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以泉州师范学院音乐学专业培养方案为研究对象,对其修订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简要分析。该专业近五年培养方案在总学分不变,总学时微调的基础上,对学科专业课、教师教育类课程及集中实践课进行了加强。文章结合学生在教育实习及就业中出现的问题,对专业课程设置及学分学时调整等方面提出改革建议,提出导师制延伸等措施,以期为能培养出真正的应用型人才打好基础。
【关键词】新课标 音乐学 人才培养方案 改革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项目——“新课程标准”下高师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FJJKCG13-097)。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4-0196-01
2011年12月教育部颁布了《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下称“新课标”)并于同年秋季起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向社会公布执行。 “新课标”在教学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等方面等新的调整,同时还增加了“课程设计思路”等部分内容。
2013年8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及《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暂行办法》(教师[2013]9号),保障了教师资格证采取全国统考后的含金量,也体现了当前对毕业生就业后教学能力的高要求。以往各高校音乐学(教师教育)的培养方案多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而对教师技能方面的重视不足。
文章以泉州师范学院音乐学专业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近五年培养方案进行研究分析,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
一、近五年培养方案的基本情况
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校修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高[1998]2号文件)、《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教师[2011]6号)以及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财政厅《关于开展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试点工作的通知》(闽教高〔2015〕39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泉州师范学院发展规划,泉州师范学院音乐学专业根据“强化实践原则”对培养方案进行微调,具体情况如下。
(一)总学时、总学分调整情况。
近五年总学分未做调整均为157分,总学分调整情况如下表。
(二)各课程模块学分占比调整情况
根据以上图表分析,近五年泉州师范学院音乐学专业培养方案调整总的趋势是对学科专业课、教师教育类课程及集中实践课进行了加强。
二、学生在实习、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泉州师范学院音乐学专业相关实习、实践基地专家及指导教师进行走访调研,该专业学生在实习、实践及毕业后的工作中出现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实习、实践环节,学生过分依赖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忽略了专业特性,不能将自己所学专业特长应用到教学过程。主要表现在不敢动手弹,不敢开口唱。由此可见,学生的音乐专业基本功不够扎实,特别是弹唱和即兴伴奏能力急需加强。其次,学生对中小学孩子的心理及年龄特征不够了解,导致教学语言不够生动无法适用课堂教学。尤其以在小学实习、实践的学生较为严重。再者,因学生知识面较窄,在对曲目或作者背景进行介绍时多为从网络下载材料,无法将文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融会贯通。
其次,毕业生在就业环节主要表现出的问题有,第一是对教学法等相关专业知识掌握不够牢固,不能灵活运用,特别是片段教学环节在校期间涉猎较少。第二是对心理学相关知识没有融会贯通,导致面对不同的授课群体时无法进行适时调整授课方法。其次,毕业生节目创编能力和综合素质仍有待加强。
第三,因合唱指挥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的指挥技巧的同时,也需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同时对声乐、钢琴伴奏、视唱练耳等专业技能要求也很高。故在授课结束后部分同学仍不能独立胜任中小学合唱指挥排练指导工作。
三、改革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新课标”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革。
首先,学院可结合专业特点,将导师制进行扩展延伸。从学生入学将技能课老师双选与导师制挂钩,将其延伸至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论文写作、就业及就业后期追踪服务。使导师制贯穿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甚至就业后,减少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的盲目性,同时也可充分利用导师的个人社会资源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帮助和服务。
第二,加强教学法、教学研究等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及近年来各省教师招考考纲要求可将片段教学等环节纳入实习及教学法等课程授课计划。可聘请中小学知名音乐教师作为教学法等课程的校外指导教师,定期邀请其来校为学生开展相关指导或者开设专题讲座,让学生多吸取来自教学一线的实践经验。另外,针对部分学生畏惧讲台的现象,将模拟课堂作为常规实践活动,使学生习惯并喜欢讲台,为今后能自信大方走上讲台做好铺垫。
第三,把中小学音乐教学曲目纳入到《声乐》、《钢琴弹唱》、《即兴伴奏》等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及考试曲目库。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能学以致用,为日后实习及工作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第四,开设并引导学生选修《文学作品欣赏》、《戏劇鉴赏》、《舞蹈作品赏析》、《电影作品赏析》等跨学科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文学素养。教师在指导学生实践时也应鼓励学生将课堂内容多元化,将作品解读与历史、人文等方面的知识相结合,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增加课堂吸引力。
第五,增设表演、节目创编、音乐剪辑、校园艺术活动策划等必修课程以满足近年来实习期间对学生的中小学艺术活动指导能力要求的日益增强。
第六,针对部分同学无法独立胜任合唱指挥的现象,需增加《合唱与指挥》课程的学时、学分及相关的实践活动。
四、结语
当前中小学音乐课程的重要性日益增强,对音乐教师的需求也在逐年加大。为适应社会需求专业应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及时合理地调整,以期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音乐教育人才。
作者简介:
封辉(1978-),女,汉族,陕西咸阳人,泉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教务科科长,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教管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