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启晗
摘要:如今注意力经济时代,不少媒体为了博眼球、获取点击率,通过议程设置、序列化报道、话语权分配、报道框架等方式隐秘的传递出女性歧视和男性霸权的信息。众所周知,媒介工作者在新闻报道中常常面临着伦理困境,尤其是在“事业单位 企业化管理”的体制之下,媒体往往抵制不住金钱的诱惑,从而做出错误的伦理选择,这一现象在对涉及女性新闻的报道上尤为突出。
关键词:后现代女性主义;话语与权力;序列化呈现;娱乐化;伦理反思
一、媒体对女性身体特征的“标准化及惩戒凝视”
颜值经济时代,“美女”成为媒体竞相追逐和塑造的香饽饽。“美女学霸”、“美女司机”、“美女老师”在新闻报道中几乎随处可见,“美女”仿佛已然成为一个新的新闻价值取向,如果满足不了“美女”这一前提条件,即使具备其他的新闻价值也会面临被过滤的命运。巴特基认为,与男性不同的是,女性受到了歪曲。从而,女性的形象在媒体的建构之下,不知不觉被同质化、标准化了。仿佛“贤妻良母”、“面容姣好”、“丰乳肥臀”、“才貌双全”才是一个女人该有的样子。新闻报道对女性特征的过度聚焦、视觉化与片面强调,使大多数女性生活在男性目光的全景敞视的“圆形监狱”里,她们永远身处“被凝视”和“被判断”之中。在消费主义思潮下,大众传媒为了经济利益迎合大众的口味,不断塑造男性期待的女性形象。久而久之,整个社会结构都被这样的父权意识洗脑,以男性为中心的价值观将内化为女性自身的价值观,认为女性就是要有这样的形象才会受欢迎。
二、女性新闻报道的序列化媒体呈现,加深刻板印象
重庆大学郭小安教授在《网络热点议题联想叠加的过程及效果——以“女大学生失联”事件报道为例》一文中指出,当一个舆情事件爆发后,同时段的类似议题将被不断挖掘,从而引发舆情共振,即“横向联想叠加模式”。例如“女大学生裸贷”这个事件发生后,全国各地相同素材的事件被反复被报道,形成舆情热点。中青在线报道的《厦门大二女生陷“裸条贷”自杀》、中安在线报道的《安徽爆出多起校园贷事件 女生“裸贷”照片泄露》等,这些报道的序列化呈现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女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偏见。特别是《武汉女大学生裸贷5000元半年滚成26万 裸照被发给父亲》一经报道,媒体和围观群众的关注度达到空前,“活该”、“女大学生虚荣心太强”、“不值得同情”等负面评价成为了主流。当同类事件的集中化呈现积聚到一定程度后,公众在潜移默化之中会形成一种既定的认知框架,影响公众的道德判断和现实行为。
三、媒体刻意建构“强奸形象”
通过梳理涉及“强奸”议题的新闻报道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新闻完全不顾及受害者的感受,而是热衷于绘声绘色的再现受害情节,从而满足受众的窥视心态与嗜痂情结。还有另一种报道框架的議题呈现,也潜藏着不易被发掘的性别歧视,即告诫女性防范强奸的有效方式是:不要一个人走夜路、不要衣着暴露、随身携带防狼喷雾等等。这些看似出自好心的善意提醒实质上都是通过暴力语法和恐惧,从而约束女性的行为自由来达到防范强奸的一种消极办法。在这种报道框架之中,美国女性主义者莎朗马库斯提出了一个十分新颖的观点,她认为,媒体关于“强奸”议题的报道传递出许许多多的潜藏信息---女人可以被强奸,女人活该被强奸,女人对强奸感到羞愧,女人害怕公开承认强奸。在这种文化脚本中,把女性排除在性暴力的主体之外,把女性固定在恐惧的主体之内,对防范和反抗性暴力而言,是非常有害的。媒体通过报道框架强化女性“受害者”的角色,加深女性的“弱势”形象,实际上是把女性关入、局限在所谓的男性的保护之下,使女性不可能脱离男性的控制。
四、新闻报道中两性话语的不平等
中国妇女媒介监测网,通过监测发现在要闻版报道的主要新闻人物中,男性占83%,在新闻照片被拍摄的主要新闻人物中,男性占71%,女性占29%。在所报道的正面事件中显示主动作用的主要新闻人物,男性占82%,女性仅占18%。而出现频次较多的属于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及著名运动员等职业的主要新闻人物绝大多数是男性,女性仅作为家属作陪衬。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权威性角色男性垄断,女性滞留在传统性辅助性角色中。男性较多的出现在硬新闻的报道中,而女性则是软新闻。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福柯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话语即权利”理论。该理论的核心即权力如何生产知识而知识又如何服务权力。任何知识都是人的言说,而任何言说都体现着特定的权力意向和权力关系。换言之,知识的意志其实就是权力的意志,统治权其实就是话语权。新闻报道中话语权的不对等,男权社会是指在社会群体中,包括家庭在内的各个领域都要将支配特权留给男性,而女性处于劣势和服从的地位。
五、结语
媒介女性报道受到了经济利益、生存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女性报道中有些内容呈现出庸俗化、娱乐化、商业化的倾向,媒介话语依旧深受父权文化的影响以及女性自身对这套男性中心主义话语体系的顺从和内化。作为信息的传播者和社会的良知,大众媒介应该恪守伦理规范,肩负起社会责任,使媒介女性报道在信息的选择、加工、传播的过程中朝着一个更加多元、公正、健康、合理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阳.性别与传播[J].国际新闻界,2001(1).
[2]顾君霞.视觉女性与女性视觉[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3]姜红.大众传媒与社会性别[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3).endprint
北方文学·上旬2017年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