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6日,第三届全球青年大会在京圆满落幕。大会为期一天,60余位发言嘉宾以“未来的商业”为主题,展开演讲与讨论,包括18场主旨演讲、7场平行论坛、1场晚宴论坛、1场红毯GALA。发言嘉宾对未来的商业进行观点阐述,对全球创新趋势、数字化误区、内容经济、女性领导力、新经济之消费升级、科技金融、公益创新、企业社会责任、青年的人生效率管理、未来的教育、青年就业创业等话题进行了深刻讨论剖析。1500多名来自全球各地的青年人与导师共襄盛举,梳理解析未来的商业脉络。
本届大会导师阵容豪华,包括世界500强高管、上市公司董事长以及独角兽企业创始人等。开幕式由立德基金会创始人张萌女士主持,朝阳区统战部副部长、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王素荣,长河实业董事长、AAworkCEO高鸿鹏,FounderSpace创始人史蒂夫·霍夫曼,香港铁路公司中国顾问易珉,义学教育、智适应教育联合创始人周伟,电子科技大学互联网科学中心主任周涛等嘉宾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立德红毯GALA环节星光熠熠,全球青年导师携全球杰出青年领袖共走红毯。值得一提的是,本届立德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前德国国防部长鲁道夫-沙尔平发表演讲,立德基金会&SKT开展战略合作并启动揭牌仪式,同时电影社区也正式揭牌。全体到场嘉宾共同见证“青年100计划”(青年导师与评选的青年领袖结成师徒)名单公布。
对话·未来的商业:走出出数字化误区回到商业本源
在《商界》杂志总编辑周忠华主持的论坛上,商界与学界的前沿大咖,围绕“未来商业:走出数字化误区,回到商业本源”的主题,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对话。其中,周忠华从商业应用角度,周涛从物理科学角度,对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做了精辟分析。
周忠华认为,研究和使用大数据的核心目的必须是创造价值,如果没有这个前提,任何企业搞大数据都是属于“耍流氓”。而且他认为,“大数据不是万能的,大数据是有边界的,有所为,有所不为。有些大数据特别好使,有些大数据可能特别不好使”。
针对AI,他提出,人类在新技术方面的应用也有一定风险。可能会引起一些伦理问题,引起人类自己无法控制的风险,这是我们面临人类发展的风险。但在大方向上,“对于数据和AI,我们应该抱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灿烂的畅想。”
电子科技大学的周涛教授则提到,“数据首先是成本,其次才是价值。我们一定要想办法用一些示范性的应用创新来拉动数据的价值,而不是为了建一个平台而建一个平台。”而且,不要用人类的思维去束缚计算机的思维。
周涛(电子科技大学互联网科学中心主任):大数据是一个热词,它现在火热的程度甚至超过了对产业界实际的贡献。
第一,大数据的企业多得不可思议,任何一家公司只要能够打开一个表格都能号称自己是一家大数据的企业。
第二,大数据给了我们华而不实的感觉,因为很多公司做了大数据的项目但是没有踩着大数据的清风扶摇直上。所以我今天作为大数据行业里面的研究人员,想给大家谈两个现实,三点建议。
第一个现实,我希望每一位都记住,就是数据它首先是成本,其次才是价值。我们有的时候在新闻媒体中看到了一些了不得的互联网企业,他们用不太多的数据产生巨大的价值。但我们没有看到的是在银行、在运营商、在政府,好像有更多的数据,而的确还有更好的数据;每次看到无穷无尽的机柜里面摆着很多数据,我们就有一种感觉,不是到了金矿区而是到了坟墓区,因为数据沉睡在那里没有产生价值。我们自己规划企业大数据计划,你看它会不会带来真正的价值?要让价值作为一个取舍对象,而不是为了建一个数据中心而建一个数据中心。
第二个现实,计算机和人类处理同样的问题,采用的是完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我们千万不要试图用我们的理念去束缚计算机。比如没有AIphaGo之前,其实计算机就开始下棋,最早下棋的思路是搜索+优化,它本质就是尽可能穷尽一切的可能性。即便在这种方法下计算机下棋比人下得更好,我们可能学到下棋的艺术。计算机还有一套方法不是搜索,我们叫做机器学习。它是在一大堆数据和特征中,重新做特征提取,通过非线性的变化,两两三三特征的组合,形成几十万万到几百上千万种特征,然后用很多学习模型。比如神经网络、回归分析,找到从特征到结果之间的关联,然后把这些模型重新做集成学习。
金融科技改变未来生活
吴雅楠(真融宝创始人、董事长):“科技+”时代到底对我们的生活,对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尤其是在金融方面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里提两个关键词,智能化、场景化,希望能够对“科技+”做出阐释。
下面回答三個问题:第一,为什么在今年讲到“科技+”?在各个行业中,智能化都成为一个比较时髦的词儿。现在我们正处在所谓的起点时代,做IT的人都知道这个词背后的意思:技术大爆发到一个阶段,会引来各个层次的改革。第二,到底会发生什么?在金融领域,财务管理如何智能化?第三,我们应该怎么做?在四大行,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各自配对成立了金融科技合作小组。金融科技的第一个产品,或者说开拓这个领域的产品是余额宝,它把线下的余额搬到了线上,当时大家还在讨论互联网金融或者说新金融会不会动传统金融的奶酪,如今四大行都在拥抱互联网巨头,开展金融和科技的融合。
过去讲互联网金融只是讲支付,讲所谓的信贷,现在我们看到,科技已经在中国的传统金融行业产生了新的模式。金融科技会经历三个时代:
第一个阶段是金融脱媒化时代,一是互联网化,二是去中介化,三是通过扁平长尾服务更广大人群。
第二个阶段是智能化时代,表现为服务每个客户个性化的需求,满足用户生活场景化的需求。这是智能化现在需要解决的,同时要把服务机器化。未来的银行、理财服务都可能是无人时代,是机器人在背后为我们服务。
第三个阶段是金融重构化时代。未来的货币是数字化的,资产也是数字化的,在那个时代中金融的本质没有改变,但是金融的关系和生态会被重构。
智能化财富管理最重要的特征是原来的服务大众化、标准化,未来的服务是个性化的。去中介化以后,企业能够直接面对终端用户,终端用户的数据载体能够描绘出很多个性化的特征,这种个性化的特征会反映到产品的设计端。
如今用户的财富增加,资金不知道往哪里投;所投的资产类别相当广泛,用户不知如何选择。这就需要企业做两件事,一个是对个人的风险进行偏好的定价,再一个是对金融的资产风险定价,从而做到相应的匹配。财富管理最重要的就是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投资者,未来我们可以用线上化、智能化、机器化的方式做精确的匹配。
创业者如果做金融行业,一定要抓住中国未来十年金融服务的四个风口:一是利率市场化没有最后完成;二是资产证券化刚刚开始;三是人民币国际化正在路上;四是金融的科技化正发生在每个人的身边。如果展望的话,金融和科技的融合会带来金融更加生活化,同时生活更加金融化,金融和生活会最终形成闭环,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同时也让金融变得更加便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