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跃华
【摘要】高职院校的礼仪教学是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就高职院校礼仪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如何提高高校礼仪教学的效果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礼仪教学 德育 礼仪 生活实践 礼仪运用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027-02
引言
在当前全球化趋势之下,国家和国家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在国家和国家间进行交流时,礼仪作为桥梁为国家和国家间的交往和交流传递信息和文化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各国的礼仪均不同,看似简单的礼仪其实蕴含了各个国家文化和民族习惯和民族特色。同时,礼仪的使用和普及向对方传达出友善的信息,对于促进双方的交流起着积极作用。
1.高职礼仪教学的意义
从整体来看,高职院校引入礼仪教学对我国礼仪的传播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高职学生群体规模较大,进行高职学习的人数也占一定的比例,在高职院校中引入礼仪教学,对其加以重视,大力发展礼仪相关专业,对于我国礼仪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高职院校中引入礼仪教学,对学生礼仪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
2.高职礼仪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
2.1混淆德育与礼仪之间的关系
德育具有一定的时代要求,并且会受到特定的社会氛围限制,其对受教育者传授的内容一般有特定的内容限制,这个过程是有意图的、系统地对受学者进行教育,旨在将当前的社会主流思想和政治活动的标准融入受学者的思想和品行中,从而实现对受学者的思想教育。德育教学一般在学生期间进行,由于学生年级尚小,思想发展不成熟,容易被引入歧途,因而此时需要来自学校、社会的正面积极思想的引导。所以德育,也就是思想教育需要在上学期间实施和完成。如果说德育的作用是对内的,那么礼仪的学习所带来的作用则是向外的。礼仪从某个层面上来说就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教养和修养,学生学习礼仪,并将礼仪运用于生活中与对方的交流和交往中,对对方展示自己的尊重和礼貌。
2.2教学内容不统一
礼仪种类很多,主要包括:商務礼仪、见面礼仪、会客礼仪、舞会礼仪、求职礼仪、公务礼仪、谈判礼仪、婚礼礼仪、公关礼仪等。礼仪种类繁多,针对的群体也不同,所以不是每一类礼仪都适合高职学生学习的。在高职礼仪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学校在进行礼仪教学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如一些教师会教授学生舞会礼仪、谈判礼仪等对于受学者而言适用性不高的礼仪,使学生对礼仪带来误解,导致受学者失去学习礼仪的兴趣,让礼仪教学无法进行下去;其次,学校的礼仪教学内容不统一,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也存在差异,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了;再次,进行教学的教师个人对礼仪各个部分的偏好不同,所以在进行教学时侧重点也会不同,这对礼仪教学最终的结果也是有较大影响的。
2.3教学模式陈旧
当前高职院校的礼仪教学活动形式单一,多数教学活动都采用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重复如一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产生无聊感,对礼仪学习失去兴趣。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无从检验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导致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很难掌握礼仪课堂中教师教授的内容。而在礼仪实践的过程里,出现误差和对礼仪的一知半解的现象就会增加。这种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模式,忽略了老师和学生的互动环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大受打击大打折扣。
3.优化高职礼仪教学的策略与实践
3.1注重日常礼仪教育
日常礼仪教育是实用性最高的礼仪类型,所以在进行礼仪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加大日常礼仪教学的力度。众所周知,日常礼仪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性和实用性较强,实践的形式趋于多样化,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学生学习礼仪的兴趣和信心会被激发,从而可以准确无误地掌握了日常礼仪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中。
3.2加强礼仪实践教学
如前文所属,传统的教学模式,即老师教、学生学的模式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践的环节,给予学生自我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礼仪的重要性。例如为学生们提供亲自进行教学的机会,将自身所掌握的礼仪知识以课堂的方式传递给别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感受礼仪;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去发现掌握礼仪知识给生活带来的改变。总之,优化高职礼仪教学的关键之处是激发学生对礼仪学习的足够兴趣和信心。
3.3采取多元教学方法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进行礼仪教学,是丰富教学方式和教学课堂,吸引学生们兴趣的有效方法。高职院校需要在师资力量、教学器材、教学方式以及整个教学体系等方面要做出新的改变,从多个方面改革和创新礼仪课程的教学方式。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图片、视频的方式传递礼仪文化,让礼仪知识更加生动、形象,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和理解礼仪文化;避免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学的模式,增加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礼仪知识来进行交流。例如在进行民俗礼仪教学中,笔者会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课下先为学生们确定一些选读的书目,要求学生提前搜寻相关的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分组参与讲授并请其他同学补充完善。这样的教学方法,既注意到了专业特色与学生特点的结合,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说一举两得。
3.4构建实训平台
高职院校构建实训平台,能够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实践机会,巩固学生掌握的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对此学校可以为在校学生提供实践和表现自己的平台,例如助教职位,或与市场上市公司合作,为学生提供就业平台;加大支持学生创业的力度,如资金投入等方面,并且教师要加大宣传创业力度,唤醒学生的创业意识和热情,提高创业能力与意识,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
3.5完善教学评价标准
学校要给予学生对课程教学提出自己意见的机会和途径。众所周知,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因此是学习礼仪的主体,对此,在完善教学评价体系过程中,要积极汲取学生的意见,并归纳这些意见,将其作为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时长、教学方式的方向之一。在每个学期开学之初,笔者会将社交礼仪课的课程特点、课程设置告诉学生,与学生进行沟通。在教学中,在基础理论课程讲授过后,专门为学生留下考核项目,让他们据此准备训练内容。考核内容涉及个人礼仪的姿态展示、交际礼仪的情景模拟、服饰礼仪的搭配、民俗礼仪的演讲等。在学期末笔者专门设定“社交礼仪40问”的小复习考试。这样既达到了考核的目的,又做到学以致用、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的教学评价标准,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具有督促作用,有助于教师提高自身教学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礼仪教学意义重大。它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高职院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所以,高职院校礼仪教育工作者应重视礼仪教学的重要意义,积极进行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注重提高礼仪课程教学效果,以推动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国英.大学礼仪课程的教学改革与研究[J].华北煤炭医学学报,2010,(4).
[2]崔冽.高职礼仪类课程教学的“五结合”[J].职业论坛,2011,(21).
[3]许伟.浅谈高等学校礼仪教育的重要性[J].科技信息,2008(17).
[4]黄铮.关于高校礼仪教学的几点思考[J]. 河池学院学报.2009(S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