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要点

2017-09-21 10:25孙永中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17期
关键词:双膜床土炼苗

孙永中

一、规范化育秧

1、熟化床土:选择菜园土、熟化的旱田土、稻田土或淤泥土,采用机械或半机械手段进行碎土、过筛、拌肥,形成酸碱度适宜(pH5-6)的营养细土。每亩大田用秧需备足100kg、粒径不得大于5mm,含水量适宜,要求达到手捏成团,落地即散,集中堆闷熟化,做到肥土交融。

2、精做苗床:选择排灌、运秧方便,便于管理的田块做秧田(或大棚苗床)。按照秧田与大田1:80-100的比例备足秧田。苗床规格为畦面宽约140cm,秧沟宽约25 cm、深约15 cm,四周沟宽约30 cm以上、深约25 cm。苗床板面要达到“实、平、光、直”,同时,要开好腰沟和围沟,一定要沟板分明。

3、优选品种:选择通过审定、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高产、分蘖性强的品种。双季稻应选择生育期适宜的品种。种子需经选种、晒种、脱芒、药剂浸种、清洗、催芽、脱湿处理。机械播种的“破胸露白”即可,手工播种的芽长不超过2mm。

4、定量匀播:根据品种和当地农艺要求,选择适宜的播种量,一般杂交稻每盘播谷芽80-100克,常规稻每盘播谷130-150克。要求播种准确、均匀、不重不漏。双膜育秧由于要切块切边,用种量略高于盘育秧。播种后要覆土,覆土厚度0.3-0.5 cm左右,以不见芽谷为宜。

5、铺放载体:育秧载体有软盘、硬盘和有孔地膜。根据不同水稻品种,每亩机插大田备足25张软(硬)盘。双膜育秧按每亩大田准备长5m左右、幅宽1.5m的有孔地膜,孔距一般为2×3cm,孔径2~3mm。根据不同育秧方式铺放不同载体。软(硬)盘紧密排放于苗床上。双膜育秧将打孔地膜平铺于苗床上,四周用2cm厚的木条固定,以控制床土厚度。在育秧载体上铺放床土,土层2cm左右,表面平整。

6、床土补湿:方法以洒水或沟灌两种方式,使床土水分达到饱和状态。

7、覆膜保温:根据当地气侯条件,早稻要搭拱棚,中晚稻要覆盖农膜加盖稻草进行控温育秧。

8、立苗炼苗:立苗期保温保湿促齐苗。一般温度控制在30℃,超过35℃时,应釆用通风或遮阳降温。相对湿度保持在80%以上。遇到大雨,及时排水,避免苗床积水;炼苗,一般在秧苗出土2cm左右,揭膜炼苗。揭膜原则:晴天傍晚揭,阴天上午揭,小雨雨前揭,大雨雨后揭。日平均气温低于12℃时,不宜揭膜。温室育秧炼苗温度,白天控制在20-25℃,超过25℃通风降温;晚上低于12℃,盖膜护苗。

9、适时追肥:根据苗情及时追施断奶肥和送嫁肥,要在一叶一心时施断奶肥,在移栽前的三至五天施送嫁肥。

10、控水管理:前期保温保湿,后期必须进行控水管理。秧苗三叶期以前,保持盘土或床土湿润不发白。移栽前3-4控水,促进秧苗盘根老健。

11、秧苗标准:适宜机械化插秧的秧苗应根系发达、苗高适宜、茎部粗壮、叶挺色绿、均匀整齐。参考标准为:①、秧苗无黄叶,苗齐苗匀,成苗要求 成苗率>80%,密度2—3株/cm2。②、单株白根10条以上,茎粗>2mm,3叶1心,苗高15—18cm。③、秧龄15—18天,可放宽至22天。④、毯状苗土厚2—2.5cm,盘根紧不变形。⑤、秧片含水率35—40%(湿润不滴水)。⑥、秧片规格58*28cm。叶龄3叶1心,苗高12~20cm,茎基宽不小于2mm,根数12~15条/苗。

二、机械化插秧

1、精细整田:机插水稻采用中、小苗移栽,耕整地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机械化插秧作业质量,要求田面平整,高低不过寸;田面整洁,无杂草杂物。

2、沉实土壤:综合土壤的地力、茬口等因素,可结合旋耕作业施用适量有机肥和无机肥。整地后保持水层2-3天,进行适度沉实和病虫草害的防治,做到上细下粗、细而不糊、上烂下实、泥浆沉实、水层适中。但切记不宜现整现插,一般沙质性田沉实1天,粘性土质田则应沉实2-3天。

3、适龄栽插:早稻秧龄应控制在20-25天,叶龄宜为四叶一心;中晚稻应控制在20天以内,叶龄为三叶一心至四叶一心。栽插前秧块床土含水率40%左右(用手指按住底土,以能够稍微按进去为宜)。秧苗起盘后小心卷起,运至田头应随即卸下平放,使秧苗自然舒展;并做到随起随运随插,避免烈日伤苗。双膜育秧应按插秧机作业要求切块起秧,将整块秧板切成适合机插的标准秧块,宽为27.5~28cm、长为58cm左右。

4、控制苗数:按照农艺要求,确定株距和每穴秧苗的株数,调节好相应的株距和取秧量,保證每亩大田适宜的基本苗。杂交稻每穴应控制在3株以内;常规稻每穴应控制在4-6株。

取秧量的计算:PFF455S型插秧机 横向取秧次数:20、24、26 三档,用“24”档,纵向取秧量8-17mm(10档)用“13”档;①秧片宽度 280mm 横向取秧量 280/(20、24、26)= 14、11.7、10.8mm②小秧块面积 13*11.7 = 1.52cm;③、取苗量3 株/cm2* 1.52cm2 =4.6株;

大田基本苗的计算:PFF455S型插秧机 株距:11.7、13、14.6mm 行距:300mm 对应栽插密度为1.8万、1.6万、1.4万穴,每亩大田基本苗 ① 1.8万*4.6株 = 8.3万; ② 1.6万*4.6株 = 7.4万;③ 1.4万*4.6株 = 6.5万

5、不漂不倒:根据大田泥脚深度,调整插秧机插秧深度,并根据土壤软硬度,通过调节仿形机构灵敏度来控制插深一致性,达到不漂不倒,深浅适宜。全漂率不大于4%;翻倒率不大于4%。薄水栽秧,深水护苗,浅水活棵。一般插秧深度在0-10mm(以秧苗土层上表面为基准)。

三、大田管理

1、巧施蘖肥:肥料种类和施肥量与当地的常规栽插相似。基肥为有机肥和无机肥结合施用。栽插后的5-7天,结合化学除草适时追施返青分蘖肥;栽后15天左右再施一次分蘖肥促平衡。

2、适时搁(晒)田:当总茎蘖苗达目标成穗数的80%时开始分次搁(晒)田,控制无效分蘖,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群体质量,保证低位分蘖成大穗。切忌一次重搁(晒)田,造成有效分蘖消亡,而导致穗数不足。

3、适时管水:栽后及时灌水护苗活棵,栽后2~7天间歇灌溉,扎根立苗。活棵分蘖期浅水勤灌,促根促蘖;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及时晒田,以“轻晒、勤晒”为主;拔节孕穗期保持10~15天浅水层,其它时间采用间歇湿润灌溉;抽穗扬花期保持浅水层;灌浆结实期干湿交替,防止断水过早。

(作者单位:224700江苏省建湖县近湖街道农业技术推广中心)endprint

猜你喜欢
双膜床土炼苗
“循环”式炼苗对烤烟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双膜覆盖对棉田土壤及棉花生长的影响
观赏植物无糖组培苗炼苗技术的可行性分析
双季晚稻机插育秧床土培肥效应研究
蔬菜育苗中的不正常现象发生原因
沼泽小叶桦丛生芽生根培养及移栽炼苗试验
枇杷促早防冻双膜覆盖大棚栽培技术
糖用甜菜单、双膜覆盖对地温的影响研究
基于沼渣的育苗基质配方对水稻生理指标的影响
一种含腐植酸的双膜缓释肥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