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坤
由于没能订到9月6日的机票,我到鲁院比其他同学晚了三天,没能参加开班仪式,以致错过了那个重要时刻,到现在我还常常引以为憾。真正走进位于八里庄的鲁迅文学院是在2010年9月10日傍晚,可能因为是周末又错过了吃饭时间,偌大的院子里好像没看到几个人。只记得当时初秋暖人的夕阳扑面而来,把眼前的整个世界都变成了金色。此后两天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倒时差,一直到12日下午才算缓过劲来。这时我才发现我左边邻居的房门上贴着刘建东的名字,这让我多少感到了吃惊,没想到自己能和这位早已成名的作家仅仅一墙之隔。
我敲开隔壁的房门,眼前的刘建东留着寸头,戴着眼镜,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比照片上的形象更显精神了一些。他显然已听到了动静,不等我做自我介绍就说:“我知道你,还有你的朋友范玮。”说这话的时候,他闪动在镜片后面的目光如阳光般挥洒下来,有种让人躲闪不及的感觉。我感到了自己内心微微泛起来的难堪,此时的刘建东是河北作协主办刊物《长城》的副主编,而我之前往《长城》投过两个稿子都是泥牛入海,他所说的“知道”会不会就是指此?但是他的后一句话又让我有些释然了。因为这年春天我通过朋友范玮结识了河北作家李浩,在跟李浩交流的过程中很自然就聊到了刘建东,李浩此时也在《长城》杂志。他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刘建东是我最好的朋友。同事之间像我们这样处得这么好的不多。”这应该就是“我知道你,还有你的朋友范玮”这句话的出处了。
这个自我臆断让我重拾了信心。在这个阳光浓烈的下午,我和刘建东坐在了一起,我们成了同学,而且还是一墙之隔的邻居。但我在兴奋之余还是有些不解,鲁迅文学院自2003年开始恢复办高研班,到我们已经是十四届了,早在十多年前就在《人民文学》《收获》这些大刊上频频现身的刘建东怎么才来?我说出了自己的疑问,他说是为了孩子上学。这个解释同样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是一个多么冷静而睿智的人!我在心里对这位仰慕已久的新晋同学做了初步判断,同时也暗暗感谢那个没长大的孩子。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话是不含任何一点矫情的。鲁院一向被认为是“作家的摇篮,文学的殿堂”,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带着那种圣洁的目的而来。按照鲁院的惯例,一般是半个月之后选班委,建东本来对此是无意的,他曾经说之前有一部长篇已被中国作协列为重点扶持作品,他想利用这四个月的时间好好经营这部长篇。可是当鲁院领导找到建东的时候,他犹豫了。根据以往的经验,鲁院高研班班長一职是极其重要的,它决定着一个班集体的现实秩序和精神走向。最终他几乎放弃了自己的写作计划,担负起了领导鲁十四的重任。我们鲁十四也在他的领导下得以平稳、祥和、健康而有序地度过了令人难忘的四个月。
鲁院的日子是美好的,这种美好也需要经营。刘建东把本来经营自己长篇小说的时间用在了经营鲁十四这个集体上,开会,出书,组织活动,稳定同学们的情绪,协调各种关系……尤其是我们这一届是唯一一个横跨新老鲁院的班级,又经历了鲁迅文学院建院六十周年庆典。我一直收藏着一张庆典时候的工作证,这张工作证就是刘建东亲手交给我的。记得那个中午,都十二点多了,他跑进餐厅给我们几个工作人员发证,那应该是元旦的前一天,外面寒风猎猎,他却满头大汗。他为此付出的汗水和辛劳就不说了,我想说的是我们鲁十四真的是一个很团结很祥和的集体,四个月,一百二十多天的时间使我们五十位同学以文学的名义结下了血肉般亲情。临分别时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哭了。我离校的那天早晨本来是不想惊动任何人的,害怕相送的同学流泪,更害怕自己受不了,但在电梯口还是碰到了建东。建东执意要送我出来,他帮我提着行李,我们并肩走出鲁院,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了,眼泪滂沱而下。坐在火车上我给他发短信报平安,他回复道:保重!让你弄得我也很难受。这种分离确实使人难受,但对刘建东来说却应该又有着丝丝的安慰,因为正是在他这个头羊的带领下,鲁十四这个集体才那么让人留恋!后来我想,他特意让自己晚几天离校应该是有深意的,他要眼看着自己亲爱的同学们一个一个地离开,他要让自己经历四十九次分离之痛。他为什么要对自己这么残忍?这是因为在他冷静的外表之下有着一颗火热的心,他要用这种外在的形式来表达对每一位鲁十四成员的爱。
好在河北离山东很近,毕业之后我们有过几次见面,一次是他来济南参加活动,还有一次是我和山西作家韩思中去北京公干的路上,在石家庄逗留了两天。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他愈加忙碌的身影。从鲁院毕业之后他就调整了岗位,成了河北省作协创联部主任,又过了一年当选为河北作协副主席仍然兼任创联部主任。这应该是一个最为耗时耗力的职位,可大量事务性工作并没影响他的写作,尤其是这几年,他的作品连获《人民文学》奖、《十月》优秀作品奖等重要文学奖项。今年《人民文学》一期头题又推出了他的中篇小说《丹麦奶糖》,小说一经发表立即就引起了文学界的重视,《文艺报》最先推出了访谈,《小说月报》等几家重要文学选刊也在第一时间进行了选载。这么多年走过来,刘建东已经成长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写作者,成长为文坛上的一棵丰茂大树。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篇印象记的题目。“一墙之隔”是说我们在鲁院时的空间距离,我知道在文学之路上我们的距离还很是遥远,我以此作为题目是想鞭策一下自己,有建东兄这个标杆,我应该加倍努力,继续在文学之路上跋涉,像他那样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真正意义上的写作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