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孔子生涯发展教育中的“成器”观念及其意义

2017-09-21 12:48陈昌茂
北方文学·上旬 2017年26期
关键词:孔子意义

摘要:孔子在生涯发展教育中,将4--20岁设定为“成器”生涯发展阶段,其发展目标是构建一个物质、精神、情感三位一体的健康身体。孔子的非凡之处在于,他发现了人的生命力效应现象:人的行为是自然生命力与人的主体性的统一,两者統一于身体。身体不是器,但必须首先成为器---身体的稳定性、结构性、完整性、善事性的系统建立。长大成器要通过教化与修养的修行实践,是人们经历到“唤醒人性”即“使人成为人”的真善美唤醒过程。孔子感悟到的“身体”不仅仅是自然生命的载体,也是人的精神生命的世界和情感生命的家园。成器观念不仅有历史、文化上深远影响,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孔子;生涯发展教育;成器;意义

孔子用““瑚琏之器”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成器”的直观审美形象。“长大成器”作为孔子开创的生涯发展教育的核心概念之一,通过一代代人的身体力行,积淀成为中国文化中的生涯发展的人生观念。

一、什么是孔子生涯发展教育中的“成器”

(一)从“天命”到“人命”

“天命”一词,最早见于周成王时期的青铜铭文《何尊》,有君权天授的意蕴。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孔子的“天命”与众不同,不是人格神的概念而是自然生命的概念。同时,孔子认为,人的生命有一个从“天命”转化为人命的过程,这就是通过父母养育得命的过程。

《寿亲养老新书》中写道:“人由气生”。“人由气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观念。“气”又是从哪里来的呢?中国文化中的“气”,实际上是现代哲学上“物质”的本体论描述。

0—3岁是婴儿时期,通过父母的养育从天命成为人命,这就是人命化。

正是因为“天命”转化成为“人命”,人的生命才表现为“灵与欲”:灵是人的意识的意向性,欲是自然生命的冲动,两者统一于身体,构成了人命。“天”通过控制身体而掌握生与死,“人”通过控制事情来把握辱与荣。身体承载着生命的运动意识,这种知觉意识“是以身体为中介朝向事物的存在”。从孔子对守孝三年的论证,我们可以印证孔子关于从天命到人命的思想。

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

什么是守孝三年?孔子认为,人生下来后,经过父母三年的养育,从天命变成“人命”,假如是由狼来养育,你就成为“狼孩”,或者假如由猴来养育,你就成为“猴仔”了。所以,除了生养死葬的责任外,还要追思父母三年,因为是父母的三年养育使你成为人。

(二)从“遮蔽”到“解蔽”

孔子认为,人性是对真善美的追求。“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在《论语》中,关于真善美有多处论述,张显了孔子真善美的人性观。①“真”“善”“美”的观念在生活实践中形成以后,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内化,构建了人的真善美人性。人性的真善美是人在实践中自己创建的。这一观念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创造了人”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但是,经历了史前战争、中国历史上的所谓“三代”,中国社会阶级的出现,国家的产生,社会矛盾纷繁复杂的一个漫长历史时期,人们迷失了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谁。人性慢慢被统治者的意识形态和阶级斗争的残酷生存状态所遮蔽。

在孔子的当下,中华文明处在一个困境时期:礼奔乐坏,战火连天,苛政猛于虎。社会陷入一个深沉的危机之中,仿佛有回到“丛林时代”。“回到动物界”不是人类好的归属,必须靠人类的力量来摆脱困境。面对人类文明受到“丛林文化”挑战的危机,孔子用办学的方式,通过唤醒真善美人性的教育,一生致力于“仁”----真善美的教育与实践。他的努力和影响使被“遮蔽”的人性逐渐得到“解蔽”,使中国文明克服了文明危机。孔子因此成为中国文化的根和魂,也因此而成为中国文化的轴心。

(三)从“气质”到“器质”

人在4岁时,虽然已经“得命”,但是,生命的载体身体还是“气质”,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同时,生命主要是自然生命力的体现。要通过人类社会的教化和个人的修行,使身体从“气质”成长为“器质”,一方面是建立身体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是完善身体的结构性:自然性+社会性。使身体成为一个善事性的完整系统。同时,“成器”后的生命,才能按生命力效应来运动。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汝器也。”曰:“何器也?”曰:“琏瑚也。”

什么是长大?长大是身体的自为性构建过程。身体是身躯的总称,有身高和体重等测量指标。身体在时间中,受时间限制;身体在空间中,受空间限制。“长大”的本义是:“身体的长度、高度定了”,身体的形态固定成型了。

什么是成器?器:器具。西周时代的器具专用性很高,如酒具,就有装酒的,温酒的,冰酒的,喝酒的等等。瑚琏是一种在高等祭祀活动中用的祭器,与鼎相配而且同用,是为宝器。可见,长大成器是一个身体的实体性构建:即身体的稳定性、结构性、完整性、善事性的系统建立,体现在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行为正常,能够保持健康;能够控制环境;能够掌控情绪;能够理解社会。同时,成器还意味着具有承担自己的社会行为责任的能力。

联系《为政》篇中的“君子不器。”来理解,“成器”是首先成器,但不满足成器。

二、如何达到生涯发展中的“成器”

(一)“唤醒人性”

正是人性的真善美本性的被遮蔽,孔子才大力提倡“仁”。仁,虽然有多种描述,但是仔细分析,他们都没有越过真善美的范围。“唤醒人性”即“使人成为人”。认识人性、坚守人性、弘扬人性,就成为孔子时代文明发展的主题。从教育的角度,孔子提出:

“志于道”:识别正道。人生的有限性与人事的无限性的矛盾是生涯发展的一对主要矛盾。要善于把握每一阶段的矛盾的特殊性,找到矛盾的主要方面。要识别人生各个阶段的人生道路,达到阶段性把握,整体性明晰。endprint

“据于德”:恪行道德。立身行道,唯杖于德;执守道德,则行道得之于心而守之不失,终始惟一,而有日新之功。

“依于仁”:坚守人性。仁心,就是人性,人性参与天地运动便产生共同的公德。仁是一种从内心产生出的力量,当一个人心中充满着对世界的真善美的追求时,他才是坚不可摧的。

“游于艺”:调养情感。人的情感是有两极性的,两极性情感不仅损害自身健康,而消极性强的情感如愤怒、暴躁等可能伤害他人。游,体现为积极休闲,就是使休闲上升到一种非功利的审美活动,调适中和人的性情。

(二)勤习勤学

小学之道,在“勤习”,在止于美德。通过美育达到美德,是孔子的小学之道。②

“习”是一个会意字。从外婆抱着我们,学“小鸟鸟飞”开始,我们就在习了,“习”的本义是小鸟反复地试飞。我们的祖先正是从小鸟的反复练习飞翔的现象中,领悟了技能的形成模式,并且造出了“习”字。

习水,暮春者,春服既成,孔子带着学生,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习容,人都会穿衣,但是要穿出儀表也不容易,风度翩翩、仪表堂堂,就是长期习容的成果;习士,要成为具有法律意识和知识的人,离不开长期的言习,与朋友一起讨论,一起练习法律的规定的情景养成一种生活规律;习惯:要遵守一种优良的生活方式,如每天向父母请安,恭恭敬敬,必须是一个长期的习得。

大学之道,在勤学,在止于善事。“止于至善”,就是“能够把事情做到最好”。③

何以明德?学习中国文化经典知识,是中国人在实践中认识客观世界的成果,集中在《易》、《书》、《诗》、《礼》、《乐》等中国文化经典著作。知识的获取,涉及到许多复杂的过程:感觉、交流、推理。孔子在教学中,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多个环节,让学生获得知识或技能,使学习成为学生们长大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自信加明志,勤奋才成器”是对学习的很到位的总结。

(三)修身养性

修,意为“使完美”。修行,包涵两个方面,一是教化,指国教与家教;二是学习,指个人对教化的履行及其效果。教化与学习统一于对真善美的追求。真涉及认知,善涉及行为,而美则涉及情感问题。没有好的国教与家教,就没有好的国民和子孙。教化的实质在于对人性真善美本性的唤醒和弘扬。

修身养性就是要成为合格的人品,就是“要学做事,先学做人”,人与事,不是时间的顺序,也不是空间的位置,而是一种前提与结果的逻辑关系:必须有合格的能够做事的人,然后才可能产生“把事情做好”的结果,换言之,“人品合格,方能善事”。

成器=解蔽+学习+修行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要学做事,先学做人”。西周时期,20岁时举行“冠礼”是传统的成人仪式。孔子不满足于自然年龄的长大和仪式肯定,而是用“成器”赋予了长大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明德、善事的国民。

三、孔子“成器”观念的现实意义

(一)残能

孔子施教,目标是“成器”。当然,也存在“朽木不可雕也”的个别现象。“残能”是今天出现的“不成器”的新现象----啃老族现象。啃老族主动放弃就业的机会,赋闲在家,衣食住行全靠父母,社会学家称之为“新失业群体”。孔子的成器发展教育是解决啃老族问题的不二法门。

(二)美德

孔子之育,是通过美育达到德育。通过各种人类感性的“习”的活动,“习性”逐渐变成“德性”。“知”、“情”、“意”是构成人的高级行为的三个基本要素。今天一些名校为什么几十年培养不出一个大师,原因之一是没有建立起美育的有效方式和长效机制,美育成为大中学校教学中的一块短板。“动之成习,育人就是培养学生终生受益的习惯”,回到孔子的以美致德的“成器”之道,才能实现“人人有才,人人成才”的教化目标。

(三)善事

孔子心目中的“大学”与今天的大学不同。孔子的“大学”有两个方面,一是“修养”的地方,把仁、义、礼“三达德”作为一种个人修身养性的内容与衡量标准;二“授业”的地方,培养学生做事追求尽善尽美的态度、方法和能力,实现“把事情做好”的培养目标。今天是把大学分成“研究型”大学,----钻研经典著作,撰写读书笔记,成为书袋子;“应用型”大学,----实训,实习,成为二杆子。无论是那种类型的大学,都有“不成器”的产品毕业出校。重新回到孔子“有教无类”的成器标准上来,或许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种选择。

注释:

①孔子是把真善美看成递进状态。如,子谓韶, 尽美矣,又尽善也 。又如,子谓武, 尽美矣,未尽善也。关于真善美,孔子的“递进说”是最早的理论形态, 后来有康德的“分别说”、牟宗三的“合一说”。

②周朝的国学分为大学和小学两级。小学设在市区,方便就近上学,相当于现在的小学和初中。孔子曰,“吾十有五而致于学”,应该为小学毕业进入大学。

③周朝的大学设在郊外。开国初期,学校教育以军事教育为主,以“贯六艺”为教育内容。孔子提出的教育改革,就是把“明德”、“善事”提高到首位,“贯六艺”变为“游于艺”。

作者简介:陈昌茂(1965-),男,青岛滨海学院酒店管理学院副教授,贵州大学旅游美学硕士生导师,中国青少年美育协会副主席,主要研究方向:旅游美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孔子意义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孔子在哪儿
诗里有你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