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修身与发展”问题

2017-09-21 10:47郝辑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36期
关键词:修身思想教育发展

郝辑

摘要:当前人们普遍感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越来越难做。究其原因,固然有客观方面的因素,如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急剧变化、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以及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加快等,给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日益加大。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过多地强调外部原因,还要从内部和自身查找原因,拓展新视野,开辟新途径,探索新方法,创造新经验。

关键词:思想教育;修身;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6-0001-02

本文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引发的自我修养价值和内涵进行解释,指出对大学生的思维和行为现状进行引导和教育的紧迫性,并对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实施自我修养和自我发展的具体内容、方法和重要意义进行了简要阐述。

“修身”一词是中国文化语境中产生的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概念,在外国的文献中很难找到与该词涵义相对应的词语。从词义上讲,“修”被解释为“饰也”,“身”被解释为“躯也”。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实现人生的最高理想,造就道德上的完美人格,修身和发展是最根本的手段和途径。之后,随着人类不断向高级状态进步的过程和一定时代被物化的精神状态,赋予新形势下“修身和发展”的现代意义。修身和发展是人们在批判地继承我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和吸取西方道德教育精华的基础上,自觉提高精神生活质量和促使行为方式科学化的一种内求诸己的自我实现活动过程,以及人在这一过程中呈现出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境界,目的是为了解放人、发展人和塑造人,而不是压抑人的主体性,它的现实关键点是不断增强人的主体性,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置于家、国、天下之首,引申到习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以“三严”修身起始,以“三实”做人落脚,让修身与发展贯穿人的一生。近期习总书记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对如何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作为一名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我进行了以下思考。

随想与扪问之一:行是修身之本,修身贵在立行。工作中,我们教师的形象如何,直接影响着教育工作成效。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把真理和人格力量统一起来。平时说得再好,考验一来,真火一试,丢了淡定,现了原形。身不仅立不起来,还会让学生鄙视和耻笑。尤其是个人功利目的不能太突出,工作中时刻不忘修身和履责,绝不能染邪气、生邪念、走邪路。树立了良好形象,才能提高教育的信服力,而进一步拉近师生距离,融洽关系。教育工作者的目标绝不是为了利益、金钱和权力,而是自己的存在价值、人生痕迹和学生口碑。在工作中要树立目标,目标,是方向,是迷雾中的灯塔,有了具体目标,有了时间点,就要脚踏实地地去做。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者目标的设定,在于去突破,去克服,在于使大部分学生受益。

随想与扪问之二:能是修身之要,修身核在立能。能是真本事、正能量,而非小聪明之能、左右逢源之能,更非哗众取宠之能。有句话说得好:自恃怎知天地阔,虚心方见高手多。教育工作中,最让人遮望眼、辨不清、找不着的思想障碍和易入误区,当属自我感觉良好、自我估价过高,也不乏同事相轻、互相不服气、互不入法眼。因此,教育者工作中应该放平心态,真正把工作做到实处。在平日的工作中要多思考,勤思考,可以借助发达的网络平台,多学习,多与同事交流。有思路,有创新,有想法,说实话,做个有心人。

随想与扪问之三:时是修身之髓,修身宜在逢时。在教育开展前,学生会对教育的方法形式有一种心理期待。如果教育的方法形式与其期待不一致,学生就会兴趣索然;如果超出期待,学生就会兴趣盎然。为此,教育方式要新颖、具有时代性、超出学生的期待,才能得到认可。由此可见,教育要入脑入心,必须不断拓展和丰富教育形式:教育者不但可以将学校与社会教育资源相结合,把外面资源请进来,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来讲经验、谈体会、作报告,开拓学生视野;还可以借助学校、社会、家庭资源,搞好学生的共育共教,通过参观学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活动,教育学生明辨是非、坚信真理。同时,也要善于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把抽象化的道理直观化,通过视听可感的形象表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比如,可以充分发挥网络功能,开展网上学习交流、思想互动、文化娱乐等活动,进一步增强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随想与扪问之四:细是修身之准,修身贵在细心。在思想教育工作中,时常会遇到不愿与人沟通、性格孤僻的学生,主要表现为自我封闭、不善表达、不喜欢参与集体活动,不愿与人交流。对待这类学生一定要细致入微、付出耐心,要做到“摸清脉搏、主动交流、有的放矢、严爱相济”。学生思想工作要细心观察、随机谈心,把握其思想变化的特点和规律,切实用爱心来温暖、感化他们,切不可嫌弃、冷淡、歧视。同时,对此类学生的教育引导不能一概而论,要因人而异,进行深入调查了解,针对其具体情况对症下药。一方面,要经常性地鼓励他们,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在不同场合进行表扬和鼓劲,还要提供一些平台,让他们展示能力才华,增强自信心。另一方面,要经常提醒和磨练他们,使之跳出自我的小圈子,走到集体中来,多给予其关注,持之以恒,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教育贵在坚持,教育贵在用心。

随想与扪问之五:德是修身之根,修身本在修德。反观我们教育工作者本身,有些人在“修身”上松懈怠惰,往往会无视党纪国法校规,最终会给个人的事业带来“麻烦”,给单位和组织带来巨大的损失。首先,疏于修身就会在工作上不守纪律、不遵规范。他们或者贪污受贿,例如近年来,大学校长、副校长贪污腐败事件屡屡见于新闻网络;或者避重就轻、搪塞应付,导致工作既跟不上进度,又难以保证质量。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摆老资格,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工作随便,学习松懈”,是自由主义的一种表现。显然,这种自由主义就是疏于修身律己造成的。其次,疏于修身就会在利益上计长较短、讨价还价,不能正确看待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不能正确看待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就会导致工作不主动,形成“事必有酬”的观念。再次,疏于修身就会在生活作风上失于检点。近年来,名校教授情感生活操守不严,导致命案或开除公职者,并不鲜见。可见,不能做到“严以修身”,高校教师就不能在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上做到“清廉务实”,就会导致事业的失败。

我党前辈领导人在作风建设工作中早有相关论述,毛泽东的《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自由主义》、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陶铸的《松树的风格》都是论述共产党人作风与修养的名篇,今天读来依然让人深思不已。后来各届领导人和政府也都大力提倡作风建设。当前,针对国内各领域普遍存在的“四风”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高校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党性修养,在精神上时时给自己“补钙”,才能自觉抵制市场经济大潮下各种不正之风的侵袭,做到清白为人、踏实办事。要自觉遵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断提高自己的品行操守,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随想因触动引发,扪问由反思而感。身为教师,立正气之身是绕不过的话题;身为党员,立纯洁之身是绕不过的现实;身肩使命,立担当之身是绕不过的责任。总体说来,把握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事”、“时”、“势”,切实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导方针,树立理论导向、问题导向、实践导向,把握好教育对象新变化,将因材施教与辩证施治相结合,完善思想政治教育领导机制,不断加强实践教学,发扬实践育人优良传统,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邵宝健,焦昆,杨小波.浅议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6):42

[2]沈兴全,吴淑琴,张晓辉.实施文明修身工程,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J].华北工学院学报,2002,(增刊):57-60

[3]曲建武.架起心灵的桥梁 第一辑(2013-2014)[M].吉林:辽宁大学出版社,2015.

[4]钟谷兰,杨开.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endprint

猜你喜欢
修身思想教育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在家风建设中如何增进亲子教育
明清家训“修身、齐家、处事”思想探析
小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