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杖教师”吴才有

2017-09-22 02:34陈文静吴秀娟王振亚李俊伟
湖南教育 2017年34期
关键词:孩子教育教师

本刊记者︳陈文静 吴秀娟 王振亚 李俊伟

“拐杖教师”吴才有

本刊记者︳陈文静 吴秀娟 王振亚 李俊伟

在东安县大盛中心小学,拄着拐杖的吴才有坚守在乡村教育的三尺讲台上,守护着自己“最初的梦想”。于他而言,乡村教师不是一份为稻粱谋的职业,而是扎根在心底的人生信仰。哪怕历经病痛的折磨,哪怕过着清贫的生活,他也始终不失对乡村教育的满腔挚爱。

在吴才有的教育生涯中,他先后14次荣获县先进工作者,6次荣立三等功。2014年,他被评为“湖南最可爱的乡村教师”和“全国优秀教师”。2017年,吴才有又入选2017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名单,他和他的教育故事感动了更多的人。

“长大后,一定要当一名人民教师”

从农民的儿子到一名教师,吴才有一直与教师这个职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于吴才有而言,改写他命运的也正是教师这个职业。

吴才有是不幸的。他出生在一个残疾人家庭,父亲、母亲和弟弟都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作为家里唯一的希望,吴才有从小就特别努力,希望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

吴才有又是幸运的。在他求学期间,每一个老师都对他青睐有加,用无私的爱帮助他、温暖他。

吴才有现在还时常想起小学班主任王时智老师的笑脸。曾几何时,家境贫寒的他无数次因为交不起学费在校门口徘徊,又无数次因为没有生活费饿着肚子上课。班主任王老师通过家访得知吴才有的情况后,每个学期都想办法给他凑齐学费和生活费,让他顺利完成了学业。

一双袜子、一本书、一包饼干……在吴才有的印象中,求学期间从吃的到穿的再到学习用品,自己都记不清有多少东西来自老师们的帮助。

也正因为如此,吴才有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深深的认同感。“教师,原来是一个可以帮助人、爱护人、温暖人的职业。”怀着这样的想法,吴才有悄悄许下了心愿,“长大后,一定要当一名人民教师。”

梦想让吴才有更加勤奋和努力。初中毕业时,他毫不犹豫地填报了师范学校,最后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

1991年,吴才有毕业了。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大盛中心小学,成了一名乡村教师。在这里,吴才有发现因贫辍学的孩子仍然很多。想起自己当年的求学经历,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帮助这些贫困家庭的孩子。一到寒暑假,吴才有便走家串户,尽力摸清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尽管自己家庭的经济条件不容乐观,但他每年都要资助三四个家庭贫困的孩子。

1999年冬天,吴才有的父亲因骨髓炎复发,腿肿得像水桶一般,身体极度虚弱。可父亲却不敢把病情告诉儿子。他知道,儿子微薄的薪水除了要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外,还资助了好几个家庭贫困的孩子。得知父亲病重,吴才有掏不出医药费,百般无奈之下,找人借了500元赶往医院。“虽然父亲那次死里逃生,但是作为儿子,我没有给他提供更好的医疗条件,心中有愧啊。”谈及此事,吴才有有些哽咽,“但我从来没有后悔过自己的选择,碰到家庭贫困的孩子,我仍会伸出援手。”

拿着微薄的薪水,住着简陋的宿舍……在大盛中心小学,吴才有一呆就是5年。可清贫的生活并没有让他因此却步,反而更坚定了他要一辈子扎根农村的想法。1996年,吴才有自愿申请到离东安县城最远的斗山教学点工作。

“越是条件艰苦的地方,越是需要我。”带着扎根农村的决心,吴才有带着一家三口搬进了斗山教学点的土坯房。在这里,他既是老师,又是厨师,还是木工、电工、水泥工、清洁工……

虽然累,但快乐。吴才有把一颗心全都扑在了学生身上。看着孩子们一天天懂事,听着孩子们稚嫩的问候,他感觉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如果可以,我可以一辈子在这里干下去……”日子如流水般转瞬而逝,尽管并没有太多的波澜起伏,吴才有却在这种看似简单枯燥的教育生活中感受到了一种自足与幸福。

当吴才有尽情享受着为人师的快乐时,命运向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2000年3月18日,吴才有趁着空闲把一间教室的房顶修葺一番。快要完工时,吴才有踩着的小木梯在垫高的桌面上一滑,失去支撑的他直接摔了下来,造成压缩性骨折,脊髓受损,下肢瘫痪……

手术后,吴才有站不起来了。当所有人都在担心他的下半生该如何度过时,吴才有却比谁都着急:“孩子们的课再也耽误不得了!”

为了不落下功课,他让妻子将一把躺椅搬到讲台边,并让妻子成为了自己的助教……一段时间后,他的膝关节能用点力了,他便拄着拐杖自己上课。

“其实他根本站不稳,只能将身子斜靠着讲台维持重心。”妻子黄常淑说。一节课下来,吴才有的膝关节硬邦邦的,脚底钻心地痛,他只好利用课间几分钟坐下来揉捏一阵。

此情此景,让不少学生家长心酸不已,有学生家长送来一把高脚椅子,让吴才有坐着讲课,可他说什么也不肯。他说:“站着上课才是老师原本的样子……”一堂课下来,拄着拐杖的吴才有不断变换着站姿,借助讲台的支撑来减轻双腿的负担。日子久了,他那双按着讲台的手,掌心里生出一层厚厚的茧,成了坚守课堂的无声见证。

“讲台,就是我生命的象征”

“讲台,就是我生命的象征,它证明我还活着!”在吴才有看来,讲台已成为他生命的另一种延伸,课堂就是他最深的眷恋。

走进吴才有的家,一张课程安排表被贴在床头的一侧。在学校里,他既是语文老师,又是班主任,还任教品德与社会、安全教育等科目,用他自己的话说,“从教这么些年,差不多什么都教过”。

这个家,准确地说是由教师办公室改建而成的宿舍,不足15平方米,与教室仅一墙之隔。白天,即便是没课的时候,吴才有在这头听着教室那头传来的琅琅书声,心里觉得分外踏实。许多个夜晚,他坐在一张学生用的老旧课桌前办公,或批改作业,或为第二天的课做准备,或记下教育教学中的所思所想。

“教学生书本知识并不难,难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获取知识,这才是真正的教育。”谈及多年来的教学心得,吴才有道出了自己的“教学经”。课堂上,他总是尽可能多地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让书本知识真正转化为学生的能力。教数学时,吴才有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不轻易给出现成的答案。尽管这样做起来很麻烦,有时会多花好几倍的时间,但他依然如故,坚持授人以“渔”比授人以“鱼”更重要。遇到长时间摸不着“门道”的学生,吴才有便挖空心思,打比方、举例子,根据已学知识一步一步地引导,启迪智慧。

有个叫唐亮的学生,其他同学用10分钟就能解答的问题,她常常需要花上半个小时。一道稍难的数学题,她得“摸索”五六次甚至十来次才能找到方法。为了帮助她,吴才有不厌其烦地旁敲侧击,课上弄不明白的问题,便叫她到办公室进行辅导。慢慢地,唐亮找到了数学解题的“金钥匙”,重拾学习的信心。进入初中后,她的成绩稳步上升,在年级里名列前茅。吴才有就是用这样的“笨办法”保护着孩子的求知欲,与学生一道开启探究与发现的旅程。

凭着对教育的满腔热忱,吴才有将这份对教育的挚爱,从课堂延伸到了课外。

班上的孩子大部分是留守儿童。爷爷奶奶虽然能照顾好他们的饮食起居,但面对课业辅导时却犯了难,吴才有便将他们带回了家。放学后,学生有不懂的问题来问他,他也总是引导学生先自己去想、去“磨”。后来,学生慢慢地摸出了一点“门道”,许多疑难问题解答起来也有模有样。

“无论是备课、上课,还是辅导学生,吴才有都是精益求精,没有半点马虎。他所任教的班级,教学质量从来都是位居全校乃至全镇前列,是大家眼中的‘常胜将军’。”大盛中心小学校长周业富见证了吴才有的这份用心。

夜深人静的时候,吴才有总喜欢写点东西。这是他当老师第一天起就养成的习惯。在几本厚厚的笔记本里,吴才有记录着多年教育教学生活中的点滴和反思。他订阅了多种教育教学类书刊,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以便随时取阅。这些书中随处可见他划记的重点、写下的批注。

妻子黄常淑依然记得,早年通讯尚不发达,吴才有写完一篇教育随笔,准备向外投稿,但因自身腿脚不便,就央求妻子替他去邮局寄送文章。妻子调侃道:“这么多人投稿,如大海捞针一般,你怎么知道自己的文章会被选上?”吴才有说:“咱不试试怎么知道呢?”后来,家里添置了一台台式电脑,他便转移“阵地”,从练习电脑输入法开始,任思绪在指尖流淌。那些思想的火花从这里插上“翅膀”,飞向四面八方。

就这样,吴才有热情不减,笔耕不辍,先后在《中国教师报》《湖南日报》《湖南教育》和《永州日报》等报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70余篇。

教学、阅读、思考、写作……吴才有始终用一颗虔诚之心继续着自己的教育行走。他说,“教师的主阵地永远在课堂。”

“教育,靠的是一腔真爱”

古苏格兰国王罗伯特·布鲁斯曾六次被打败,几欲失去信心。一个雨天,他躺在茅屋里,看见一只蜘蛛在织网。它想把一根丝挂到对面墙上,连续六次都没能成功,不过它没有放弃,第七次努力后,终于达到目的。罗伯特兴奋得跳了起来,叫道:“我也要来第七次!”他重新组织军队,反击英国入侵者,终于把敌人赶出了苏格兰。

你是否给了孩子“第七次机会”?这句话是吴才有发自内心的追问,也是他的育人信条。

唐天(化名)是个“女汉子”,班上无人敢招惹她。平时霸道一点也就罢了,有段时间竟和社会上的女青年混到一起,甚至晚上从学生宿舍偷跑出去。这还了得!吴才有找到她,苦口婆心地劝导她。谁知她根本听不进去,教育了两次都没有明显效果。他没有放弃,让妻子去家访,以期寻求突破。原来,唐天的爸爸突发脑中风住院,妈妈在医院照顾,无暇顾及家中的孩子。吴才有结合她家遭遇的变故,再次跟她谈心,终于把话说到了她的心坎里。吴才有还帮她申请了贫困补贴。这之后,唐天仿佛一下子长大了,开始认真学习,还主动照顾起了弟弟妹妹。

“教育,靠的是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吴才有说,走心的教育才能起到效果,而让教育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不仅需要耐心,更需要方法。吴才有一辈子在农村工作,一辈子和学生打交道,积累了不少好办法。

凭着对教育的满腔热忱,吴才有将这份对教育的挚爱,从课堂延伸到了课外。

不吝啬赞美和鼓励是吴才有的教育原则,也是他常用的“法宝”。十几年前的一次课上,吴才有让孩子们畅谈理想。一个名叫曹海波的男生站起来,吞吞吐吐地说,他的理想是成为一名作家,结果引发了哄堂大笑。也难怪,曹海波不仅作文语句不通,口才也不太好。从资质来看,确实很难成为一名作家。这一点,吴才有也看得出来,可他没有打击孩子的热情,反而严肃批评了起哄的人,鼓励道:“每个人都可以有理想,只要朝着理想的方向去努力,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实现,老师相信你!”没想到,多年之后,曹海波真的成了一名作家。今年3月,曹海波回校看望老师,还对此事念念不忘。

谈及育人方法,吴才有还有自己的一套“独门秘籍”——为学生写打油诗式的期末评语。打油诗内容简单直白,读起来朗朗上口,适合识字不多的小学生和文化程度不高的家长。

寄宿班有一个学生特别调皮,经常乱拿别人的东西,欺负小朋友,还带着同学去别人地里偷西瓜。于是有同学给他取了个绰号叫“鸡蛋”。吴才有在他的期末评语上这样写道:“鸡蛋鸡蛋不简单,就是有点爱捣蛋。改掉毛病往前赶,鸡蛋变成火箭弹!”拿到通知书之后,这个孩子喜滋滋地和家长分享了老师写的打油诗,并虚心接受了父亲对他的“二次教育”。

有表扬也有批评,有建议更有期望,吴才有的打油诗写得很走心,学生和家长也津津乐道。其实,全班有40多个学生,给每人写一首诗并非易事,为此,吴才有必须提前一两个星期做好准备。

为孩子受苦受累,吴才有毫无怨言,因为他爱教育,爱孩子。他对学生的爱,不仅有精神上的付出,有物质上的帮助,更有对乡村教育的一份执着。

有一年春季开学后,班上有个叫魏满凤的女孩迟迟没来报到,黄常淑接连去家访了两次都吃了“闭门羹”。女孩家境困难,这次没来上学估计是家里实在无力负担了。吴才有拄着拐杖,决定去看个究竟。他因小腿无力,一路上鞋子掉了七八次,两根拐杖还将他的胳肢窝磨出两个大血泡。到了魏满凤的家门口一看,门上拴着一把锁。热心的邻居见他拄着拐杖来劝学,就跑到地里把魏满凤父女俩找了回来。魏满凤的父亲一见到吴才有就愧疚地说:“吴老师,我不该躲你,明天我一定送女儿读书。不过,学杂费……”没等他说完,吴才有故意责怪他:“再苦也要送孩子读书,不读书将来会更苦。那点学费钱算什么?一切由我来想办法,大不了我从工资里挤出一点先垫上……”第二天,魏满凤回到学校,高高兴兴地领了新书。吴才有还给魏满凤买了一个文具盒和一本《新华字典》。

2011年,吴才有带寄宿班。由于学生一星期才回家一次,经常有学生缺生活用品,吴才有总是嘱咐妻子要备足生活用品,以解学生燃眉之急。天气变化时孩子们容易感冒,他的家中总是准备一些药品,以供学生不时之需。有家长要掏药钱,吴才有也总是婉言谢绝……

别看吴才有对学生“很大方”,他花在自己身上的钱却“抠门”到了极点:袜子双双有破洞,衣服的袖口和领子已裂开了数道口子却舍不得扔,几件像样点的外衣都是别人穿过后转送给他的。

一点一滴皆是爱,一言一行皆育人。吴才有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把一颗真心献给了教育,献给了学生。

“每个家庭,都应该有向上的家风”

2016年12月12日,在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握住了吴才有妻子黄常淑的手。“主席的手很温暖,让人心安。”直至今日,黄常淑回忆起那天的场景,还觉得十分温暖,“我做梦也没有想过,会有那么大的荣誉。”

吴才有却说,今天的荣誉,最大的功臣是妻子。

吴才有受伤后,黄常淑不离不弃,成为了家里的顶梁柱,操持起整个家的事务,既要照顾卧床的吴才有和年幼的女儿,还要照顾吴才有年迈且残疾的父母。

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黄常淑还成了一名不折不扣的“编外教师”。

在条件艰苦的教学点工作,一个老师就得负责一个班。家访、学生的午餐、带学生搞卫生、集会做操……很多事都是受伤后的吴才有做不到的,只能由妻子代替。学生们常常亲热地叫黄常淑“女老师”。如果谁头痛脑热、受到同学欺负,或是学生之间打架争吵,都会有一句口头禅——“告诉女老师去!”这时,黄常淑总是认真地听孩子们的诉说,耐心地给他们解决。

每当吴才有接手一个新的班级,开学时的家访,哪些孩子是什么性格,班上又有哪些调皮捣蛋鬼,黄常淑都要细细了解一番。小学生上课总是会搞一些小动作,为了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吴才有上课时,妻子就抽时间在教室后排盯着。

看着黄常淑日渐消瘦的面庞,也有人劝她另谋出路,但每次都被她一口回绝。“吴才有是我的丈夫,他的事就是我的事,他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现在他受伤了,这些事如果我不承担,那就没人能承担了。”黄常淑说,自己虽然读书不多,但自从嫁给了吴才有,就深刻地感受到他为人的本真,对家庭的责任。

“有没有想过要离开他?”记者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最困难的时候,我想过死,但从来没有想过要离开他。”黄常淑这样说,声音轻柔,眼神却十分笃定。

“每个家庭,都应该有向上的家风。虽然我出身贫寒,但我一直认为,不管条件多么艰苦,家人之间都要相互扶持。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社会更是如此。”吴才有一直把“和睦、勤劳、向上”这几个朴素的词当成家风的关键词。也正是这种家风,感染了他的妻子和女儿,让这个家庭哪怕在风雨飘摇之中也依然坚定而有力量。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吴才有和黄常淑用自己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织造女儿坚强懂事的人格纤维。女儿吴姗身上处处烙有家风的印记——

在生活上,她独立自主,四五岁就开始做家务,小小年纪就能做得一手好饭菜。而且,她非常体谅父母,从来不做让父母操心的事。

在学习上,她勤奋努力,不仅在学校认真听讲,回家后也会经常和吴才有讨论学业。说起这些,母亲黄常淑十分欣慰:“女儿读中小学的时候,在家经常可以看到父女俩投入地讨论题目。”

聪明懂事的吴姗成绩一直都很优秀。2008年,她参加了东安县组织的数学竞赛,获得了三等奖。高中毕业后,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湖南师范大学。

在吴姗看来,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人是一件快乐的事。2013年暑假,她与校友一道去岳阳农村支教了半个月,她说:“我的父亲也是一名乡村教师,我从小就看着他如何教书和育人。自己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主要是受到了父亲的影响。我自己学的也是师范专业,所以想趁着假期,更深入地了解农村的教育情况,给农村的孩子们带去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支教期间,食宿条件都很艰苦,但吴姗乐在其中,总是尽心尽力地给留守儿童送去温暖与知识。她说,她这样的性格正是源自吴才有一直以来坚持的信念——“要做一个有用的人,做什么事都要尽心尽力。”

和睦、勤劳、向上——正因为有这样的家风,吴才有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在风雨后变得更加坚固而温暖。

吴才有就是这样一位老师,他行走在教书育人的旅程上,用坚韧、执着和对教育的挚爱诠释着一位乡村教师的责任与担当。那双日夜陪伴着他的拐杖,见证了他一路走来的艰辛与不易,更见证了他用自己的赤诚与奉献撑起了乡村孩子的希望与未来。

猜你喜欢
孩子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