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2017-09-21 07:34孙亚杰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34期
关键词:探索作文教学初中

孙亚杰

【摘要】随着作文教学的发展,有许多教学方法受到限制,怎样有效教学成为初中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许多一线教师也重视了作文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本文基于初中教学的地位和功能进行研究,为初中作文教学提出了相应的有效性策略,为作文教学服务。

【关键词】初中 作文教学 有效性 探索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4-0081-02

一、初中作文教学的地位和功能

作文教学方法,我们探索过很多,也思考过很多,但实际的效果常常令人不乐观,甚至迷失方向。很多人说“我们现在的作文就是让学生带着镣铐在跳舞。”、“作文真的没落了,语文没落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多年的工作经历告诉我首先要改变作文教学中传统的思想。用科学的作文观来武装教师的头脑,我们要弄清楚作文是什么我们在今天的生活中为什么要写作文以及怎样才能写好作文的问题同时要明白作文的地位如何界定作文有哪些功能这些问题决定了我们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教学生写作文。长期以来,我们对作文的理解过于狭隘,很多老师认为作文就是要歌颂社会生活中的美好,揭露生活中的“真、善、美”的方面,于是我们习惯了学生作文中的假话连篇习惯了学生作文只能表现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一旦出现不“健康”的、不“和谐”的声音就要立刻制止。路漫漫其修远兮,作文教学依然负重前行。“新课标”提出作文教学“要尽可能减少学生写作的束缚,要求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这其实是给长期以来的作文教学现状“当头一棒”,也是针对病态的作文教学现状开出的一剂良方。只有取下学生头上的“紧箍咒”,学生才能在作文当中放开身心来写。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才能写出真正感动人的、再现时代和社会真实的好作品。

二、初中作文有效性教学策略

1.明确课标具体要求,教授作文基本知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上好作文指导课,教师首先要明确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写作目标共有十点,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对此用心钻研,做到心中有数,全面系统地重点把握。教师要在全面把握新课标要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向学生进行作文基本知识传授。如记叙的技法、描写的技法、抒情的技法、说明的技法、议论的技法和构思的技法。教授这些方法要做到有的放矢,每次作文指导,教师要将这些有关写作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全面统筹安排,或讲解或提示。

2.激发写作兴趣,让学生“愿写”

兴趣和爱好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原动力,学生一旦有了写作的兴趣和爱好,就能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满腔热忱地进行作文训练。以题激发。设计可写性、新颖性、启发性的作文题目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表达愿望。以情激发。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时应当设计、渲染出一个较强的情绪场,如设计激情洋溢的导语,利用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等,让学生在强烈的情感场作用下激发写作热情。以境激发。设置特定的情境,以唤起学生的回忆,启迪他们的想象,触发他们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让学生再现现实生活。以物激发。特别是在说明文训练时,教师可以将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呈现在学生面前,再配以恰当的解说、指导,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3.广泛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叶圣陶曾把阅读与写作比喻为“吸收`'和“倾吐`'的关系,不吸收丰富的养料,就写不出好的文章。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多读”。初中语文课本中蕴含着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不论是寓理于事的寓言故事、意境优美的散文,还是含蓄隽永的诗歌,对学生的写作都有帮助。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看、多读、多背、多写文章中的妙语佳句、精彩片段,并且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课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读课外书籍、报刊杂志来获取更多的素材。一本书就是一个丰富的世界,读书就是与作者面对面的对话,因此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拓展他们的视野,能使他们在更大范围内积累习作素材。但是现在的课外书浩瀚如海,精华与糟粕并存,教师在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要帮助他们选择,防止一些低级趣味、不健康的书籍进入学生的阅读视线,而给他们带来的不良影响。学生在读书后做好积累工作,人人准备一本阅读摘抄本,随时摘录优美词句,精彩片段或写下阅读后的感受、体会,使他们读书时有更明确的目标,并组织学生定期交流,通过读、摘、写、谈的系列活动,使学生“日积月累,方能生悟”。

4.指导学生模仿,吸取他人写作的成功方法和经验

写作需要生活,需要思想,而初中生的生活面还较窄,思想尚不够成熟,还不可能形成一套具体的系统的写作方法,以及对于生活的看法和观点。因此,学生在进行创造性的写作活动时,还需要广泛吸取他人写作的成功方法和经验,就像书法爱好者学习书法,先必须从临摹开始,摹仿句子、段落,摹仿篇章、语言,摹仿结构、立意等。比如在教授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时,我就要求学生模仿第二自然段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及后面对捕鸟过程的精准的动词描写在学习朱自清的《春》中让学生学习课文的结构模仿……这些模仿,为学生写作夯实了基础。初中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只要我们教师细心指导,一定会有很大收获。

5.重视批改,改进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

好文章是写出来的,但仍需要做修改,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即精细批改耗时耗力,既加重了教师的负担,对学生也无多大帮助。如何改变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批改方式呢笔者认为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做尝试有选择性的批改。即挑选出几组有代表性、典型性问题的学生作文,进行分析、指导,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范例,给学生启发性的讲评指导。当场阅读面改。对于当堂完成的作文,教师可以采用浏览的方法,针对学生的问题面改,如果时间不够,可利用课余的分散时间,寻找学生面改,这样教师就不会有长时间批改的劳累,又可以加深学生的写作印象,激发他们的思维。

参考文献:

[1]刘东梅.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探究,才智,2016/06

[2]朱培林.淺析如何提高初中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01

[3]王丽红.以学生为主体探究初中作文教学的策略,中国校外教育,2016/08endprint

猜你喜欢
探索作文教学初中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