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新洁+[回族]马歆安
翻开中国的历史和人文地图,黄河与长江、长城与大运河、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等等,这些重大地理标志物穿越古今,横跨中国,不仅影响着中国自然地理的区划,也左右着中国人文地理的格局。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决定着中国东西南北人流和物流的走向,是中国自古以来政治、经济、文化的命脉所在。而提及北梁的历史渊源,自然会联想到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北梁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河区的北部,南临黄河,属于黄河北岸自然隆起的高地,面积十三平方公里。这里是包头的发源地,历史上曾是西北商贸重镇,是走西口文化的重要承载地。
历史上的北梁牵动着回族人走南闯北的视线,无数背井离乡的回族人通过走西口的方式来到北梁。这里留下了中国回族深浅不一的生存印迹。作为商贸重镇,货物的传统运输方式主要依靠驮运和水运。从图①可以看到,这个驮队的人马刚来到滚滚流淌的黄河岸边,正在歇息,他们横七竖八,或站或坐或躺,一路艰辛可以想见。1931年,从宁夏至包头南海子黄河渡口上游,乘坐羊皮筏子的回族客商,静静等待木船艄公扎好羊皮筏子(图②)。在那个年代,陆路交通不发达,羊皮筏子成为了黄河中上游两岸人们的重要水运工具。如今,黄河上依然漂流着羊皮筏子,乘筏人已不再是贩卖瓜果蔬菜的货主,更多的是寻幽探奇的游客。
早在清嘉庆中叶,包头的互市已初步具备商业城镇规模。当时,商家会馆的行业组织统称为“九行十六社”,九行多为皮毛、药材、杂货等纯商业的店铺;十六社多为手工业作坊。图③图④是包头商会全体职员的合影,具体拍摄年代,图③中写着中华民国二十年,图④中年代恰被隐去,无法知晓。但是从两张照片中人物的穿着来看,一个长袍马褂,一个中山装,可以推断出这是一个新旧年代的交替时期。2011年,该商会遗址被列为包头市文物古迹重点保护单位。
图⑤中,远远近近的人们三五成群地围着一只只羊,眼看手摸,各自有一套相牲畜的经验。这些人在今天被称为“经纪人”,而在历史上被称为“牙纪”。图⑥画面有些模糊,但是能看出画面中三个人背后牲畜挤作一处,挺热闹,猜测这三人大体就是旧时包头牲畜交易市场中的“牙纪”。识别牲畜,是牙纪的基本功。充当牙纪的人多数是父传子、子传孙的世袭职业,这样的牲畜交易市场历史上则被称作“桥”,所以当时这些牲畜交易的中间人也被称为“桥牙子”。
历史上包头正式形成的牛、马、驴、驼桥存在了大约二百年。在旅蒙商兴盛之时,仅老包头的牙纪就多达上千人,而回族占其中多数。回民桥牙子因为坚守诚信且能吃苦耐劳,在牲畜交易市场中很吃香。
北梁人肖月娥(图⑦),回族。新中国成立前,她随家兄从河北逃难来到包头,投奔在表亲刘锦云、刘锦春兄弟设在老包头解放路的鞍子铺谋生。当时包头鞍韂铺为加工生产用具及生活用品的手工作坊,从业人多为来自河北、京津一带的回族工匠。图⑧中这副马鞍虽有些旧,但从皮革的质地和精细的纹路来看,依然能看出当年手工艺人做工的精细。纯手工打造,在今天已不多见了。作为水旱码头重镇的包头,黄河上的皮筏子,陆路的骡马牛驼运输都需要大量的皮具,当年包头鞍韂业的兴盛由此可见一斑。
这个戴着白帽、老花镜的回族老人叫邓亮(图⑨),八十多岁了。画面中老人在一个本子上认真地书写着,可以看到旁边还有配图。退休后的老人,一直想做一件事,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怀着对历史的思考,把自家的平凡生活,一个普通北梁回族家族的生活写进回忆录。下面是老人家族记忆中的两组画面,图⑩是1950年邓亮的妻子和其嫂子的合影。图11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邓亮在自家门前给岳母和他的孩子们留下了这样一张合影,每个人都喜笑颜开。
1986年,东河区政协主席去看望包头清真大寺教长赫秉真阿訇,图12中坐在沙发正中的东河区政协主席正是“草原英雄小姐妹”当中的龙梅。至今还记得,小学语文课本上有一篇课文叫《草原英雄小姐妹》,标题下面有一幅姐妹俩在草原上冒着大风雪护送羊群的图画。小龙梅长大了,脑海中小龙梅的样子渐渐与这个短发精干的中年女人重叠起来。
包头有十七座清真寺,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包头清真大寺。(图13)它位于北梁的清真寺巷,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占地六亩。原建筑属中国传统古建群落,采用四合院形制。寺内古木参天,大殿与门楼相望,大殿居中,南北讲堂相对,大殿雕梁画栋,花卉砖雕,彩色图案装饰尤为古朴。可惜,原有古建的南北厢房、砖雕照壁、抱厦、山门、百年古树等,均陆续被毁。所幸,留存有这样一张影像(图14),能让我们一睹清真大寺原有南北厢房和寺内两株百年古树的样貌。
说到清真大寺,不得不提到清真寺巷。图15中这个南北贯通,有些坡势,陈旧朴拙的巷子就是清真寺巷,它也有些年头了。清乾隆三年(1738年),一些回族人在包头村繁华的三角地带“七间房”购置了土地,建起五间土平房(清真大寺雏形),后在清真大寺的山门前形成一条南北道路的清真寺巷。
北梁的老街古巷如今斑驳残缺,北梁地区的四合院是封闭独立的院落。房屋基本形制是分居四面的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迎面就能看见垒砌精致的影壁。讲究的内宅建有垂花门。内宅是四合院的中心,北房前出廊,东西两端都建有游廊,很讲究“风水”布局。
画面中的几处宅院,都是北梁的回族宅院。历经岁月风蚀雨淋,人为破坏,可以看到图16中,这些曾经显赫的曹家大院、白家大院也好,王家大院、马家大院也好,早已看不出当年的境况。图17这个看着保存尚算完好的牌楼,昔日为东门大街108号清代一家回民糕点铺的旧物,木质结构,牌楼上的“北梁”二字是后人添加上去的。
北梁的老宅院大门是老包头建筑容貌的一个写照。老宅门是否讲究,標准是看院门有无房顶,有房顶的为佳。图18中这些老宅门虽然形状各异,但是这种大多为青砖碹拱形的大圆门,明显受山西地域风格的影响。看着它们,似乎看见走西口的山西人带着希望,拖家带口在这里落脚生根的画面。再一细看,发现这些老宅门有些异样。门洞里被半截房子堵住或被房子拦腰截断。老宅门本是居民住宅的大门,而在包头北梁棚户区,这些老宅门被人居狭窄的住宅条件给挤兑了、变异了。
北梁棚户区棚改拆迁对北梁居民来说是件终生难忘的大事,也改变了北梁居民的生活。马帧是北梁有名的回族收藏家,在棚户区动迁之前,他家住在北梁复美成巷9号院。他以收藏红木家具、古瓷、奇石为主,但狭窄的原住房条件,使其收藏一直受限。2013年北梁拆迁搬迁新居,旧物搬进了新家,才彰显了古董的品位(图19),站在新家的古董架前(图20),马帧脸上的笑容说明了一切。
李长命(图21)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出生在北梁老户人家里的子女。他中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东河区回民合作食品厂做学徒。1984年下岗后,他秉承回族糕点的民间传统技艺,以诚信为本,自己开店生产经营。没几年就置办了自己的房产。在北梁棚改中,他一家住进了自己的新楼房。
清真糕点传承人刘慧英(图22)是制作传统手工糕点的全能技师,也是出生在北梁老户人家里的子女。一直秉承着回民糕点的传统工艺,采用炭火明烤的烤制方法制作糕点,制作工艺十分讲究。在北梁棚改中,她一家也住进了自己的新楼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