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常态经济建设的实态,常常潜移默化地渗透于大学文化建设的內涵和观念中,并且深刻影响了后者的发展方向和规划决策。同时,大学文化建设要回到真正意义的返璞归真,体现自身的价值和功能,就必须与时俱进,全面把握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大格局,将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首要职责和历史担当,努力构筑大学文化建设的多元化发展态势。
关键词:新常态;大学文化建设;价值观涵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5-0036-03
无论是在知识传授、价值塑造、道德养成,还是学生认识自我、展现自我、发展自我、成就自我,大学文化的触角无所不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涵养价值观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维度,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文化精神内核,如何使学生在校园学习生活过程中有更多获得感满足感,如何更大程度的发挥大学文化的育人功用,寻找科学合理的发展路径尤为重要。
一、大学文化建设要更加注重育人的功用
“新常态”是目前中央执政新理念的关键词。对于新常态,“习总书记强调:要更加注重加强教育和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李克强总理指出:没有高素质的人才资源,实现转型升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缺乏根基;刘延东副总理提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也是教育工作的大逻辑。”由此可见,无论是“速度变化”、“结构优化”,还是“动力转化”,人才是基础。
(一)从历史角度来看,人才培养是大学创设的本质属性
朱子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善”西方的大学,其渊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后期欧洲。在欧洲的大学兴起之前,基督教会、修道院完全垄断了文化,垄断了真理,圣经代表了一切真理,神学代表了一切文化。大学诞生之后,人们在大学里探索社会和宇宙的奥秘,探索国家的意义,探索人生的价值,理性精神开始发扬光大。我国大学发端于甲午战争后,为救亡图存,在维新变法推动下,光绪帝于1898年6月11日下《明定国是诏》,将建立京师大学堂成为变法的重要举措,于同年7月3日正式批准设立,京师大学堂成为中国唯一官方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由此可见,大学诞生的主要意义在于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所需要的思想、知识和充足的人才,人才培养是大学创设的根本任务。
(二)从文化角度来看,大学文化建设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本质需要
习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这样说到,“一位哲学家曾做过这样的比喻: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这一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大学文化的本质即育人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各学科包容并济、共存共融的文化,是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理性思维并存的文化。钱学森说过:“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没有这些是不行的。我觉得艺术上的修养对我后来科学工作很重要,它开拓科学创新的思维。”因此,大学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积极营造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相互融合的文化育人氛围,使学生耳濡目染中将这种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成长成才。
二、大学文化建设要更加注重价值观的涵养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德之内涵,习总书记多次强调:“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对于大学文化建设而言,就是要在文化建设过程中融入“价值涵养”的要求。核心价值观和大学文化之间的统一性、一致性赋予了二者相互融入、共成发展的可能性。
(一)二者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
从哲学层面来说,大学文化建设的功能和价值在于向学生和社会输送、传承并彰显“天道、地道、人道”。所谓“天道”,强调的是科学,属于世界观和认识论的范畴;所谓“地道”,强调的是实践,就是要关注、参与和引领社会;所谓“人道”,强调的是道德,注重人的自我认同、自由发展、对生活的感恩、对自然的敬畏等方面。从根本上讲,大学文化在育人方面首要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在大学创设的理念上明确了“办什么样的大学,以及如何办大学”。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凝练大学精神、推进大学文化建设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诚如习总书记在北京大学的师生座谈会上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以及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二)二者具有相同的文化内核
大学文化精神内核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文化理想。习总书记在“819讲话”中提到的“四个讲清楚”,高度概括了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强调“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國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从中国近代大学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西并重”务使二者“会通”缺一不可,到国家制定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力的例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所当然的成为大学文化价值源泉和认同基础。大学文化精神凝练是一个长期沉淀、积累、发展和再创造的过程,既纵向流动又横向拓展,这种融入历史河流,在时代和地域上相互冲击、相互交汇、吐故纳新的文化内涵,影响着大学人的成长,并被大学人赋予新的时代特质。
三、大学文化建设要更加注重创新文化教育载体
(一)强化校史载体建设,在历史传承中实现价值涵养
校史所记录的学校办学光荣历史,以及办学过程中各个历史阶段所涌现的优秀人物、丰功伟绩、文化潮流、思想精神。不仅镌刻着学校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同时也是学校历史文化优秀精神内核的重要依托。校训、校歌、历史建筑、档案文献、文物遗存等无不蕴含了一代代大学人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和人格修养的价值追求。大学文化建设,就是要深度挖掘这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内涵共生共存、互为补充的文化因子,借助构建完善的校史校情研究宣传教育体系,使集聚历史文化传统又富于时代特性的价值观真正能够内化为学生的立身之本、成才之魂和从业之基。endprint
(二)强化课堂载体建设,在言传身教中实现价值涵养
首先,要通过深化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类改革,推进理论与实践、知识与素养、学术思想与意识形态三个结合,实现教师与学生、教学与科研、网上学习与翻转课堂、思政课教师与其它哲学社会科学相关专业教师四个互动。其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全校各专业各课程建设,有机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与教材建设、教学实践、课堂监督、绩效评价等方面,在人才培养层次、课程门类、课程运行过程中实现全覆盖。另外,加强教师的价值观教育,形成“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的良好氛围,通过建立学术茶座、午餐会等形式,开辟第二课堂,使学生在与教师的交流互动中实现价值观涵育。
(三)强化品牌活动建设,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实现价值涵养
校园文化活动是价值观涵育的重要载体。一是,积极开展多形式主题活动,利用经典校园剧、歌舞、文学作品等表现形式,诠释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实质。二是,推进志愿服务活动,支持公益实践类学生团体发展,建立配套的考核、激励机制,注重专业化的指导和业务培训,鼓励支持学生以学雷锋月、国际志愿者日为契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三是,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建立灵活多元的学籍制度,实施互动式课堂教学改革,推进非标准化答案考试、改革学业考核评价体系,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
(四)强化网络文化建设,在贴近师生的网络传播中实现价值涵养
树立互联网思维,善用网络平台传播正能量、涵养价值观。要统筹推进网络宣传、网络评论、网络管理、网络技术、網络舆情处置和网络研究等队伍建设,创新网络媒介运用和舆论引导方式,通过创建系列网络文化工作室,培育网络名编名师,开办网络名站名栏,创作名篇名作等形式,加强网上舆论场的建设。在宣传报道中,要贴近师生、贴近基层,深度报道和挖掘校园内的典型人物、典型事迹,通过类似“身边的故事”、“美丽校园”等栏目,弘扬价值观。要培养公信力的校园“大V”,主动发声,放大主流声音,唤醒“沉默的大多数”认同并跟随正能量。
(五)强化环境文化建设,在彰显文化品位的环境生态中实现价值涵养
环境文化营造日益成为大学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环境文化环境建设,就是要营造格调高雅、富有美感、充满朝气的校园文化环境,以美感人、以景育人。一方面要做好学校形象识别和塑造工作,在规范设计的同时,加强对校徽、校旗、路名、楼名的内涵建设,将文化符号、文化景观、历史文化融入到PPT模板、海报模板、电脑桌面壁纸等校园文化用品之中。另一方面,多措并举营造公共空间文化氛围,加强文化广场、景观雕塑、图书馆、实验室、办公楼、教学楼、生活园区等公共区域的人文环境建设,提升文化品位;做好校园展览的策划、组织和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校园展览工作体系。
[参考文献]
[1]杜玉波,新常态下的高教发展[N],光明日报,2015-03-02(002)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张健,周飞,大学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当代意蕴[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3)
[4]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5]夏莉,曾明,钱学森的创新教育思想[J],求索,2008,(1)
[6]张大良,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始终[J],中国高教研究,2014,(7)
[7]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J],人民日报,2014-05-05(002)
[8]张大良,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始终[J],中国高教研究,2014,(7)
[责任编辑:盛暑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