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单
【侯瑞鹤简介】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硕士。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华人心理分析联合会沙盘游戏师,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中心专职教师、心理咨询师,著有《路特心理健康思想解析》《接纳孩子,接纳不完美的自己》等专著。
侯瑞鹤博士长期在一线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青少年心理成长的影响有深刻的感悟。日前,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她。
人际关系三类型
记者(以下简称记):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家庭教育,愿意花时间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但是许多家长反映,书本上的理念、技巧,拿到现实生活中往往不好用。您认为问题出在哪里?
侯瑞鹤(以下简称侯):我认为,决定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不在于学到了多么高大上的教育理念,而是亲子关系的好坏。亲子关系是悄无声息的,是在生活中日积月累形成的亲子互动模式,往往在细微之处对家庭教育形成影响。
记:您能举例说明吗?
侯:比如,幼儿园要开运动会了,老师让小朋友们每人设计一个运动会的会徽,然后集体投票选出最优者。童童很兴奋,马上开始设计。爸爸拿出了专用的画纸给童童。童童拿起画笔,正要挥洒时,妈妈着急地说:“不要直接在这张纸上画,先找两张草稿纸,画好了再在画纸上画。”童童停下来,迷茫地看着妈妈。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常见?
记:很常见,妈妈的做法有什么不妥吗?
侯:非常不妥。童童不是在考试,不需要一幅完美的画,而是在无拘束地表达自己,没有焦虑,没有评判。妈妈担心童童画不好,指导他先要在草纸上练好了,满意了再在画纸上画,不是因为舍不得画纸,而是她的思维和行为模式的体现,是向童童传达焦虑。童童接受了妈妈的焦虑,很可能变成一个焦虑的画者,害怕出错,害怕画得不满意,画一笔看一笔,哪里还有创作的灵感?这样的亲子交流,反映出微妙的亲子关系模式。
记:亲子关系有哪些模式?
侯:我们先来谈人际关系,然后再谈亲子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透过表面互动,可以在更深层的意义上分成三种不同的关系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我与物”的关系。这种关系类型是指人把交往对象当成满足自己愿望的“物”,看不到对方的存在,只在乎对方是否匹配或满足我内心的渴望或期待。这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比如,一个渴望被爱的妈妈,看到孩子和天天照顾他的爷爷奶奶很亲热,心中很不悦。妈妈这种不悦和失落情绪本身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妈妈带着这种情绪对孩子和祖辈心存不满,怨恨他们,则是把孩子和祖辈物化了。因为妈妈没有考虑到孩子和祖辈都是有情感的人,内心深处无法接受他们长期相处有更深的情感这么一件合情合理的事实。很多人际关系是这样的不平等模式。前面设计会徽的例子中,妈妈虽然很爱童童,但她并没有看到童童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孩子,只是顺着自己的焦虑去行动,童童就变成了妈妈缓解焦虑的工具。
第二种类型是“我与你”的二元关系。在这种关系模式中,我把你看作一个人,但是,是看作一个非对即错的人,我和你之间的冲突往往纠结于谁对谁错。显然,这样的关系必然冲突不断,而且找不到让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法。说服一个人,让他真心地承认自己是错的,实在是太难了,因为对于一些人的信念而言,几乎就等同于他的这个人,信念被否定,这个人也就相应地不存在了。二元关系是赢和输的关系,表面上赢的人实际上输了关系。
第三种类型是“我们”的关系。这种关系类型关键不在“你”和“我”,而在于“我们”,我们之间在人的层面上彼此联结,彼此允许对方存在的方式,也允许自己存在的方式。能够看到自己的,也能够看到对方内心最深切的渴望,例如,渴望被爱、被接纳、自由、有意义等。这是一种彼此滋养的关系,彼此分享对方的需要和感受而不担心被利用、攻击和评判,在协商的基础上达成一个双方都认同的结果。这种关系虽然强调的是“我们”,但是我们之间并不纠缠,而是界限清晰,正如美国心理治疗师维吉尼亚·萨提亚所描述的:“我爱你而不用抓住你,欣赏你而不用批判你,和你齐参与而不会伤害你,邀请你而不必强求你,离开你也无须言歉疚,批评你但并非责备你,帮助你而没有半点看低你,那么我俩的相会就是真诚的,并且能够彼此滋养。”
亲子关系谁决定
记:您分析得很专业,也很深刻。请问,亲子关系有哪些类型?
侯:与上述三种人际关系类型相对应,亲子关系也分為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父母强势,孩子压抑,或者倒过来,父母讨好孩子,孩子跋扈。只关注自己的感受,控制孩子、让孩子来满足自己期待的父母,有可能把孩子养育成物化的人,一个为了实现某种目标的工具,孩子只有压抑自己的个性,难以享受生活的乐趣。表现在实际生活中也可能是被动地攻击,比如,父母想让孩子好好学习,取得好成绩,孩子偏偏成绩差,因为孩子在潜意识里认为,如果我学习好,就是替父母实现了目标,父母就得逞了,而我就不存在了。
如果父母与自己的父母之间是顺从与支配的关系,有可能让孩子顺从父母,也有可能再也不愿意让孩子像自己一样,而在关系中压抑自己的需要,把自己当作满足孩子期待的工具,没有原则地迁就讨好孩子。这样,孩子就在亲子关系中处于绝对支配的地位,有可能飞扬跋扈,无视他人的感受,以自我为中心。
第二种类型是输和赢的关系。作为二元的对立存在,父母和孩子都容易陷入“我对你错”的冲突之中。父母常常把孩子当作成人一样地事事讲道理,事事分出对错,要求孩子像成人一样思考和做事,即让孩子借助理性处理和应对困难,认为任何事情都有个绝对的外在标准。殊不知,理性的外表下往往隐藏着深深的焦虑。这种关系中的孩子或许智商高,但通常缺少丰富的情感体验。有的父母非常执拗地要求孩子一定要承认错误和道歉,关注的永远是做错了没有,选择对了没有,而较少关注孩子这样做是否合适。所以,孩子有时特别认死理,爱钻牛角尖,显得僵化和执拗。这种亲子关系,通常比较疏离。endprint
第三种类型是共享关系。这是一种更亲密,更轻松,父母和孩子都可以自由成长为自己,也允许对方成为自己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父母把孩子当成有独立人格的人,能够看到并接纳孩子的不一样,允许孩子以自己的方式存在。在安全的前提下,允许孩子自由选择,如他怎么玩,画什么,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衣服等比较个人化的生活内容,允许孩子做符合年龄特点的相应决定。孩子精神相对自由,对于对错不过分纠结,灵活地处理事情,能够接受拒绝,也能够拒绝别人,负面情绪体验相对较少。当然,这种共享的关系并不容易达到,但可以作为一个目标去努力。
记:在家庭中,亲子关系属于哪种类型,是谁决定的?
侯:是父母决定的。一个家庭的亲子关系模式,是父母内心的亲子关系模式的再现。亲子关系不同于普通的人际关系,父母是强有力的影响方,孩子缺少对父母的心理防御能力,因此,父母内心的亲子关系模式往往塑造了自己与孩子的亲子关系模式。
接纳自己和孩子
记:回到采访开始时的那个案例,童童妈为什么那样对孩子?她内心的焦虑从何而来?
侯:她这样对待孩子,一定是因为她曾经被这样对待过。
记:听起来像是一个不自知的恶性循环。
侯:是的。一般而言,越是爱生气的父母越不允许孩子生气;越是胆小的父母越要求孩子胆大;越是自私的父母越要求孩子对自己无私付出;越是内心脆弱的父母越不允许孩子表现出脆弱,从而通过拯救、指责、讨好、控制等各种方法,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看起来阳光、强大,这样就可以不用看见自己的脆弱。童年经常被欺负的妈妈,容易对孩子被欺负的信息过分敏感,并且常常担心孩子会被欺负。不管妈妈如何保护孩子,那弥漫在亲子之间的担心和焦虑,事实上是让孩子体验妈妈童年的创伤。我曾经有过多次类似的瞬间体验。即当我有时在气头上训斥孩子时,看到孩子害怕的样子,我恍惚间像是穿越了时光隧道,看到了幼年某一刻的自己。后来我就此体验和许多父母沟通过,发现许多父母有过类似的体验,只是他们并没有在意。后来,当我又想发火的时候,就能迅速意识到这是一个恶性循环,马上停下来,心平气和地与孩子沟通。当平等、温馨的沟通结束,我感觉内心特别舒坦,像是解决了自己的问题。
记:父母的反思很重要。
侯:是的。父母不是完人,孩子也不需要完美的父母。然而,如果父母自我反思缺失,则可能使自己的创伤经验或者家族的创伤经验在孩子身上重演。如果进行自我反思,在自己与孩子之间的情绪划清界限,不要用自己的经验代替孩子的情绪体验,就更有可能在亲子互动之间及时地觉察和捕捉到自己的情绪污染孩子的情绪的时刻,及时地停下来。及时觉察后可以有诸如以下的自我提醒:这是我的感受,孩子的感受可能并不一样,我还是看一看孩子怎样反应和看待此事等。这样,父母就能看到真实的孩子,代际传递就可能停下来,孩子就有体验自己生命的自由。父母要学会接纳自己,因为只有在接纳的基础上,才可能有所改变。通常而言,现实中的孩子就是父母“内在小孩”(即童年的自己)的样子。父母只有首先接纳内在小孩,与自己的童年创伤和解,再看现实中孩子的相应行为时,被安抚和接纳的创伤才不容易被激发,从而更容易接纳现实中的孩子,看到孩子真实的需要。
记:父母在反思的时候,要接纳自己的一切吗?比如我懒惰,难道懒惰也应该被自己接纳吗?
侯:是的,即使您糟糕透顶,接纳而不是嫌恶更可能是改变的开始。自我接纳是接纳自己原本的样子,允许自己以这样的方式存在。接纳并不代表喜欢,而是允许。具体到懒惰,您可以尝试体验一下接纳和不接纳的区别。请您对自己说:“即使我懒惰,我仍然是值得爱的,仍然是有价值的,我允許自己以这样的方式存在世间。”这是接纳的安抚。如果父母这样接纳自己,当看到孩子有懒惰苗头时,就不会心生怒火,更可能看到孩子的真实处境,选择合适或者有效的回应。请您再对自己说:“我怎么这么懒?唉!我怎么就改不了呢?我太没有意志力了!人家为什么都可以起得那么早,我真是没救了!”不接纳自己懒惰,觉得懒惰不好,作为最真实自我那部分就会产生对抗的力量,从而一看见孩子懒就想去改变他。父母最不愿意看到孩子身上的某些表现,就是自己害怕面对的部分。但是,孩子具体是怎样一种情况可能就看不到了,显然,这隔断了真实的亲子交流。在对立的情绪中,指导必然无效。
记:看来,父母想提高家庭教育水平,首先要改善自己。
侯:没错。我认为,父母的自我成长是终极的育儿之道。如果父母看到孩子的某些表现感觉特别不舒服,那是孩子提供给父母面对自己的伤痛、修复创伤、获得成长的极好机会。父母千万不要浪费了孩子的这份美意。如果父母固执地拒绝向自己的心灵寻求和解,一旦错过,亲子关系的纠缠痛苦不仅会继续,还可能不断升级。
记:您的见解很深刻,一定会对父母们提升家庭教育水平有所帮助。感谢您接受我的采访。
【编辑:陈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