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杉醇联合支气管内镜介入治疗良性瘢痕增生性支气管道狭窄的临床效果

2017-09-22 12:01郭鹏
中国医药导报 2017年23期
关键词:紫杉醇良性瘢痕

郭鹏

[摘要] 目的 分析紫杉醇联合支气管内镜介入治疗良性瘢痕增生性支气管道狭窄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 5月~2016年5月浙江省肿瘤医院收治的良性瘢痕增生性支气管道狭窄患者4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紫杉醇联合支气管内镜介入治疗组(联合治疗组,20例)和单纯支气管内镜介入治疗组(单独治疗组,20例)两组,对两组患者的气道直径及横截面积、气促评分、呼吸困难指数、肺通气功能、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气道直径及横截面积均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P < 0.05),气促评分显著低于单独治疗组(P < 0.05),呼吸困难0、Ⅰ级比例均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P < 0.05),Ⅲ、Ⅳ级比例均显著低于单独治疗组(P < 0.05),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P < 0.05),第一秒用力肺活量、肺活量、最大通气量、最大呼气中段流量均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P < 0.05)。 结论 紫杉醇联合支气管内镜介入治疗良性瘢痕增生性支气管道狭窄的临床效果较单纯支气管内镜介入治疗好。

[关键词] 紫杉醇联合支气管内镜;良性瘢痕增生性支气管道狭窄;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6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8(b)-0130-05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aclitaxel combined with bronchial endoscopy interven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benign hypertrophic scar stenosis. Methods From May 2014 to May 2016, in Zhejiang Tumor Hospital, 40 patients with hypertrophic scar stenosis were selecte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Paclitaxel combined with bronchial endoscopy intervention treatment group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20 cases) and single bronchial endoscopy intervention treatment group (single treatment groups, 20 cases), sectional areas, shortness of breath, dyspnea index scores, pulmonary functions, clinical efficacy, incidences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single group, in combined group, the airway diameter and cross-sectional area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P < 0.05), the dyspnea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P < 0.05), the proportions of dyspnea grade 0, grade Ⅰ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P < 0.05), the proportions of dyspnea grade Ⅲ, grade Ⅳ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P < 0.05), the total treatment efficienc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single treatment group (P < 0.05), the FEV1, VC, MVV, MMEF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P < 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aclitaxel combined with bronchial endoscopy interven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benign hypertrophic scar stenosis is better than single bronchial endoscopy intervention treatment.

[Key words] Paclitaxel combined with bronchial endoscopy intervention; Benign hypertrophic scar stenosis; Clinical effect

近年來,良性气道狭窄的发病率随着外科手术、气管切开、不断提升的感染性疾病患病率的作用下日益提升[1]。良性气道狭窄属于一种气道狭窄,发生机制为气道壁受到各种非恶性肿瘤的破坏,会引发呼吸困难、咳痰等症状,对患者的肺通气功能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引发狭窄气道远端阻塞性炎症,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引发呼吸衰竭,进而造成患者死亡[2]。本研究比较了紫杉醇联合支气管内镜与单纯支气管内镜介入治疗良性瘢痕增生性支气管道狭窄的临床效果,发现前者较后者具有显著优势,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浙江省肿瘤医院收治的良性瘢痕增生性支气管道狭窄患者4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紫杉醇联合支气管内镜介入治疗组(联合治疗组,20例)和单纯支气管内镜介入治疗组(单独治疗组,20例)两组。联合治疗组患者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6~64岁,平均(36.2±14.1)岁;病程5~8年,平均(6.3±1.2)年;发病原因:8例患者为支气管内膜结核,6例患者为气管插管,6例患者为气管切开;狭窄部位:12例患者为左主支气管,5例患者为右主支气管,3例患者为右中间段支气管。单独治疗组患者中男11例,女9例,年龄17~64岁,平均(37.0±14.2)岁;病程6~8年,平均(6.6±1.4)年;发病原因:9例患者为支气管内膜结核,7例患者为气管插管,4例患者为气管切开;狭窄部位:14例患者为左主支气管,4例患者为右主支气管,2例患者为右中间段支气管。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endprint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为气管病变,均经胸部X线片、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等确诊为良性瘢痕增生性支气管道狭窄,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将其他非瘢痕增生性疾病、良恶性气道肿瘤、缺乏完整的病例资料、无介入治疗适应证等患者排除在外。

1.2 方法

1.2.1 单独治疗组 单独治疗组患者接受单纯支气管内镜介入治疗,具体操作为: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然后对其进行电子支气管镜(可弯曲,BF-260系列,日本奥林巴斯)检查,将良性气道瘢痕狭窄的诊断明确下来,同时将气道狭窄部位明确下来,镜下对狭窄气道横截面积及直径进行测量。然后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给予患者气管镜下介入治疗,包括冷冻(液氮为冷冻源,德国ERBE公司)、球囊(5833型:直径6~8 mm、长度5.5 cm;5835型:直径10~12 mm,长度8.0 cm;导管直径、长度分别为2 mm、180.0 cm;美国Boston Scientific公司)扩张术等。

1.2.2 联合治疗组 联合治疗组患者接受紫杉醇联合支气管内镜介入治疗,支气管内镜介入治疗方法同上,同时应用黏膜注射针(威尔逊公司)将1.5 mg/mL紫杉醇(5 mL∶30 mg/支,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注射到气道狭窄部位局部。术后3 d对支气管镜进行复查,对病变局部处理情况进行清晰了解,之后定期对支气管镜进行复查,每2个月1次及以上,如果患者病情加重,则随时给予其再次介入治疗。对患者进行半年的随访,对其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然后支气管镜下测量同一气道病变部位。

1.3 观察指标

1.3.1 常规项目 治疗前后气管镜下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气道直径、横截面积进行测量和计算,以对患者的狭窄改善情况进行判定。同时,对患者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查,项目包括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肺活量(VC)、最大通气量(MVV)、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此外,统计两组患者的恶心呕吐、腹泻、出血、局部黏膜轻微水肿、肝肾损害、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2 气促 依据美国胸科协会制定标准对两组患者的气促等临床症状进行评分,分值0~4分,患者的气促程度和分值呈正相关,即如果患者正常,则评定为0分;如果患者的气促在快步行走时出现,则评定为1分,如果患者的气促在平常速度步行时出现,则评定为2分;如果患者的气促在平常速度步行时出现,需要停止不行,则评定为3分;如果患者的气促在轻微活动后出现,则评定为4分[3]。

1.3.3 呼吸困难 依据呼吸困难指数分级标准(美国医学研究委员会,修订第2版)对患者的呼吸困难指数进行评定,如果患者的呼吸困难在剧烈活动时出现,则评定为0级;如果患者的呼吸困难在爬坡时出现,则评定为Ⅰ级;如果患者的呼吸困难在平地走路时出现,则评定为Ⅱ级;如果患者的呼吸困难在行走100 m左右时出现,则评定为Ⅲ级;如果患者的呼吸困难在室内出现,则评定为Ⅳ级;如果患者的呼吸困难在休息时出现,则评定为Ⅴ级[4]。

1.4 疗效评定标准

如果治疗后患者的狭窄气道直径及横截面积均在极大程度上增加,呼吸困难指数在极大程度上降低,则评定为显效;如果治疗后患者的狭窄气道直径及横截面积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呼吸困难指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则评定为有效;如果治疗后患者的狭窄气道直径及横截面积没有增加或减小,呼吸困难指数也没有降低或提升,则评定为无效[5]。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20.0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气道直径及横截面积、气促评分变化情况比较

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气道直径及横截面积均显著大于治疗前(P < 0.05),气促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 < 0.05),但单独治疗组治疗前后的气道直径及横截面积、气促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气道直径及横截面积、气促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气道直径及横截面积均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P < 0.05),气促评分显著低于单独治療组(P < 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呼吸困难指数变化情况比较

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呼吸困难0、Ⅰ级比例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 < 0.05),Ⅲ、Ⅳ级比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 0.05),但Ⅱ、Ⅴ级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单独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呼吸困难0、Ⅰ、Ⅱ、Ⅲ、Ⅳ、Ⅴ级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呼吸困难0、Ⅰ、Ⅱ、Ⅲ、Ⅳ、Ⅴ级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呼吸困难0、Ⅰ比例均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P < 0.05),Ⅲ、Ⅳ级比例均显著低于单独治疗组(P < 0.05),但两组患者的Ⅱ、Ⅴ级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2.3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4。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通气功能变化情况比较

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FEV1、VC、MVV、MMEF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 < 0.05),但单独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EV1、VC、MVV、MM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EV1、VC、MVV、MM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FEV1、VC、MVV、MMEF均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P < 0.05)。见表5。endprint

2.5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体详见表6。

3 讨论

近年来,在良性气道狭窄的治疗中,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在不断发展的介入肺脏病学的作用下出现,由于其具有较小的创伤、较为简便的操作,同时能够以较快的速度对患者的症状进行缓解,因此逐渐成为临床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6]。现阶段,球囊扩张、激光消融、冷冻、光动力治疗、硬镜下机械切除等是国内外通常采用的介入治疗方法,虽然短期内能够对患者的咳嗽、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进行有效缓解,但是长期对损伤刺激患者气道黏膜,引发肉芽组织增生,进而形成纤维化、瘢痕,最终导致气道再狭窄[7]。因此,要想将增生的肉芽组织切除,就必须反复给予患者介入治疗,这一方面促进了患者痛苦的增加,另一方面也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8]。相关医学学者进行了动物实验[9],结果表明,热凝切对气道具有最大的损伤,其次为机械,冷冻对气道具有相对较轻的损伤。

相关医学学者在2010年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受到紫杉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10-14],对人胚肺(来源于人呼吸系统)成纤维细胞在不同浓度紫杉醇作用不同时间后的增殖程度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紫杉醇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抑制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呈现一定程度的剂量、时间依赖性,其在对气道支架置入后肉芽组织增生的抑制方面可能具有潜在价值,从而将理论依据提供给了临床应用紫杉醇对气道狭窄进行抑制的工作。相关研究表明[15-21],对紫杉醇进行局部应用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抑制兔气管机械损伤后的瘢痕形成,呈剂量依赖性。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气管瘢痕狭窄的抑制方面,对紫杉醇进行局部应用可能具有潜在价值。

本研究结果表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气道直径及横截面积均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P < 0.05),气促评分显著低于单独治疗组(P < 0.05),呼吸困难0级、Ⅰ级比例均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P < 0.05),Ⅲ、Ⅳ级比例均显著低于单独治疗组(P < 0.05),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P < 0.05),FEV1、VC、MVV、MMEF均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P < 0.05),说明紫杉醇联合支气管内镜介入治疗良性瘢痕增生性支气管道狭窄较单纯支气管内镜介入治疗更能有效增加患者的气道直径及横截面积,从而对患者的气道狭窄进行切实有效的改善,同时有效改善患者的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提高对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此外还更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本研究结果还表明,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说明紫杉醇不会在极大程度上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安全性相对较高。

综上所述,紫杉醇联合支气管内镜介入治疗良性瘢痕增生性支气管道狭窄的临床效果较单纯支气管内镜介入治疗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广发.良性中心气道狭窄的介入治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0,33(1):14-16.

[2] 王利换,张杰,陈楠,等.局部应用紫杉醇抑制兔气管损伤后瘢痕组织形成的初步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3):202-206.

[3] Latif F,Hennebry TA. Successful revascularization of re-stenosis of lower extremity arteries with localized delivery of paclitaxel [J]. Catheter Cardiovasc Interv,2008,72(2):294-298.

[4] 李強.介入肺脏病学的临床应用现状与展望[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31(1):3 -5.

[5] 李亚强,李强,白冲,等.良性中央气道狭窄386 例病因分析及腔内介入治疗的疗效评价[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31(5):364-368.

[6] 林淑芳,丘新才,陈振华,等.球囊扩张术治疗结核性瘢痕型气道狭窄的疗效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5,12(4):95-97.

[7] 邹杰,潘宁.丝裂霉素C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研究现状[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0,7(4):167 -170.

[8] 马艳莉,何元兵,齐曼古力·吾守尔,等.联合介入方法治疗良性瘢痕增生性气道狭窄的疗效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4,19(10):1776-1779.

[9] 王洪武.金属支架置入治疗气道再狭窄及发生再狭窄的相关因素[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13):2551-2555.

[10] 吴晓明,孙奎,张宏霞,等.丝裂霉素C影响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凋亡[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2)235-238.

[11] 崔嘉,张杰,王娟,等.局部应用丝裂霉素对良性瘢痕增生性气道狭窄抑制作用的初步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2,35(12):901-906.

[12] Zhang J,Wang T,Wang J,et al. Effect of three interventional bronchoscopic methods on tracheal stenosis and the form?鄄ation of granulation tissues in dogs [J]. Chin Med J (Engl),2010,123(5):621-627.

[13] Anatoly S,Daniil S,Zufar H. Polyethylene pipeline bending stresses at an installation [J]. American Journal of Eng?鄄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s,2016,9(2):350-355.endprint

[14] Leila KS ,Saman SK ,Seyed MIG,et al. Control-volume-based finite element modelling of liquefaction around a pipeline [J]. Geomatics,Natural Hazards and Risk,2016, 7 (4):1287-1306.

[15] Mouhammad SA. The Compressed gas thermodynamics processes on gas pipelines [J]. Open Journal of Fluid Dyn?鄄amics,2016,6(1):57-61.

[16] Khaled E ,Tieling Z ,Richard D. Maintaining pipeline integrity through holistic asset management [J]. European J.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2016,10(5):618-638.

[17] Anonymous.PHMSA Expands Flow Valves Mandate for LDCs [J]. Pipeline & Gas Journal,2016,243(12):8.

[18] Tianying J,Luis F,Ayala HM. Thaddeus I.Network mod?鄄elling and prediction of retrograde gas behaviour in natural gas pipeline system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鄄ineering Systems Modelling & Simulation,2016,8 (3):169-182.

[19] Pavlo M,Olegas P,Roman B. Defectiveness of external and internal surfaces of the main oil and gas pipelines after long-term operation [J].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2016,22(2):279-286.

[20] Rafay I,Uzma R,Mark C. Fuel-switch decisions in the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under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J]. LIE Transactions,2016,48(3):205-219.

[21] 王婷,張杰,王娟,等.紫杉醇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0,33(1):17-20.endprint

猜你喜欢
紫杉醇良性瘢痕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紫杉醇脂质体与紫杉醇不同途径灌注治疗兔舌癌的疗效研究
脂质体紫杉醇周疗方案与普通紫杉醇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甲状腺良性病变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