他们来自哪些单位或机构?最终又会面临怎么样的处罚?
以上这些问题,最终都会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或结论。现在真正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这次论文大面积撤回,尤其是因为涉嫌造假而被撤回,已经严重损害了我国科技界的国际声誉和广大科技人员的尊严。此次事件也反映出我国学术环境和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戒体系和力度都还需要进一步改进。我们相信国内绝大多数科研工作者、科技工作者都是优秀的,却因为个别人的学术不端而给整个学术界的声誉带来重大损害。这个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随着更多真相被揭开,论文撤回事件的来龙去脉,幕后真相也逐渐清晰。其一,这些被撤回的医学论文的作者,有的来自医院的一线医生,有的则来自医学院的学生;其二,论文造假的性质也分为多种,有的是委托中介代为投稿,中介对同行专家邮箱里的评议意见造假,而论文是由作者自主完成,实验数据真实,此种情况占了高校被撤论文的多数。有的则是委托中介带头,中介对同行评议的专家邮箱造假,论文作者也无法提供论文的原始数据,或是自己造假,或直接是委托代写,这就涉嫌论文造假。还有的则是论文作者涉嫌故意,或者过失提供了错误的同行评议专家邮箱,这个过程没有中介参与,是自己或者因为不知情提供了网上的专家邮箱,或是涉嫌有意捏造。
但不管怎么样,这些被撤回的学术论文,程序造假或者是内容造假,都成为无法否认的事实。也正是因为如此,即便这些论文已经被曝光,甚至说这些作者背后所属的高校、医疗机构也同样被曝光,却没有任何一个作者、任何一所高校和医疗机构敢于出面进行申诉。这也间接坐实了论文造假的事实,令人无比痛心。
论文造假事件反映出的问题确实很多。一是少數医务人员底线意识不强,确实存在科研数据不实甚至造假、剽窃和学术不端的行为。二是个别医务人员,盲目依赖第三方的中介,中介以论文翻译修改润色为借口,实施代写代投、虚假评议等学术不端行为。三是部分人员对国外期刊的撰稿、同行评议论文发表等规程缺乏了解,存在投机取巧、学术不端的行为。
教还几年论文造假已经形成了“地下灰色产业链”,作者只要肯花钱,甚至连笔都不用动一下,更谈不上做实验、做研究、写论文,就可以得到论文发表的机会,进而为学生毕业或医生评职称、升职等铺平道路。为此,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工作,不仅要净化国内的科研学术环境,严厉打击和遏制论文造假问题,还要彻底清除论文造假的地下产业链,让那些涉嫌违法违规的不法分子、学术贩子得到应有的法律惩处。
科技部政策法规与监督司有关负责人在论文被撤事件后表示,数年来的论文集中、大规模撤稿是不正常的,一定程度上也是不负责任的表现。这句话引起了国内网友不小的争议,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这次论文撤回事件之所以会闹得沸沸扬扬,甚至说闹出了“国际影响力”,确实和涉假论文被集中、大规模撤稿有着极大的关系。
但我们也必须看到,一方面这家著名出版机构旗下的学术刊物之所以这么做,不管是否有其他原因,但毕竟是我们国内的作者造假在先,授人以柄,所以即便给国内学术界、科技工作者的声誉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也是我们必须要承受的;另一方面,客观上这样的集中、大规模撤稿,势必会对国内学术界产生更大的警示作用,不但可以警示这些论文造假者,同时还可以警示潜在的论文造假者,让他们及时收手。
值得肯定的是,面对这起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论文涉嫌造假,被集体撤回事件,国内的主管部门并没有逃避责任,而是选择了积极面对,并且拿出了彻查、整改、寻求长效管理机制的姿态。在不久前举行的一次新闻通气会上,除科技部参加之外,还有教育部、卫计委、自然科学基金会、中国科学协会,时间持续近两个小时,足以说明国家有关部门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
现在主管部门首先需要做的,是对涉嫌造假的论文性质、程度进行客观合理的分析,以此作为后续处理、惩戒、追责的依据。毕竟如前所说,这些论文的一个共性是造假,所以才被集体撤稿,但是在造假的性质、程度上还是有所不同的。找人代写、剽窃他人研究成果与对国外期刊发表论文时的同行评议制度不甚了解,所以不够重视才“坏了规矩”,其背后所代表的意义显然不尽相同,如果一刀切地按照同样的标准进行处罚,有违公平公正,同时也不利于国内科技界、学术界的良性健康发展。
其次值得关注的一点就是,具体的处罚措施是什么。按照目前科技部有关人士的表态,将采取三种主要的处罚方式。一是全额收回涉事论文发表前后已经报销的相关费用和奖励及评先的资格。二是取消涉事论文作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成果申报和职务晋升的资格。三是给予涉事作者以相应的行政处分。与此同时,因为涉嫌造假者有的是医疗机构的医生,有的则是医学院的学生,在具体的处罚措施上,肯定会有所不同。比如对医生的处理方式分为解聘或者辞退;而对医学院的学生处理方式则是取消学籍,或者撤销已经获得的学位,还要给予行政处分。
客观而言,这样的处罚,已经算是很严重了。尤其是对医学院的学生来说,一旦遭受取消学籍和退学的处,就意味着一切都将从头开始,甚至是一生都会因此被改变。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这就是学术造假必须付出的代价,尤其是面对这种影响如此恶劣的论文造假事件,如果不能拿出刮骨疗毒的决心和魄力,那才是国内学术界的悲哀。只有坚持这样的“顶格处理”,才会真正对其他人产生应有的警示作用,才能换来国内医学界、学术界的“长治久安”。
这次国内医学论文被大面积撤回事件,还有一个“前情”值得回顾一下。那就是我国学者的医学论文被撤稿事件并不是第一次发生,此前发生的一些撤稿事件,就已经出现了一些第三方机构代写代投的现象。如2015年,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就曾撤回旗下10个学术期刊已发表的64篇中国作者的论文。但这件事的影响不大,对被撤回论文的作者、单位的处理,也语焉不详。
(作者系时事评论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