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江湖:抛币还是守币?

2017-09-21 13:26王伟凯
南方周末 2017-09-21
关键词:代币交易所比特

交易所叫停之后,跟风进场的“小白”割肉离场;“守币”的玩家转而选择别的交易渠道,比如数字货币“钱包”;还有的将目光投向海外的交易场所。

在币圈的世界里,韭菜、矿工、社区、资深玩家、舆论领袖、ICO发起者、ICO平台、交易所、资本力量等,从下到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食物链,越往上,被“收割”的可能越小。

南方周末记者 王伟凯

发自上海

南方周末实习生 温芮

在沈佳莉加入的三十多个数字货币微信群里,每天讨论最多的话题,是“抛还是守”。

始于2017年9月4日的“币灾”,在十天后达到了高潮。9月14日-15日,国内前三大数字货币交易所悉数宣布关闭交易功能。这意味着如果不在规定时间内抛掉手中的数字货币,这些计算机代码将再难交易。

但沈佳莉不愿意轻易抛币。几个国外的朋友通过国外二手交易平台找到她,本来约好了收币的时间和地点,但她最终还是放弃了。在内心,她不愿意相信数字货币“一币一别墅”的黄金时代会就此结束。毕竟在一个月前,沈佳莉还沉浸在“躺赚”的兴奋之中不能自拔。她的生财之道是参与ICO(代币发行融资),类似股市里的“打新股”(参见《南方周末》2017年9月7日“整肃ICO”一文)。

然而,疯狂的市场也令她无法淡定。“守寡容易守币难”,这些天随着行价暴跌,她所在的30多个微信群里已经哀鸿遍野,几千个“币友”发布了抛币消息——谁也不能保证,那些数字代码会不会成为“没用的数字垃圾”。

ICO惊魂

币圈本来就是一个“熟人圈子”,谁也不愿意因为几百万坏了圈子不成文的规矩。

ICO是被撕开的第一个口子。2017年9月4日下午3点,中国人民银行、网信办、工信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明确规定ICO“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各ICO平台发布停止公告,并承诺退币。

这一度重创数字货币的行情。根据coinmarketcap的统计,在公告发布后的24个小时,该网站统计的一千多种数字货币均出现大幅下跌,有的币价甚至被拦腰斩断,这一天被币圈的人称为“9·4币灾”日。但是,没过多久,代币的行情开始回暖,有的币价超过了ICO被封杀之前的价格。

以比特币为例,9月5日凌晨5点,其价格在几小时内从4500美元跌至低谷4030美元,但此后又迅速攀升,在9月7日这一天币价超过了4600美元。

这一轮“过山车”让43岁的沈佳莉心惊肉跳。她总共持有价值130万元的各种数字货币,到了9月5日中午,她手里的数字货币缩水了至少四成。

2017年5月份,沈佳莉加入币圈,成为一名专业炒币手,只要有ICO项目上马,她就会不假思索地用零点几个比特币或者以太币换取几千甚至上万个新的代币。毫无意外地,这些新的代币在几天内都会出现几倍的增长,这要比“打新股”容易太多。

9月5日白天,“币圈”开始回过神来。“国家将ICO定义为非法融资行为,但是没有说虚拟货币是非法货币,也就是说虚拟货币的价值并未被否定。”币友的朋友圈被各种利好的解读刷屏。

“就像证监会暂停了IPO,但你手中持有的股票还是有交易价值的。”沈佳莉对南方周末记者说,经过了9月4日一夜的恐慌之后,她悬着的心也落下来了。

远在美国西海岸的林吓洪在那几天也有过一段纠结。2017年8月中旬,他的区块链项目“菩提”进行了ICO,这是一个为预测市场服务的应用。由于研发团队在谷歌、推特等互联网巨头公司工作过,这个项目从一开始就被人看好,几分钟之内就通过ICO融资了一千多万元。

在国内暂停ICO之后,林吓洪收到了几个ICO平台负责人的电话,问是否愿意退币。其中一个小平台负责人在电话中充满了焦虑和急迫,希望林吓洪的团队可以尽快退币。

林吓洪当时的答复是暂时不退,他认为一个好的项目本来就不是以圈钱为目的,也不能为了退币而退币,况且也鲜有菩提代币的持有者找上门来要求退币。林吓洪想要冷静一下,想好未来策略后再做是否退币的决定。两天之后,考虑到未来要发展国内市场以及不可预测的政策风险,菩提团队宣布开始退币。

据多位币圈的人士介绍,虽然各ICO平台发布了退币公告,但是退币的主动权掌握在ICO项目发起者的手中,如果这些发起者拒绝退币,那么ICO平台也无权要求他们退币。

不过,币圈本来就是一个“熟人圈子”,除了在微信等社交平台上互相认识之外,在一些线下的论坛、聚会也常常相见。尤其是在这个圈子的食物链顶层——交易所、ICO平台、ICO项目发起者、矿池(矿工的聚集地)——几乎都是相互认识的熟人,有钱大家一起赚,谁也不愿意因为几百万坏了圈子不成文的规矩。

“在这个圈子里,低头不见抬头见,三个人中就有一个共同的好友,诚信和名声都很重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ICO发起者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

交易所遭“团灭”

“政府已经预判到ICO的潜在风险,要做事前防范,把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

给市场带来更大冲击的,是从9月14日开始的交易所关闭潮。

数字货币的世界里,交易所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如果说暂停ICO只是给数字货币的疯狂踩了急刹车,那么关闭交易所就是直接摘了发动机。

资深数字货币玩家黄世亮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数字货币的交易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私人交易,这主要流行于早期,基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一手交钱一手交币;二是社区论坛模式,供陌生人进行交易;三是今天常见的交易所模式。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信任机制难以建立,便逐渐出现了中心化的交易所。”黄世亮说,“交易所其实是一个撮合平台,买家和卖家各自出价,交易所根据程序不断地进行匹配,自动成交。”

9月14日19点,比特币中国发布公告,即日起停止新用户注册,并于9月30日关停交易所平台,停止所有交易业务。比特币中国是国内最早的一家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成立于2011年6月份,目前的交易量在国内也排前三。

比特币中国的联合创始人Bobby Lee是一位新加坡籍华人,相传是莱特币创始人Charlie Lee的胞弟,莱特币总市值超过28亿美元,目前是全球第五大数字货币。

其实,早在一个星期前,一家名为“国交网”的交易所就宣布暂停交易,随后将关闭交易所的消息在网上流传。不过,比特币中国、火币网、OKcoin等先后发布声明,称未接到监管部门相关通知。火币网在声明中还提醒用户,即便报道属实,在中国持有和交易比特币依然合法。

那段时间,数字货币的市场如暴风雨前一般暗潮涌动。沈佳莉所在的微信群里,“抛币派”与“守币派”在一波又一波的争论之后,谁也说服不了谁。终结这场争论的,是新的监管公告的陆续出台。

9月7日,央行等七部委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明确指出,“代币融资交易平台不得从事法定货币与代币、虚拟货币相互之间的兑换业务。”国内一些小的交易平台如币库网、币盈网等相继发布停盘公告。

多位资深的数字货币玩家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七部委联合发布公告之后,北京、上海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开始约谈交易所,令他们限期出一份整改方案。

9月15日早上,一份署名“北京市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文件在币圈流传,这份文件要求北京地区的各交易所要在9月15日当天明确停止交易的最终时间,且各交易所股东、高管、财务负责人等须留京配合调查。

当天晚上,两大交易平台火币网、OKcoin也宣布停止人民币的交易业务。至此,数字货币在中国市场遭遇“团灭”。

大成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高级合伙人刘新宇长期关注ICO。他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七部委下发文件后,各地方金融办予以跟进。而这一次突击严查数字货币,是因为不想重蹈P2P的覆辙。“政府已经预判到ICO的潜在风险,要做事前防范,把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他说。

中国银行原行长、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工作组组长李礼辉近日公开表示,要区分“数字货币”和“虚拟货币”,他认为数字货币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可以提高交易速度和透明度,我国央行也已经启动研发,并在整体构建、法律地位上有了突破;而以比特币、以太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既无主权背书,又无合格的发行主体,不能称之为“数字货币”。

有人抛币,有人收币

“这一轮会刷掉一大波韭菜、小白,留场的是对数字货币有信心的人。”

根据火币网、OKcoin的通告,这两家有着数百万用户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将在9月30日之前停止交易,在10月31日之前,逐步停止所有数字货币兑换人民币的业务。

对于数字货币玩家来说,不能交易且无法提现的数字货币,很难再给他们带来财富。交易所的关闭,也彻底打消了沈佳莉们继续在数字货币的世界里“躺赚”的计划。从9月15日晚上开始,币圈出现第一波大范围的抛币潮。

在大量中国用户的抛币潮下,全球的数字货币价格也出现了下跌。9月15日当天,比特币的交易价格跌进了3000美元的大关之下,最低时仅售2946美元。

不过,在此后市场行情稳定后,比特币的价位又被拉升,9月19日这天重回4000美元,最高时达到4027美元。

“抛币的基本上都是韭菜,大部分资深玩家这个时候不会恐慌性地抛币。”数字货币网上社区“以太坊爱好者”联合创始人许昕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这一轮会刷掉一大波韭菜、小白,留场的是对数字货币有信心的人。”

南方周末记者接触的多位资深玩家,也选择了“守币”。事实上,即便现在抛币,这些很早之前就已进场的玩家,也只赚不赔。真正在本轮因抛币而损失巨大的,是那些在7、8月份才跟风进场的“小白”。

交易所叫停之后,“守币”的玩家转而选择了别的渠道,比如数字货币“钱包”。

在币圈,“钱包”的主要用途是用于储存数字货币,但也支持点对点交易,与交易所相比,其交易流程更复杂,使用门槛较高。但一位国内知名的“钱包”投资人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从9月14日开始,短短的两天时间,他所投资的钱包的用户就暴涨了一倍,从以前的10万用户涨到了现在的20万用户。

另一方面,对于具有世界性资金盘性质的数字货币来说,中国交易所关闭之后,越来越多的玩家将目光投向海外的交易场所。事实上,许多比特币、以太币等币种的资深玩家们大都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与国外的玩家也都打成一片。

韩国知名交易所Coinone的中国业务负责人洪铭槿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包括韩国、印度、日本等国家在内的交易所都对中国市场很有兴趣,希望能够获得中国的用户。“公司已经在研究如何方便中国用户用法币在Coinone上进行交易了。”洪铭槿说,“我们的网站之前有中文版的,现在我们也修正了中文版上的一些语法问题。”

9月14日-16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三届全球区块链峰会,聚集了全球数百数字货币的玩家。有意思的是,这场以“区块链”命名的峰会,出现了“场内聊技术,场外谈交易”的场景,有些国外买家在会场竟就地收购起数字货币来。

9月15日下午,南方周末记者在会场的茶歇处看到,一位汉语不怎么流利的外国人给在场的人递发名片,并询问在场的中国人是否有比特币、以太币想卖,他可以出高于国内交易平台的价格进行收购。

▶下转第11版

◀上接第10版

来自浙江温州的肖大姐花了三千多元购买了一张峰会的门票,除了想考察一下是否有新的ICO项目可投,另一方面就是推广她正在参与的项目。

她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炒币有可能亏钱,她有一项只赚不亏的好项目可以推荐。这个项目的名字叫做MBI,只要投资几万元,10个月后就可以有几十万元的回报。而根据公开资料,所谓的MBI项目已被媒体多次报道涉嫌传销。

谁会被收割?

在币圈江湖上叱咤风云的人物,目前大都选择了暂时回避。

作为一名早期的数字货币玩家,1992年出生的元飞在初次接触比特币时,曾被其赋予的政治、哲学意义所吸引。不过,随着比特币暴涨给他带来大量财富,比特币在元飞心目中的概念已经从“人类文明的重塑者”,变成造富机器。

元飞每年都参加全球区块链峰会,今年的峰会上,他明显感觉到,在币圈江湖上叱咤风云的人物,目前大都选择了暂时回避。

事实上,近段时间已有多个数字货币、区块链的论坛、峰会由主办方自己取消,或者迁移到境外举办。那些暂避风头的业内大牛,或者彻底从微博、朋友圈里销声匿迹,或者干脆做起了ICO的“普法”教育。

比如人称“宝二爷”的郭宏才,今年8月份发起了“币圈黄埔军校”,让他在币圈内名声大振。这个“黄埔军校”对拟ICO项目进行流水线式评选、宣传,以加快其ICO的速度。9月4日七部委联合下发ICO监管令之后,郭宏才开始“ICO普法中国行”,目前已在中山、厦门、福州等地开展了多次活动。郭没有回应南方周末记者的采访约请。

一个月前,林吓洪也深被币圈财富暴涨的疯狂所触动。

他的菩提项目本来计划在今年9月25日进行ICO,但是后来在市场的推动下,不得不提前一个月进行。林吓洪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7月份时,他的团队希望做一些市场推广来提升知名度,但是进入8月份之后,就像失控一样,不断有国内的ICO平台找到他们,并且承诺只收一小部分的推广费。

随即,他被拖进各种各样的微信群里,每天收到不同机构和私募的信息,希望提前投资,购买他们的代币。而在ICO当天,短短的几分钟内,就达到了融资目标。“我们是被市场推着走的。”林吓洪不无感叹地说。

据了解,一般的ICO平台都会为ICO发起方提供一个打包服务,其中包括新闻发布、投资路演、文案翻译等服务。ICO项目如果要在这些平台上做ICO,将会被收取5%的费用,也就是说如果ICO的项目方融到了1000万人民币,就要给平台提供50万人民币的费用。

也正是这样巨额的利润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ICO平台的搭建上,这些人有的是交易所的负责人,有的是ICO的发起人,也有的是业内的大牛。

比如,比特币中国的联合创始人杨林科后来创办了知名的ICO平台ICOcoin,而ICOcoin本身也曾发起过ICO,目前正处于退币过程;同时,也有交易所直接注册新公司,设立专门ICO平台。

在币圈的世界里,韭菜、矿工、社区、资深玩家、舆论领袖、ICO发起者、ICO平台、交易所、资本力量等,从下到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食物链,越往上,就越有话语权,被“收割”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应采访者要求,沈佳莉、元飞为化名)

猜你喜欢
代币交易所比特
三方争购意大利证交所
VITE链上去中心化交易所ViteX公测上线
央行等七部门叫停各类代币发行融资
央行等七部门叫停各类代币发行融资
央行等七部门叫停各类代币发行融资
代币“清零”
《彭博》比特币有多贵?
比特币分裂
比特币一年涨135%重回5530元
神秘的比特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