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印若
摘要:新感觉派是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出现于中国文坛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这个小说流派受法国现代主义作家保尔·穆杭和日本“新感觉派”作家恒光利一、川端康成、片冈铁兵等人的影响。从1928年刘呐鸥创办的半月刊《无轨列车》开始,新感觉派作家先是翻译法国的作品,然后又在杂志上创作。新感觉派作家的主要特征是用现代的表现技巧来描绘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固然其中运用了西方的象征、意识流等手法以及受弗洛依德精神分析的影响常常表现人物的下意识和潜意识,但新感觉派作家的这些写作手法和当时上海这个半殖民的大都市背景还是分不开的。且新感觉派作家大多都是出入于现代娱乐场所的纨绔浪子,新式的综合娱乐空间对他们的影响不可谓不大。本文从开放式综合娱乐空间入手,研究这种空间对新感觉派小说方方面面的影响。
关键词:综合娱乐空间;新感觉派;小说;空间
随着1843年开埠以来,上海逐渐成为了一个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现代化大都市。租界的设立加快了上海现代化的兴盛与发展。到了19世纪末,上海已经是一个半殖民地性质的现代商业大都市了。租界更先进便利的生活设施使得很多华人迁居其中,形成了华洋杂居的情况。随之而来,新的娱乐方式也在这片土地成长起来,如商场、咖啡厅、跑马场等这些明显具有西方风情的现代化场所,而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上海文学成为了中国国内一种有着独特风格的文学,而上海文学又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关联,不得不令人重视起来。空间格局的改变不仅改变了当时人的生活方式,同样也影响了作家们的写作方式和写作内容,其中娱乐空间的变化对当时的作家作品影响最为显著。在这个时期,过去内容单一、空间封闭的戏楼、妓院逐渐变为形式多样、空间开放的舞厅、夜总会,而这种变化不仅改变了文人的生活状态、两性关系,还改变了他们的创作意图以及创作倾向。
物质文明给上海带来的开放式综合娱乐场所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舞厅,一种是夜总会。这种开放式综合娱乐场所是来自西方城市的。上海的舞厅和夜总会装饰华美,大多呈欧式风格,表演有歌也有舞,因此表演者有舞女也有歌女,客人自己也可以跳舞,舞厅里还有酒水可供客人选择。百乐门是当时上海最摩登的娱乐场所,它囊括了夜总会和舞厅。舞厅里的客人大多是男人,且他们也不懂舞蹈,和他们共处一个空间的还有各色各样的舞女,她们嗑着瓜子,但是表情是冷漠的,客人们用面额不等的舞票驱使她们下场跳舞。新式的摩登舞女和旧式妓女在某种意义上是重合的,上海的舞厅里不乏裸体舞女的表演,离开舞厅和夜总会这两个演出空间,这些舞女的谋生途径也包括出席各种“局”以及被人包养。这种新式的综合娱乐场所和旧式的妓院从这方面来看似乎是没有什么区别的,韦科曼统计了30年代末的上海,当时大约有2500-5000人活跃在舞厅里的舞女,其中有百分之六十被认为是妓女,舞女的生存来源可见一斑。
但事实上新式舞女和旧式妓女是非常不同的,这种不同很大的程度来自于她们所处的空间格局。封建社会的旧式妓女大多生活于封闭的空间中,她们的人身自由是受限制的,普通妓女的生活空间被牢牢地限制在了妓院里,有技艺傍身的妓女,如八大胡同的清吟小班,也仅仅是去到其他娱乐场所展示自己以期客人的垂怜。到了清朝已经名存实亡的19世纪末,妓院对妓女的人身自由有了一定的放松,但是这种放松却是由于妓女的构成人群发生了变化。鸳蝶派的许多小说是描写这类有着一定人身自由的妓女的。如包天笑《烟蓬》中的阿金姐,她并非封建社会中那种与官府订了卖身契的奴隶一样的卖笑者,阿金姐在法律上是有着人身自由的,因此当哥哥成亲的时候,她可以为自己放假回乡去参加婚礼,妓女身份不过是她谋生的一个职业。还有《萧郎画樱记》中的婉如与明霞,她们出手大方、言语不俗,她们想去哪里便去哪里,芳尘对她们的身份一时间还颇为困惑,觉得她们又像“女学生”,又像“纨绔女郎”。可见,此时的妓女已经和封建社会时代的有所不同了。
到了20世纪20年代左右,舞女、歌女更是不同以往了。随着电光在租界的广泛使用,舞厅和夜总会作为一种开放性的娱乐场所,伴随而来的是来来往往流动速度加快的人群,歌女和舞女也被裹挟在这流动的人群中,随着阔绰的男人们来来往往。《薄暮的舞女》里,主人公素雯的生活自由且慵懒,她不断地寻找能够包养她的男子,找不到后就和舞厅经理重新订合同。舞女和歌女不再被卖身契所束缚,新式的契约——“合同”使她们的人身更加自由。也因如此,在上海出现了一种现象——白天在街上行走的摩登女郎很有可能是晚上在夜总会、舞厅里演出的歌女、舞女。这在封建社会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男人对路上的摩登女郎有了非常多的性幻想,而这样的奇特现象也给予了作家灵感。
旧式的妓女身世是悲苦的、是堪怜的,她们被困在妓院这一封闭空间,除了表现出自艾自怜的情绪外,通常没有什么更多的个人性格的袒露,因此在封建社会到鸳蝶派,作家展现的都是这些风尘女子的“善”。到了新时期,歌女、舞女需要通过一种自我拍卖的方式销售自己。为了使自己身价更高,她们不得不使用各种手段甚至诡计,因此新式的歌女舞女表現出了许多恶质。鸳蝶派的旧式妓院里的故事令人唏嘘,然而大上海舞厅和夜总会的故事却是总给人以男人受制于女人、被女人玩弄的印象。穆时英的妻子仇佩佩曾经就是一个舞女,舞厅给了穆时英非常多的灵感,他的许多作品都是以舞厅为背景的,因此他的作品是对那个时代真实的写照。除了穆时英、还有刘呐鸥,他们笔下的舞女是奔放的、热情的,男人被这些女子控制着、牵引着。刘呐鸥的小说世界中性的不平等来源于男子变成了被动者,男人经常像“小男孩”那样急切地表露自己的欲望,为美丽的女人争风吃醋也变成了时人的一种风尚,如《两个时间的不感症者》中两个男子为美丽的女人争风吃醋,闹得不可开交。但这种潮流还使男子产生了另一种心理——厌女症。作家笔下的女子不再是身世凄苦的弱女子,而变成了精怪鬼魅式的东西,使男子出现恐惧情绪,如《魔道》和《夜叉》,前者里的主人公周末出去旅行,在车厢里看到了穿黑衣的老妇人,各种包含神秘事物的书籍使他胡思乱想,以为自己堕入了魔道;后者里的主人公看到了一个穿白衣的女子,于是感到自己受了蛊惑,产生了要和女夜叉做爱的冲动,然而又觉得害怕,于是掐死了对方,结果发现对方只是个普通的乡下妇人。这些故事无稽、荒诞,但表现出在当时男子的心中,歌女、舞女身上的恶质已经扩散到了整个女性群体。endprint
电光在上海租界的广泛使用不仅延长了人们娱乐的时间与空间,还带给人们视觉感官上的刺激。《游戏》中舞厅变成了“魔宫”,里面有“红绿的液体”、“发焰的眼光”,一切平常的事物都在电光的摇动下展现出一种奇幻的色彩。但电光对当时文学的贡献则不止于此,在光所达不到的阴影处,视觉无法很好的达到观察的目的时,嗅觉就代替视觉,气味补充了视觉上的盲区,让作家接着感受周遭的一切。因此在穆时英、刘呐鸥和施蛰存这些经常光顾舞厅、夜总会的作家笔下,对于嗅觉的描写,要远远多于其他作家。《上海狐步舞》里这样描写舞厅:“男子衬衫的白领和女子的笑脸。伸着的胳膊,翡翠坠子拖到肩上。整齐的圆桌的队伍,椅子却是凌乱的。暗角上站着白衣侍者。酒味,香水味,英腿蛋的气味,烟味……独身者坐在角隅里拿着黑咖啡刺激着自家儿的神经。《上海狐步舞》《公墓》”舞厅和夜总会嘈杂的环境还切割了人们连贯的话语,当这些话语无法很好的传递给他人的时候,这些话语在说话人的心中就泛起了涟漪,因此,当时作家笔下的很多作品都是断断续续、夹杂着内心反思与剖白的话语。这些观感的碎片连缀在一起构成了一个不稳定的空间,在作家面前呈现出摇晃旋转的动态画面。在《夜总会里的五个人》中,孤独的文人总是坐在舞厅里抽烟,瞧着那不断升腾的烟雾在有限的空间里飘荡。文人季洁是静止的,然而他眼前的事物却是动态的,寄寓了穆时英自己对空间的不稳定感。都市的便利增加了都市人之间接触,但由于交往目的的功利性,人和人的接触又像是蜻蜓点水一样,表面上近在咫尺,实际彼此的心灵却相隔甚远。帕克对城市中的人际关系这样描述:“大城市之中人口相当大的一部分,包括那些在公寓楼房或住宅中安了家的人,却好像进了一个大旅店,彼此之间相见而不相识。这实际上就是以偶然的、临时的接触关系,代替了小型社区中亲密的稳定的人际关系.”这使得十里洋场上的男女关系也变得跳跃动荡、敏感易碎,人们以游戏人生的态度面对爱情,把爱情作为你追我逐的游戏,从而衍生出了一种新的爱情观。
结语
开放式综合娱乐空间的出现带给了新感觉派小说作家以灵感。在新感觉派小说中,开放式综合娱乐空间给予了作者方方面面的影响,在舞厅和夜总会中的娱乐经历不仅使他们对于性幻想的描述越来越多,而且也影响了他们对两性关系的看法、对女性的感觉,使他们笔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气味描写、断断续续含混不清的语言描写以及摇摇晃晃、旋转欲堕的不稳定空间的描写。这一切使新感觉派小说从同时代小说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丰富了海派小说,也丰富了当时作家的写作经验。
参考文献:
[1]穆时英著,严家炎,李今编.穆时英全集(第一卷)[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
[2]李欧梵著,毛尖译.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施蛰存著.施蛰存精选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
[4]刘呐鸥著.都市风景线[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
[5]范伯群编.鸳鸯蝴蝶——“礼拜六”派作品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6]吴福辉著.都市旋流中的海派小说[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
[7]杨剑龙著.上海文化与上海文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8]李洪华著.上海文化与现代派文学[M].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endprint
北方文学·上旬2017年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