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2017-09-21 16:01邓青林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36期
关键词:推动作用创业教育创新

邓青林

摘要:现在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对大学生自身和社会而言都是极大的负担,国家也一直在鼓励一些毕业的大学生进行创业,如果没有一个系统的教育,大学生的创新创业之路就会异常艰难,面对这种情况,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应该被提上日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大学生的未来工作发展是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的,创新创业教育可以给大学生以鼓舞,并可以促使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上开辟一个新的思路。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推动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6-0022-02

一、引言

新的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必然有着新的要求,这些要求给高校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大学校园作为人才的“储存基地”就该为满足社会的需求培养合格的人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创新问题在教育的各个阶段都被广泛的提及,高校又是教育阶段的重中之重,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如果没有创新性,那么很快就会被时代的脚步所落下。因此高校更应该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要想培养出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就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学校也要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一定的保障,为这种教育的有效开展打好基石。

二、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取得阶段性成果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高校就开始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探索。其中,开始于1999年的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在全国高校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与此同时,借鉴国外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的经验,从2002年初教育部高教司在清华大学等9所高校试点创业教育。自2005年8月以来,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与国际劳工组织共同在中国实施了大学生KAB创业教育项目,旨在通过吸收借鉴国际经验,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业教育之路。由于适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满足了大学生提升创业素质的现实需要,经过短短四年多的探索和实践,KAB项目吸引了近600所高校参与,8万余名学生参加了学习实践。KAB创业教育项目已经建立起师资培训、教学研究、质量控制、课外实践和交流推广五大体系,教育理念和方法受到了在校大学生的欢迎,得到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认可,实现了从引进、吸收、实践、创新的过程转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三、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一)缺乏创业意识——培育和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大部分的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意识还不够强,他们的心里存在这样一个观点,那就是毕业后找到一个稳定的工作就可以了,这种想法限制了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热情,对于培养其创新创业意识来说是一道无形的障碍。将创新创业意识根植于大学生心中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校、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高校可以定期开展关于创新创业的主题讲座,并请学生参与进来。学校多开设一些人文教育的课程,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的认知,可以在心中形成意识。学校还要找到一定的契机更新学生的观念,以此来提高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

(二)课程、师资力量不完善——调整师资和教学课程安排

现在部分高校的教学课程还是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不同阶段的学习来制定的,还有一部分课程是国家统一要求的,高校都是根据课程的需要来招聘教师,很少有高校单独的为满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聘请专业的教师。一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由平时课程相对较少的教师进行讲解,这些教师本身就缺乏创新创业的意识,他们的讲解大多是把一些教材或是网络上的一些教育资源加以整理就传授给学生,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的做法。

由上观之,高校首先要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安排到学生的课表中,这样学生才会体会到创新创业课程的重要性。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为这个课程选择专业的教师进行讲解,或者从在职教师中选择一些有创新意识的教师进行定向培养、培训。另外,学校还可以在创新创业课程上聘请一些成功的创业者来做兼职教师,这样有助于扩大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这些成功的创业者可以现身说法将自己的成功案例分享给学生,这样不仅师资队伍得到改善,同时也可以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三)没有良好的校园气氛——开展校园科技文化活动,营造良好氛围

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受高等教育的阶段达到了顶峰,这个阶段他们对于学习不仅仅满足于倾听教师的讲课,他们更希望自己在课程上进行实际操作。但是现在很多高校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即没有良好的气氛为学生提供创新保障。据此,高校可以经常组织一些创新科技活动,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提升他们创新创业的意识。高校的教师们经常会搞一些科研项目,也会请学生们共同探究,许多学生没有意识到这些科研会为他们带来哪些益处,不愿参加。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鼓励,只有学生们积极参与才能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另外,大学生喜欢参加一些社团活动从而更好地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高校可以抓住这个契机,运用社团的影响力来激励学生参加校园科技创新活动,长此以往对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有帮助,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这个过程中高校也可以发掘出大量的人才,并对这些人才加以鼓励,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创新创业活动,这样对其他大学生也会起到带动作用。

(四)缺乏创业实践——加强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环节

大学生在创业创新教育课堂上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但是很少有学生会将它运用到实际的创新创业当中去,这样的学习是毫无用处的。针对这个问题高校领导者们可以利用一定的资金帮助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某高校的畢业设计上运用这样一种形式帮助学生们进行创新创业:学校用资金购进一批巧克力,将学生们分成创业组进行巧克力的销售,并鼓励学生摒弃传统的销售模式,运用创新手段进行销售,以此来为学校赢来更多的关注量。在这个销售巧克力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学生就脱颖而出,他们将销售巧克力的事件在网络上做了宣传,只要关注他们所在的学校就可以以一分钱的价格购买这个巧克力,这个活动引起的反响很大,以至于巧克力销售一空后还有很多人要购买,学校的关注量还在逐渐增加。这种形式就可以被好多行业借鉴。学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逐渐形成一个创新创业思维,为将来走出校园进行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好多学生想进行创新创业,但他们在大学期间人力、财力都达不到创业的水平。高校可以抓住这个契机,为在校学生提供一定的创业平台(高校往往会与许多的企业联合,或者有自己的实训基地),让他们可以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这样不仅对学校的发展有一定的助力,还有助于学生毕业后能将更多的注意力运用到创新创业上。

四、总结

高校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因此要将更多精力放在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上。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改进、完善现有的教育方式,将学生的内在潜力激发出来,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宁,张曼.高校校园创业文化建设对大学生创业的导向性作用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6,(36).

[2]闫海波.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应用性误区及其超越[J].教育发展研究,2016,(23).

[3]刘志华.关于促进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建议[J].中国高新区,2015,(03).

[4]朱毓,鲍庭瑞.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与对策分析[J].中国市场,2016,(20).endprint

猜你喜欢
推动作用创业教育创新
浅析背诵输入对职高生英语写作的推动作用
以创新为抓手提高杂技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