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是谁?大多数人不知道的城市创益家

2017-09-22 07:09李楠
现代苏州 2017年18期
关键词:苏州工业园区园区公益

记者 李楠

最策划

她们是谁?大多数人不知道的城市创益家

记者 李楠

有人起早贪黑,在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们上课,利用《家庭公约》、讲座、家庭社区俱乐部、家庭互助小组、家庭育儿师入户辅导等形式,解决家庭隔代教育、父母教育缺失等家庭实际问题。

有人足不出户,在手机移动端,从社区管理的“小白”变成会玩车位共享的“老司机”。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社区自治平台,不仅可以在线进行业委会选举,还能提供社区车位闲置时段,让业主车位共享租赁,提升车位管理利用率。

有人奔走相助,提升都市女性的婚姻品质,让女性在生活、情感上,更懂心理学艺术,用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坚决抵制“小三”来袭。能HOLD住情感世界的惊涛骇浪,能深入了解到情感纠葛的症结在哪里,赢得高质量的生活。

他们都是新型的社会创业者——社会组织负责人。与大众眼中创新创业不同的是,这些社会组织侧重于公益,更多地参与解决社会问题、探索社会治理。据了解,从1997年8月苏州工业园区注册第一家社会组织开始,20年来,这样的社会组织已经发展到了500多家。

据苏州工业园区社会事业局社区建设处杨效筠介绍: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园区打造的社会公益组织创新发展平台。通过政社(政府和社会)互动,“三社(社区、社工、社会组织)联动”,我们希望为新时代城市公益事业铺就一片成长的“沃土”。让这些社会组织在使命的驱动下,借助市场力量解决社会问题或满足某种社会需求,追求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双重价值目标,最终解决社会问题。给这座城市一个人人参与、共同成长的全新的社会治理模式和视野。

在园区,有一种贴心叫“三社联动”

作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苏州工业园区的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已从前期开发规划建设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为中心,进入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国际经验与本土实际融和服务的阶段。

回顾发展历程,杨效筠说,无论什么行业,都有它发展的模式,公益也不例外。从1997年8月园区注册的第一家社会组织开始,园区的社会组织数量每年都在增加,但在资金筹措、项目开展、组织管理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还存在许多困难。

在国家出台社会治理顶层设计的大背景下,2013年底,园区就在全国较早地联合社会组织力量,培育了具有本土属性的枢纽型社会组织——苏州工业园区社会创新发展中心,带动园区其他公益力量共同发展,使园区社会组织步入有序发展的轨道。为推动园区萌芽和初创期社会组织健康成长,园区社会事业局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社会组织的孵化培育工作交由社创中心进行承接。同时整合凝聚了园区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园区女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园区青年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等的揭牌,苏州工业园区社会组织培育基地升级为“创益+”,园区“三社(社区、社工、社会组织)联动”实体化平台正式启用。

在苏州工业园区社会创新发展中心主任罗文看来,“三社联动”实体化平台的启用,有效地搭建了政府、社区、社会组织、居民之间沟通平台,形成了“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良好氛围。通过政社(政府和社会)互动,建成“1+8”区街互动式社会组织培育体系,实现一心支撑,多点辐射。

作为园区社会组织孵化的娘家,截止2017年8月,园区社会组织创新发展中心经过四年的孵化培育,共计孵化248家社会组织,其中区级专业社会组织67家,中新合作区社区社会组织53家,街道社区社会组织128家。涵盖老年关怀、紧急救助、便民服务、特殊群体关爱、儿童教育、外来人口融入、家庭教育、情感互助、公益创投等多个领域。这些社会公益组织涉及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城市因爱而温暖,因公益而美好。

全程陪伴,让有梦想的种子茁壮成长

城市社会组织倾向于由个人来创建运营,政府来搭台扶持,强调的是一种影响力,不是捐了多少钱,赚多少钱,而是提供了多少解决社会问题的服务,让公益成为人人参与、共同成长的体验。

这些社会公益组织的创始人有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有放弃高薪的企业管理者,有学校教师,有老板,有工程师,有全职妈妈……他们组成义务巡逻队、社区共享团、宝宝关爱联盟、亲子共育训练营、家电维护便民组……他们期待用自己的力量来消融社会问题,承担社会责任。

罗文说,他们以创造最大社会价值为目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发展自己的个人爱好,解决社会创新治理难题,但是她们在成长中也面临没有场地,缺少资金,不知道如何宣传,这些公益组织普遍遇到的诸多问题。

为了扶持初创期优秀社会公益创业者,挖掘社会公益组织创业精英和领袖,以赛促练,挑选优秀社会创业家,最终达到社会组织数量和服务产品的增量。2015年4月开始,苏州工业园区社会事业局联合园区社会创新发展中心,推出了社会创业大赛,并连续举办了三届。

“今年的社创大赛,9月初刚刚结束。我们的比赛,不是把经济利益放前面,而是社会价值放在最重要位置。每年4月份,社会创业大赛开始招募,通过初赛、复赛、复活赛,经过4个月的时间,从近百个社会公益组织中,筛选出最优秀的20个公益组织,进入孵化器,对公益项目运营和社会组织使命进行更深的培训。”

罗文介绍:入孵后,我们与他们结伴同行,是他们的社会创业的导师、是他们的伙伴和朋友。园区社会事业局会除了为入孵社会组织提供初创扶持资金,还依托 “创益+”平台为入孵组织提供免费办公产地、财务托管、律师咨询、发展咨询、主题沙龙、专题培训、社创之旅、训练营、资源整合能力、执行协作力等系列的专业孵化培育服务,为入孵组织的发展成长保驾护航。

社创中心将入驻组织发展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当成自己亟需解决的问题,努力为每一个怀揣公益梦的小种子提供一片营养丰富的土壤以及充足的阳光。经过一年的孵化、培育,在孵的20家组织均可自行设计、策划和独立执行项目,具备了承担和开展相关领域内公益项目的能力。

“宝宝”们,一路携手同行

如果将“创益+”称为一个为园区社会组织提供孵化的场所,已经远远不能涵盖它的所有功能了。罗文透露:在园区社创中心工作的小伙伴们的日常交流中,有一个“爆款”词汇:就是那个大家常常念叨的“宝宝”。之所以叫“宝宝”,大抵是跟小伙伴们的工作内容相关。作为社会组织培育孵化基地的工作人员,小伙伴们全程陪伴了一批批社会组织的成长,从“入孵”到“出壳”,宛如一位母亲看着孩儿,从童年到成年。

“创益+”孵化部门的工作者深深感慨:一期宝宝离开,新一期的宝宝即将进来,不舍又期待。每一期的孵化倾注了大伙儿的所有心血,从咨询,到一对一辅导;从一延再延的下班时间,到一个个“消亡的双休”,策划赛程、筹备能力提升训练营、对接各方资源等。看着组织们的一路成长,这个过程,辛苦又值得。

而经过一年的学习,入孵的社会组织也更有了发展的力量和方向。苏州工业园区探秘王国艺术服务中心创始人覃谣,非常感恩这一年的学习和成长。她通过家长互助方式创建了社区宝宝屋,开展家长互助早教服务,解决双职工家庭无人照料小孩的问题。

她说:我身边有很多因为工作原因而疏于陪伴孩子成长的家庭。而市场上的早教机构动辄上万元的报名费用,我希望让高质量的育儿陪伴走进每一位家庭。从茫然到目标明确。刚“入壳”的时候,我们在运营方面不计成本,抱着一颗初心,赔钱贴时间在做项目。我们希望服务更多家庭,让更多宝宝受益,但是脚下的路该怎么走,组织的长远规划是什么?我们没有方向。

覃谣表示,经过这一年的学习,他们在“社创中心”的指导下不仅找到了机构的发展模式——家庭互助照看,还掌握了一套组织运营管理的方法。开始从机构全局出发考虑生存与发展,财务管理和经营模式提升了我们自我造血的能力。目前,社区宝宝屋服务了四个社区,平均每月组织活动近30场。组织也摆脱了最初的亏损状态,这为后期进一步发展,满足社区需求奠定了基础。

苏州工业园区睿拓思技术服务应用中心,是首批入驻培育基地的社会组织之一。从生活常用小家电到电子通信、电子智能、计算机,再到互联网微网站的搭建,睿拓思致力于为园区居民提供便捷的电子硬件维修兼软件维护。为了更好地开展公益服务,睿拓思还开通了服务窗口“微服网”,并且成为了苏州工业园区科信局支持下的“云彩”智慧社区示范项目。

“这里是人脉与人才互动共享的资源库。”说起园区社会组织培育基地,睿拓思的负责人谈跃不无感慨,“我觉得培育基地最大的优势,在于实现了资源的相互对接。像我们主要提供技术的软硬件支持,这一优势可以通过基地进行发散辐射。同时,基地对我们而言,也是组织提升的一块‘跳板’,在这里可以免费享受专业的课程和资源,对于活动组织、项目优化都有积极作用。”我将带着我的初心前行,服务他人,快乐自己,实现人生的价值。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专业的助人者,要比善良走的更远;不停的是时间,不变的是理想;公益之路,踏实前进。”罗文这样阐释园区社会创新发展中心倡导的公益理想,希望能够为公益梦想搭建一个成长平台,给其插上腾飞的翅膀,助推苏州工业园区在公益事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猜你喜欢
苏州工业园区园区公益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
苏州工业园区综合竞争力列全国第二
公益
公益
公益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中新苏州工业园区联合协调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召开!
自贸区4.0来了,苏州工业园区准备好了吗?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