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的前世今生

2017-09-21 00:53
乐活老年 2017年9期
关键词:开国科举军训

军训的前世今生

军训是新生们面临的“开学第一课”,而对于80后、90后来说,军训更是深刻的“青春记忆”。那么,中国最早的军训始于何时?有什么内容?我们不妨回溯,在历史中寻找军训的“前世今生”。

在中国,“军训”最早可追溯至夏商时期。根据记载,在商代,由于诸侯间战争增多,统治者对军事训练日益重视,除了对正规军队进行训练外,还通过学校对各级贵族进行军事教育。

秦至唐宋“军训”逐渐被弃

秦汉之时,学校军训则开始走下坡路了,儒家学术逐渐被奉为正统,军训的职能弱化为一种礼仪程式。

其实,秦在建立统一政权之前,仍对军训十分重视,但统一政权之后,除加强边防,用兵的机会变得很少,为防范平民造反,便下令拆除各诸侯国的城郭,收缴天下兵器,连老百姓家的菜刀也是几家合用。

隋朝时,更是开始“偃武修文”,大力削减武备,国家教育重点由学武转为修文,科举也开始成为主流。文、武分举后,文举不考武学,文人学子为谋取功名,无暇学习军事,军训渐渐被弃之不顾。

唐朝在开国之初确立战时重武、平时重文的国策,但唐朝的取士之法仍偏科举,学校沦为科举附属品,军训废止。

到了宋朝,兴文教、抑武事的政策被推向高潮,武将地位被读书士子全面超越。

清末民初“军训”时兴时滞

清王朝以武功开国而得天下,开国之初举办教育是文武并重,从官学、国学到地方学,学校的课程多数是文武兼备,都开设骑射课。文科考试先试骑射击,八旗子弟武功不及格者不得考文场,这个规定极大地促进了学校军训的开展。风气所及,民间也竞相效仿。

中华民国成立后,1912年1月19日,颁布《普通教育暂行法》,明确规定“高等小学以上体操应注重兵式”。同年9月,正式将军事教育列入教育宗旨,令全国各学校注重军训。许多学校还组织了“少年义勇团”或“童子军”,借以培养学生的尚武精神和军事技能,学校军训迅速展开。

然而,一战结束之后,全世界兴起一股反对战争的潮流,中国的军国民教育思潮也一度衰弱。1922年颁发的《壬戌学制》取消了“军国民教育”,学校军训随之停滞。

民国时期军训不及格不能考大学

军训的重启是在1929年,其时,日本对中国虎视眈眈,军事教育重新受到重视。1931年国民政府颁布了《教育部关于高中以上学校加紧军事教育的通令》,希望通过军事训练,“锻炼学生身心涵养、纪律、服从、负责、耐劳诸观念,提高国民献身殉国之精神,以增进国防之能力”。

当时的军训成绩考核极其严格,不及格的学生要随下一届学生重新训练,若至毕业时仍不及格,则不准毕业;凡高中以上学生军训不及格者,不得投考大学。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全国统一的军训中断了,直到抗战胜利之后才重新开始。

据《南京日报》

猜你喜欢
开国科举军训
开国将军李俭珠离休务农
开国中将彭明治的多彩人生
军训这件事
特殊的军训
黄克诚:忠诚无私、善谋敢谏的开国大将
刘先胜:从秋收起义走出的开国中将
从《红楼梦影》看顾太清对科举仕途的思考
军训
春日里的军训体验课
唐代科举的投卷与荐举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