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
摘要:宋明理学是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高峰时期,其中三个流派对宋明理学的哲学内涵“理事关系”从“理、心、气”三个方面充分的谈出了新的高度、新的内涵,让人们更加认识到人生在世要如何去将理论指导实践再从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更高的精神依据。最终在哲学诉求中谈到内在的超越,这也是中国精神之所在。
关键词:宋明理学;理事关系;三个流派;内在超越
宋明时期是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较高时期,宋明理学也是中国哲学发展的最高、最后一个阶段,高峰期的一个理论形态。它的问题意识又再一次发生变化,它围绕着理事关系而展开。理事关系是由隋唐时期的中国化佛学的哲学内涵中的华严宗这个派别里面衍生出来的,理就是本体,事就是人事;理事圆融无碍,佛教的这种讲法对于儒家来说是一个启发,所以宋明理学它把这个话语不再把理事关系限制在佛教的论域里,变成了一个儒家的命题。所以宋明理学代表着儒学,在精神领域中的一个胜利的进军,找到了用儒家的方式打造人们的精神世界的办法。
一、宋明理学提出的哲学问题---理事关系
这个问题关系是魏晋玄学所反映的哲学关系的远期回应,是“体用关系”的再一次变形。宋明理学它是儒释道三教综合的创新,它的问题意识聚焦在理事关系,这个关系也就是天人关系这个中国哲学基本问题的变形,“理”跟“天”挂钩,叫做天理,它是一个本体论的观念;“事”就是人事,它隐含着人,跟人有关。“理”的意思出自儒家,用儒家的观点解释这个字,这是我儒家自家从礼教中体贴出来的。理和事的哲学内涵都是出自儒家的思想内涵的解读,因此在思想意识上两者是统一的,他们承认世界只有一个,是人生哲学的思维方式表达。
所以理学的出现它改变了提问题的方式,表明中国哲学回到了世界只有一个的世界观模式,它扬弃了世界有两个这样一个宗教哲学的话语方式。
二、宋明理学的三个流派: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张王气学
(一)第一个流派就是程朱理学。程朱理学在处理理事关系的时候它有两个论点:
其一,强调理在事先;强调理对于事来说是本体论的依据,这是针对佛教的哲学观点提出来的。用“理”来肯定世界是真实的,所以它是讲理在事先。这个“事先”是从逻辑上来讲的,在预设世界有一个终极的原因,这个终极的原因逻辑是在先。如果没有这样一个终极的原因,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得不到解释。他们的核心观点是“理一分殊”,那就是“理”不能单独存在,它是事中之理,存在着一种兼容性的。“理在事先”成为人们的价值世界的理论前提,成為解释世界、宇宙万物的一个前提。其二,强调理在事中;只有理在事中才能把它体验出来。
一个论点属于经验论的范畴,一个论点属于先验论的范畴,这两种范畴如何能够自洽?程朱理学没有很好的解释它们,这就引出了第二个流派的诞生即心学的思路。
(二)第二个流派陆王心学。这个流派将哲学话题紧缩到价值世界如何安顿的问题上,不再解释存在的话题。心是人干事的一个源头,表现出来的是“理在事中”的论点。心学流派强调的是“理”不是飘零在人之外的,是在人的心中的。它不强调“理”的本根性,而是强调“理”的内在性。确立了这个前提“理”才能为人所用,强调人的价值观的确立的问题。这个流派的代表之一王阳明说过“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翻译过来就是心外无价值之理,心外无价值之物。另一个代表人陆九渊说过“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也就是说人的价值世界要在人的主观前提下建立,没有主观前提怎么能建立起价值世界。所以宇宙不是客观的宇宙了,它讲人如何安顿自己的价值世界的问题了。
(三)第三个流派就是张载、王夫之提倡的气学,强调的是“理在事中,事在理先”的观点。这个流派发展的脉络有很大的跳跃性,发端于张载,终结于王夫之。它的本体论理念有一个变化即认为本体不再是理而是气,用气来担保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张载说过气可以解释一切“太虚即气则无无”,世界就是气的一个表现,气有两种状态:本然、客形,具体的事物就是客形;太虚之气、无形之气是本体。他把气放在本体论位置上,把理放到了第二位,理从属于气的以气为前提的。“理”字也有了新的解释即具体的小道理。
所以气学派讲的本体论主要是一种存在的本体论,以气作为万有存在的终极依据。
三、哲学诉求内涵---内在的超越
宋明理学中的三个流派的观点的共同点都强调理跟事是有一致性的,那么反映到他们的价值诉求就变成了一个共同点:内在的超越。理跟事有一致性才能够通过内在的方式超越,它不一致就没办法内在超越的。
(一)理学派谈内在的超越是给人确立一个超越的价值目标,通过人的行为实践、生活实践逐渐地实现超越的价值目标。强调要明明白白做人,要做到“心安理得”才能实现内在超越。
(二)心学派谈内在超越时强调要从你的内心做起,心就是起点,所以心安就要发明本心,就要“致良知”,把你内心的良知发扬光大,只有这样做出的人才是正人君子,甚至可以做到圣人。
(三)气学派谈内在超越就是无愧。强调人处在天地之间要尽到对天地的责任做事要做顺事,善于化逆为顺。做事要“上无愧于天,下无愧于地,中无愧于兄弟姐妹”。endprint
北方文学·上旬2017年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