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文莉+++刘海菊
摘要:文章围绕维克塞尔对“货币数量论”的“破”与自然利息率的“立”来解析维克塞尔货币理论思想的发展脉络。维克塞尔首次将静态的货币数量论分析发展为动态的价格变化,通过“自然利息率”与实际利息率之间的利差解释价格变动的原因,在对当时流行的货币数量论进行批判性吸收基础上,从货币供给角度创立了影响后世的货币理论与经济周期理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操作框架正在经历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调整的转变,为更好发挥利率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重读维克塞尔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维克塞尔;货币数量论;自然利息率
研究货币与价格关系的货币理论大致可以分为两派:一种是研究货币数量与价格的直接机制,一种是货币通过利率传导到价格的间接机制。在维克塞尔前,除了桑顿和李嘉图,鲜有人论及利率,绝大多数人还是固守传统的货币数量论来探讨十九世纪末物价长期下降的问题。维克塞尔的《利息与价格》第一次将静态的货币数量论分析发展为动态的价格变化,受桑顿和李嘉图的启发,提出“自然利息率”的概念,用其与实际利息率(银行利率)的利差解释价格变动的原因,在对当时流行的货币数量论的批判性吸收基础上,从货币供给角度创立了影响后世的货币理论与经济周期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纷纷放弃以货币数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改以调整真实利率作为对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通过利率这个间接手段来稳定价格的理论认识又回归到各国的货币操作实践中来。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操作框架正在经历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调整的转变,为更好地发挥利率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明晰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方向,维克塞尔的货币理论思想应成为我们的必读经典。
一、 货币数量论
货币数量论是一个古老的经济理论,早在亚当·斯密时代之前就曾被博丹、巴尔本和洛克等人用来解释价格的波动,后经休谟论证使之具备完整的表达体系,其后长期主导人们对货币价格的看法。将货币数量论的观点简单概括,就是货币价值只由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决定。这一理论与萨伊定律有共通之处。
维克塞尔是在接受边际效用的概念上展开分析的。他首先认为边际效用决定了一个商品的交换价值,然后在对商品市场运行进行描述时,指出交换价值在商品市场中决定其相对价格的高低,不同商品的买方和卖方就是依据商品的交换价值进行商品交换从而形成相对价格的。相对价格是商品交换与商品市场形成的基础。接下来他通过假定一个物物交换的萨伊定律场景,证明虽然萨伊定律中包含了货币,但这并不影响相对价格的决定。在这一场景中,货币充当的角色仅限流通媒介,只是作为计算的抽象单位,而不具有价值贮藏功能。货币这一假定前提是很重要的,因为这说明货币虽然实际存在,但又不是实物意义上的存在,没有人想持有它,从而保证了物物交换的特征。相应地,货物是业已存在的、准备直接消费的。在这样一个只使用计算货币的经济中,所有所需要的商品的总价值恒等于所有所供给的商品总价值,萨伊定律的著名论断“供给自动创造它的需求”即由此而来。维克塞尔继而认为,货币的参与并不影响交换的基本情况,商品交换的本质仍是按照交换价值及相对价格来进行。“因为每一个买主和卖主,对于每一个商品的价格及其所获得或持有量的边际效用,这两者之间的直接比例,他们所保有的仍然同没有货币参与时一样。还有一层,购得的货物总值是完全同售出的货物总值相均等的,因此归根到底,每个人付出了多少货币,也就收回了多少货币……因此货币的职能在这里纯粹是一个居间者;一等到交换完成以后,它就达到了终点”。很显然,在萨伊定律下,货币只是一个“面纱”,它可以被揭去,而不影响相对价格的分析。
维克塞尔志不在得出货币与相对价格的关系上,而是要建立全新的货币理论——旨在稳定价格,而要想稳定价格,需先找出货币价格变动的原因。他再次回到了萨伊定律场景,发现如果在n种商品中任选一种商品作为通货,那么在一个具体时间段内,任何一种商品(除货币商品外)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差额必定显示为一个正的或负的超额货币需求。萨伊定律认为的总需求恒等于总供给、不存在生产过剩,即商品的超额供给为零,此时就可以理解为,总的超额货币需求恒等于零。换句话说,萨伊定律认为商品市场的平衡意味着货币市场也总处于平衡。如果商品流通的货币数量增多,只会带来绝对价格的提高,而不会影响相对价格,也不会影响商品市场的平衡。从这个意义上说,货币价格是由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决定的,这就是货币数量论。
总而言之,货币数量论与萨伊定律的共通之处就是将货币职能仅限于流通中的交换媒介上,而忽略其价值贮藏的功能,即货币本身不构成财富。萨伊定律下将货币的超额需求等于零,暗含着人们是以一个稳定的现金余额数量持有货币的,即比率恒定不变。人们既不会因价格上升而增加货币需求,也不会因价格下降而减少货币需求,货币数量与货币价格之间存在一个稳定的机制。对于这一点,维克塞尔了然于心,并且从中辨别出了货币数量论的软肋。
二、 货币数量论的缺陷
维克塞尔承认他所假定的萨伊定律场景是在“无限缩短的时间间歇内发生,事实上这是不会有的”,同时承认在商品交换期间存在时滞,这就需要商品市场上的每一个人保留有一定数量的现金,“每一个人,尤其是商人,不得不保留一定数目的款项……以便用以支付那些没有同时收入相抵的费用”。在此情况下,维克塞尔详细叙述了货币数量论的稳定机制。
当货币存量降低,而价格没有变动的话,人们手中的现金余额与价格水平相比就显得不足,于是产生货币的超额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有增加商品供给同时减少自身需求的意愿。但是“事实上没有人会成功地实现他所祈求的目标--增加他的现金余额”。这是由于货币不具有贮藏功能,仅是流通媒介。使重新归于平衡的机制是由商品需求普遍减低、供给普遍增加所导致的价格低落造成的。反之亦然。这一货币与价格发生同向变化、以保持恒定不变的机制就是货币数量论的核心。
维克塞尔的发现是对人们现金余额数目稳定不变这一前提的质疑。就像凯恩斯后来总结的那样,人们会因不同动机而持有货币,从而改变手中的现金余额。事实上,如果价格上升,人们将寻求增加他们的现金余额,以补偿这些余额真实价值的减少。一旦将货币看作财富,并贮藏起来,则意味着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商品的需求函数也将发生改变,货币价格水平不再只受货币存量决定。因此他指出,货币数量论的错误在于以一些不现实的假设条件作为理论基础,这其中,尤以“平均余额”假设为关键,其它假设如交换业务的固定部分用硬币或纸币进行,及流通中的金属货币总存量同窖藏部分、或用作装饰或财富而从流通中退出的部分可以明确划分,都可以归因于它。而“平均余额”同“货币流通速度”含义一样,他认为假定货币流通速度不变是不现实的。接着维克塞尔分三种情况具体讨论了货币流通速度是否稳定,并得出否定结论,从而证明在货币市场上,货币价格不能完全由货币数量决定。endprint
三、 维克塞尔货币理论的提出
维克塞尔接下来提出了一个连接货币和价格的间接机制:通过利息率进行银行信用的调节,从而达到解释价格变动原因的目的。而他最大的理论贡献之一,是在这个间接机制中说明正是由于实际利息率与自然利息率不相符才导致价格的波动。
1. 银行的作用。由于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都无法单独解释价格波动的原因,维克塞尔将注意力转向了银行,似乎银行可以根据扩张或限制信用(调节贴现率、进行证券买卖等)的办法来影响价格。事实是否如此呢?
有关“银行是否有力量任意调节货币交换价值和商品价格”这一问题,通货学派(以李嘉图代表)与银行学派(以杜克为首)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辩。前者对此问题给出了肯定的答复,他们从货币数量论出发,认为银行可以通过扩张信用、增发货币引起价格上涨。具体事例是英格兰银行在1836年~1839年危机中的一系列行动,他们认为当时的物价波动正是由于银行机构滥发纸币造成的后果。后者的银行学派主张以回流定律为形式的真实票据学说,即由于信用券是以贴现放款的方式发行,故银行所发行的信用券必须与商品生产和流通的需要相吻合,在票据和放款到期以后必须回流于银行。因此银行学派认为信用券的发行仅是了为流通便利,不会导致物价的上涨。如果银行忽视单一的真实票据政策,并出借长期或为投机目的的贷款,那么,价格的上升将引起货币数量增加,即货币数量决定于物价。同时他们还指出,“低落的利率,随之而起的并不一定是高昂的或上涨的价格”,恰恰相反,市场利息率和价格水平是正相关的,这个发现被凯恩斯在《论货币》(1930)中称为“吉布森悖论”。
维克塞尔从本质上是拥护通货学派的,认为银行可以通过扩张信用进而决定价格水平,但是银行学派所持的货币由银行内生供应的观点使他认识到了利率所起的作用,银行似乎可以通过调节利率进而进行货币的内生供应,而这一认识促使维克塞尔提出了“纯粹信用经济”的假设。在这一假设下,他将货币量M的作用降低,“设想为无限地小”,而货币流通速度则无限地大,价格上涨不再取决于货币数量,而是取决于流通速度了。基于这一认识,维克塞尔提出了一个通过利率连接货币和价格的间接机制。
2. 自然利息率。有关通过利率连接货币与价格的间接机制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由亨利·桑顿在《大不列颠纸币信用的性质》(1802)提出的观点:具有非货币财产的经济中的货币均衡仅在借贷市场上货币利息率与商品市场上资本报酬率相等时才存在。银行信用的扩大只有通过银行贷款率以及货币利息率的下降才能有影响。只要信用的增加停止,价格就停止上升,利息率就会返回到它先前由真实资本的不变的报酬率决定的均衡水平。维克塞尔的创新在于他认为价格变化与利息差正相关,而利息差是指自然利息率与实际利息率之间的差额。当自然利息率高于实际利息率,价格上涨;当自然利息率低于实际利息率,价格下跌。维克塞尔并没有抛弃货币数量论,而是在考虑杜克“吉布森悖论”的基础上,通过提出自然利息率的概念,将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货币与价格从之前独立的“二重定价”连结在了一起。
维克塞尔首先论证了“只要市场情况没有变动”,利率的下跌将促使一般价格水平上涨,而利率的上涨将引起价格不断地、无限制地下降,并通过物理学的例子“摆锤”形象说明相对价格与货币价格的运动轨迹不同。而货币价格只有在外力的作用(利率的提高和降低)下才能运行,一旦这个外力停止,是不会再恢复到原来的位置的。“市场情况没有变动”是指什么呢?维克塞尔在这里引进了一个关键概念:自然利息率。所谓自然利息率是指在不使用货币、交易中发生的借贷行为均以实物资本形式进行的情况下供求关系所决定的利率。很明显,这与前文仅考虑货币媒介功能的薩伊定律场景相似,以该假设场景中的货币利率作为自然利息率的。由于该利率与商品市场相对价格的关系中立,既不会使之上涨,也不会使之下跌,所以它代表了货币真实而稳定的供求状况。另一方面,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由银行借贷活动而产生了货币支付的实际利息率(银行利率),它代表了资本市场借贷双方的实际供求关系。“市场情况没有变动”指的就是实际利息率与自然利息率相符一致的最初均衡状态。
由于现金、银行券、各种贷款业务及清算都集中在银行手里,货币流动性变得越来越强,银行的贷款也不受存款期限的限制,银行可以比较随意地调整信用水平,实际利息率经常会进行调整;同时自然利息率并不是固定的或不能改变的量,会受到生产成本(工资和土地等租金)和技术进步导致的生产效率提高的影响,因此“这两个利率准确的吻合是不会有的”。两者不一致的情况就带来了价格的变化。
3. 价格的动态变化过程。若工资水平降低或技术进步的原因,导致自然利息率高于实际利息率(银行利率),企业会出于寻求超额利润的动机扩大投资,继而带动劳动力和其他生产因素的需求增加,货币工资和货币租金也相应提高。由于相关人员的收入增加,刺激消费,人们对消费品的需求增加了。而此时,最初均衡时的与消费品总量相等的商品供给(实物资本量)并没有变化,结果必然是一切价格的上涨。即使后来银行将实际利息率提升至自然率的水平,价格的涨势虽然停止,但价格却并不回到其原来水平。价格的运动轨迹是这样的:自然利息率高于实际利息率→投资(相对于储蓄)增加→需求大于供给→价格上升。
若自然利息率低于实际利息率,将发生价格的相反变动。企业首先会从其工资或财产收入项下弥补,从而投资收缩,对劳动和土地等需求将相应减少。货币工资和货币租金的减少使他们对消费品的需求减少,而此时消费品(实物资本)的供给量并没有变化,结果商品价格下跌。价格运动的轨迹是:自然利息率低于实际利息率→投资(相对于储蓄)减少→需求小于供给→价格下降。
照此分析,杜克和纳西所持的“利率与价格正相关”看法也就不难理解了。关键并不是两者有什么直接关系,而是要看实际利息率相对于自然利息率是高还是低、两者之间的差额大还是小。若实际利息率本来就比自然利息率高出许多,前者即使下降,但只要未及于后者,就仍表现为价格的下跌。所以“价格上涨,不但可以与低利率也同样可以与不变的或高的利率同时并存,价格下跌,可以与不变的或低的利率并存,也可以与高利率并存;这是因为自然率的变动是可以比货币率更进一层的”。endprint
四、 维克塞尔理论带给我们的启示
维克塞尔以萨伊定律和货币数量论的理想情况为出发点,通过对银行学派和通货学派观点交锋的认识,提取出自然利息率的概念,将实际利息率(银行利率)与自然利息率相等时的状态定义为均衡状态。此时,投资等于储蓄,物价水平稳定,货币由于只作为流通媒介功能和计价单位,不影响相对价格及产量等经济变量,只影响一般价格水平,因此货币是“中性的”。如果经济达不到上述状态,就是不均衡的,其变化过程也就变成了动态的。因此我们可以说,维克塞尔打破了传统静态的价值理论和货币理论相分离的“二分法”,将货币和实际经济动态地结合在了一起。尽管维克塞尔的理论未能从货币需求的角度,如凯恩斯一样考虑经济小于充分就业的情况(当存在闲置资源时,开销上的变化更可能影响产量和就业而不是价格),同时自然利息率的测算问题甚为复杂,然而,维克塞尔的货币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奠定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他在解释因货币供给变化而进行总需求的调整上利息率的重要作用、在防止通货膨胀上货币政策的关键作用(“微调”)、在决定总需求水平上储蓄和投资是否相等上,虽然与凯恩斯和后来的货币主义主张相差甚远,但无疑包含了后来发展的全部种子。
参考文献:
[1] (瑞典)魏克赛尔.利息与价格[M].蔡受百,譯.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2] (英)马克·布劳格.经济理论的回顾(第五版)[M].姚开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 姚开建.经济学说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 晏智杰.西方经济学说史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5] 陈昭.内生货币供给理论研究[J].经济评论,2005,(4):68-81.
[6] 陆家骝.维克塞尔填平过经济学“两分法”的鸿沟吗——对经济学说史上的一个似是而非的“定论”的质疑[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1996,(1):134-143.
[7] (美)斯坦利L·布鲁.经济思想史(第6版)[M].焦国华,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8] (美)米尔顿·弗里德曼,等.货币数量论研究[M].瞿强,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基金项目: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课题“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河南中小城市公共产品供给的PPP模式研究”(项目号:2016B040);河南科技大学高层次科研项目培育基金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研究”(项目号:2015SGCC002)。
作者简介:毛文莉(1978-)(通讯作者),女,汉族,河南省卫辉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世界经济、国际金融;刘海菊(1971-),女,汉族,河南省焦作市人,河南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国际金融、农村金融。
收稿日期:2017-09-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