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作家說,人要读三本大书:有字、无字和心灵之书。诚然,三本书都很重要,但我认为,心灵之书最重要。
德国制造曾是屈辱的代表,然而在德国人痛定思痛后,最终将德国制造变成品质的象征。德国菲士乐生产的锅,用一百年都不会坏。有人问他们:“人家日本人的锅,用十年就要换,你们为什么不做得差一点呢?”他们却说:“我们的锅品质好,有口皆碑,人人都来买,世界还有那么多市场等着,为什么要那样做呢?”
现在的中国,山寨、粗制滥造层出不穷,这难道是他们知识低下造成的吗?不是,正是因为他们没有读透“心灵之书”,只读了“有字之书”。中国是制造大国,但绝不是制造强国,而架起这其间桥梁的,正是“心灵之书”。如果每个制造商都能守着自己的诚信,守着自己的心,做到“义利合一”,那么中国离制造强国也就不远了。
近几日,在河南洛阳,一对老夫妻在路边走着,忽然其中一位老人昏倒在地,这时,一位热心的小伙子上前帮忙。他一直帮老人做心肺复苏直到救护车到来,事后却不留姓名地走了。
老人摔倒该不该扶、老人出事该不该帮,这一直是一个社会话题。而这个话题,在人与人之间冷漠化的当下尤为重要。全球化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却没有拉近我们心灵的距离。如果大家都十分重视心灵之书,并读熟读透它,我相信,这样的话题可能就不会出现了。老人出事,周围的群众都热心上前帮忙,老人也不会敲诈,那此类事件绝不会发展成这样,而是作为一剂强心针,促使更多的人去读他那本“心灵之书”。
作为当下新时代中学生的我们,在牢牢掌握自己学业的同时,也应该要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提高自我的精神素质,从而更好地在现代社会中为国家做出贡献。
“有字之书”带给我们财富与知识,而“心灵之书”带给我们道德与品质。“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财富每天都在更换主人,而道德与品质才是永存于心中的。所以让我们手握心灵之书,坦然面对自己的心灵。
得分: 37分
文章对“三本书”的概念理解不清晰。比如,说德国制造的锅用一百年都不会坏、中国制造却粗制滥造,“架起这其间桥梁的,正是‘心灵之书”;又说河南小伙帮昏迷老人做心肺复苏直到救护车到来也是因为他读懂了“心灵之书”,暂且不论这些推论是否合理,仅就“心灵之书”是什么而言,文章始终没有明确指出。同样,文章对“有字之书”的阐释只在最后一段一笔带过,对“无字之书”更是只字未提,可见作者对“三本书”的概念理解是模糊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