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代表作,教材节选了作品的第以、二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写了我与地坛,第二部分主要写了我与母亲,那么如何将地坛、母亲与我很好地联系起来?本节课教者作了很认真的思考,水到渠成地将地坛、母亲与我三者很好地交融起来,达到了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至高境界。在地坛的启发、母亲的鼓舞下,更是在自己对人生、对苦难反复的思考后,史铁生终于找到了母亲所希望的一条通往幸福的道路——写作。史铁生不断用笔来跨越生命的困境,写出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大量优秀作品,其明朗、诗性的语言和深邃的哲思打动了千千万万读者。而他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文字,更多的是对生命意义的思索,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课堂实录;我与地坛;互动
一、 导入
有人说:“生活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是一个需要接受和体验的现实。”没错,它是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的现实。无论你哭还是笑,它都在那里,不悲不喜。生活,它像大山那样思考,像大山那样客观冷静地看着我们人世间的每一个人。今天,我们一起走近作家史铁生,看看史铁生是如何一步步接受和体验他生命中的苦难的。
二、 作者简介
播放介绍史铁生的相关视频(1分钟),看完请回答:在你心目中史铁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看完视频,我被深深打动了,史铁生虽命途多舛,但却能笑对坎坷,而且取得了非凡的文学成就。所以我觉得史铁生是一个很不幸但又很坚强很了不起的人。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好。史铁生是一开始就如此坚强的吗?
生:不是。他在人生中活得最狂妄的年龄里失去双腿,一开始也是非常沮丧甚至绝望的,据我所知,他也曾想过与其这样苟延残喘地活着还不如死了的好,他自杀过三次,但都幸运地活下来了,而且活出了精彩的人生。
师:既然这样,在你阅读本文之后,你觉得促使史铁生生命蜕变的因素有哪些呢?请谈一谈你的理解。
生:我觉得本文所涉及的因素有两个:地坛和母亲,因为地坛和母亲都给了我十分重要的人生启示。
三、 整体感知
师:地坛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地坛?母亲又是怎样的一个母亲呢?分别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地坛的特点和母亲的形象,并从原文中找出最能体现地坛与母亲特点的语句或段落,谈一谈你的理解和感悟。
生:地坛最大的特点是“荒芜但并不衰败”(第一部分第5小节)。母亲是一位有着“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的母亲(第二部分第9小节)。
师:地坛最大的特点是“荒芜而不衰败”(板书),那母亲的形象可以如何概括?
生:苦难而不放弃。(师板书“苦难而不放弃”)
四、 文本研习
(一) 感悟地坛
师:地坛的“荒芜而不衰败”体现在文中的哪些地方呢?请找出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生:我觉得首先体现在第一部分第3小节(生读“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我觉得这段话前半句突出地写了地坛的古老和沧桑的特点,一些动词用得很好,体现了园子的“荒芜”;但后半句写愈见苍幽的老柏树和茂盛得自由坦荡的野草荒藤,体现的是园子的“不衰败”。
师:如果让你把地坛比作一个人,你打算用怎样一个年龄阶段的人来形容?
生:我觉得它像一位饱经沧桑但精神矍铄的老人,而且经过岁月的积淀,他的身上还会闪烁着沉静和睿智的光芒。
师:很形象,阐释得也十分到位。那么地坛的“荒芜但并不衰败”还体现在哪里呢?
生:我觉得第一部分第5小节更加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特点。第5小节先是写了地坛的荒芜,从“园子无人看管”和“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可以看出;紧接着用了很长的篇幅来写园中的景物,通过一些小昆虫的活动,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还有很多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来为我们描绘了一一幅生机盎然的绚丽画面。这让我们感受到了园子的生机与活力。
师:如果换作是你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会有何感想?
生:我会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感受到生命其实还是挺美好的。即使再卑微的生命也有它生存的权利和生活的乐趣。
师:的确,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生命的自得其乐让作者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那份生命的喜悦。让我们通过几幅图片也来一起感受一下那种生命的律动。(幻灯片展示几幅富有生命力的景物的图片)
师:看完这一幅幅充满生机的图片之后,请大家大声读出这种生命的律动吧!(生齐读第5小节景物描写部分)
师:大家读得很好,确实读出了万物竞相生长的生命的律动。在地坛生命律动的感染之下,作者的心境有没有好转呢?他又有了怎样的生命感悟呢?
生:史铁生终于弄明白了一件事:“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們这个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第6小节)
师:能否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这段话的意思?
生:这段话是说,一个人出生了,这是一个既定的事实,死亡也是一个必然的结果。生死是自然现象,我们应该遵守自然规律,顺其自然,以坦然和乐观的姿态面对死亡。
师:地坛的荒芜而不衰败让作者拜托了生与死的纠缠,那么在看透生死之后,作者对地坛有没有一些新的感悟呢?
生:第7小节,作者说:“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
师: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古园的形体被肆意雕琢是指地坛的外在面貌被改变了,但是地坛内在的精神和气质是不会被改变的。
师:哪位同学能不能结合作者自身的经历来谈一谈呢?
生:这句话不仅是说地坛,其实也在说作者自己。作者的身体残疾了,但是他内在的精神却是强大的,信念是无比坚定的,尊严是不容侵犯的,骨气也是不能被摧毁的。正如《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所说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肉体可以被命运肆意雕琢,但是精神是由我们自己所掌控的。自己的命运要掌握在自己手里,要靠自己去改变。
师:此处可以有掌声吗?(班上响起热烈的掌声)
师:那作者是如何诠释这句话的呢?他选取了地坛中的哪些意象来证明自己的这一观点?
生:作者借助了地坛四季的景色,有落日、雨燕,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苍黑的古柏,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以及秋风忽至时满园中播散着的熨帖而微苦的味道等等,作者借助这些意象来告诫自己凡事都是有两面性的,希望是美好的,四季不同的美需要用心去体会才能得知。
师:这位同学的理解非常深刻,可见他也跟作者一样,是用心去感悟的。那么你觉得这一小节的景物特点与第5小节有何不同呢?
生:第5小节的景物给人清新活泼之感,而第7小节却能给人一种深沉悲壮而又不乏生命的穿透力的感觉,让人感到心安。
师:我初读这段文字时,觉得这段景物给人的感觉很特别,想说却又无法形容,而你却将这种感觉形容得很真切,可见你已经把自己融入文章中去,再用心揣摩作者的情感,其实这就是我们平日里所说的心灵的共鸣。只有心与心的交流才能更加拉近彼此间的距离不是吗?
同样,在与地坛的朝夕相处中,史铁生日益发觉地坛能给人一种踏实感,让人心安,那么大家觉得至此地坛之于作者的意义,有没有发生改变呢?
生:我觉得地坛对于作者的意义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原先地坛对作者来说,只是一个可以逃避现实的“另一个世界”,可是现在它给了作者诸多重要的生命感悟,它对于作者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地方,而是一个精神的乐园了,所以作者在第一部分最后说“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师:的确,是地坛帮助史铁生实现了生命的救赎,拥有了生存的信念。(板书:生命的救赎)此时的地坛对史铁生来说已经成了他精神的家园。为作者建造精神家园的还有谁呢?(过渡到下面体悟母亲的环节)
(二) 体悟母亲
师:母亲是一个苦难而不放弃的母亲,作者在文中是如何写自己的母亲的呢?
生:作者并没有对母亲做过多直接的描写,也没有过多直接的叙述,只是通过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去思考母亲当时的处境,去揣摩母亲当时的心境。这样更能感人肺腑,让人不禁潸然泪下。
师:其实在这些看似克制内敛的文字背后,到处都是血泪,现在就请大家到文中找出让你有所触动的文字,有感情地朗读并读一谈你读后的感受。
生1:我找的是第2小节里的。“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待在家里结果会更糟,但她又担心我一个人在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位既疼爱儿子又理解儿子的母亲,但她自己内心却备受煎熬,她希望儿子出去散散心但又怕儿子在外面会想不开,所以内心矛盾,但母亲宁可自己痛苦,也不想限制儿子的人身自由,可见这是一位既疼爱儿子又理解儿子的母亲。
生2:我找的是第3小节:“在那段日子里——那是好几年长的一段日子,我想我一定使母亲做过了最坏的准备了,但她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你为我想想。事实上我也真的没为她想过。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学生的朗读声情并茂)
我觉得这段话体现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母亲从来都是替我着想,却从不曾要求过我为他想想。史铁生是他母亲唯一的儿子,是母亲全部的希望,但是却不幸瘫痪了,这对母亲来说已是一致命的打击。母亲在承受这一苦难的同时却还要无微不至地照顾儿子,还要想方设法鼓舞、劝慰儿子,母亲只能将自己的痛苦掩藏,在儿子面前只表现出自己坚忍的一面。此外,母亲也是一个特别理智的母亲,她认为儿子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必须找到自己的幸福,而她又不能保证儿子一定能找到这条通往幸福的路,因此,这就注定母亲也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师:没错,母爱是最无私的,史铁生在《秋天的怀念》里写到,母亲在临终前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说明母亲心里从来就没有自己,直到临终前最放心不下的还是自己的子女,读来让人不禁潸然泪下。还有哪位同学想再说一说文中特别让你感动的地方?
生3:第3小节开头说:“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我觉得这里作者运用了十分傳神的细节描写。母亲站在原地的姿势在作者和读者的心里都已经定格了,如同一尊雕塑彰显着一个母亲对儿子深深的关切、牵挂与满满的爱。
师:可惜的是,最初史铁生并没有细细地去体会母亲满满的爱,直到母亲去世了,作者才真正理解了这份爱,理解了母亲的艰难与不易,但已追悔莫及。我在读此文时,也被很多文字深深打动了,比如第二部分的第7小节。(师深情范读第7小节)“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有哪位同学能说一说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
生:这段文字中一连用了4个“又是”,表明曾经有很多次在这样的天气、这样的时间,母亲来地坛找我的情形,然而现在母亲已经不在了,作者反复地说“母亲已经不在了”,表明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深的怀念以及因为“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而倍感失落和痛苦。
师:大家在读课文时有没有注意到文中有许多表转折的词:“只”“只是”“可”“可是”“但”“但是”等,这些字眼无不流露出深深的愧疚与自责。作者追悔莫及,于是他只能真诚地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其实男孩子也罢,女孩子也好,都应该牢记史铁生的这句告诫,全体同学大声齐读这句话!(生齐读)其实,这不仅是史铁生的痛,更是天下广大儿女的痛。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多么痛的领悟!希望在座的每一位都不要给自己留下这样的遗憾。
师:此外,我觉得文章的最后一句也是意味深长。作者说:“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谁来谈一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生1:我的理解是母亲为了寻找儿子,找遍了整个地坛,这一串串脚印是母亲对儿子满满的爱的见证。
生2:我觉得这里的“车辙”和“脚印”不仅仅指实物的“车辙”和“脚印”,还有更深层的含义。这里的“车辙”不仅是指车轮走过的痕迹,更是作者的心灵上下求索的轨迹,是作者的心路歷程。也就是说,母亲不仅陪我走过了地坛的每一个角落,更是陪伴我走过了最为艰难的那一段人生之路。地坛是我获得生存信念的地方,也是我感受母爱最深的地方。地坛事故虚化了的母亲,母亲是我心中永远的地坛。
师:看来大家已经真正读懂了史铁生意味深长的文字。正是母亲苦难而不放弃的坚忍品格和其对儿子的伟大、无私而又毫不张扬的爱帮助作者完成了灵魂的救赎,让我懂得了不仅要活下去,还要好好地活下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拥有有意义的人生。(板书:灵魂的救赎)
除了地坛、母亲等外在因素促使作者实现生命的救赎和灵魂的救赎之外,还有没有什么内在因素也促使了史铁生人生的蜕变呢?从文中哪儿可以看出?
生:我觉得史铁生自身的努力也很重要。从文中可以看出,史铁生在地坛并不仅仅是观景和发呆,他一直在思考人生、读书和写作。他在思考、读书和写作中不断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内因决定外阴,所以我觉得史铁生自身的因素也很重要。
师:没错,史铁生在文章中多次提到“书”——“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荫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有一年,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详的落叶,我在园中读书。”尤其最让人动容的一句是:“冬天伴着火炉和书,一遍遍坚定不死的决心。”对于那时身体残疾、成天想着死的史铁生来说,读书似乎是一剂良药。史铁生所读之书,大部分与哲学有关,也有感性的小说和传记,大量的阅读为他的写作也为他坚强灵魂的铸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在自己不断的上下求索中成功地完成了自我的救赎。(板书:自我的救赎)
师:地坛、母亲和史铁生一起促成了史铁生人生的华丽蜕变,那么如果让你用一个图形来表示地坛、“我”和母亲的关系,你将会如何设计呢?谈谈你的理由。
生1:我选择用三个圆来表示,我和母亲是两个小圆,彼此分离,地坛是一个大的圆,包含了地球和母亲。因为一开始我并不理解母亲,母亲和我看似分离的,但又通过地坛这一大的背景紧密联系了起来。
生2:我也选择用三个圆来表示,但跟刚才那位同学略有不同,我觉得无论是“我”、母亲还是地坛,他们首先都是独立的个体,但是个体与个体之间又紧密相连、密切相关,因此我设计的这三个圆是两两相交的关系,意味着三者之间彼此交融、息息相关。
生3:我选择用两个相交的圆来分别代表地坛和母亲,而两个圆的交集部分即为“我”,因为地坛和母亲都包容着“我”、关心着“我”,给我以心灵的慰藉。
生4:我选择仅用两个圆来表示,地坛和母亲是重合在一起的大圆,而我是在大圆里面的一个小圆,因为我在地坛里,更在母亲的心里。本文节选自《我与地坛》,而节选部分除了写了“我”与地坛,还写了“我”与母亲,事实上地坛和母亲都给了我很大的生活启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地坛即为母亲——物化了的母亲,母亲即是地坛——人化了的地坛,在作者心目中,地坛与母亲早已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了。
师:以上四位同学都回答得非常精彩,思维缜密,有理有据。我发现大家有一个共性,就是非常钟情于圆形,这可能是体现了中国人喜欢圆满的传统。老师也思考了一下,如果我来设计的话,我觉得用一个三角形可能会更好。地坛给了我生存的信念,帮助我完成了生命的救赎,可以将它作为三角形的底,这是生命之本。母亲和“我”各是三角形的一条腰。母亲教会我要好好活下去,要找到一条通往幸福的人生道路,帮我实现了灵魂的救赎;“我”身残志坚,实现了自我价值,达到了生命需求理论的最高层次,完成了自我的救赎。
在地坛的启发、母亲的鼓舞下,更是在自己对人生、对苦难反复的思考后,史铁生终于找到了母亲所希望的一条通往幸福的道路——写作。
史铁生不断用笔来跨越生命的困境,写出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大量优秀作品,其明朗、诗性的语言和深邃的哲思打动了千千万万读者。2002年,史铁生被评为“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担任主持人的马原代表评委会宣布授奖辞:“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肝脏捐给两位有需要的患者,脊椎和大脑捐作医学研究。
其实史铁生在生前就已经对自己的身后之事看得很开,这从他生前写的一首诗就可以看出。最后和学生齐读史铁生的这首《节日已经来临》。
师:同学们读得很有感情。史铁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早已看淡生死,随时做好离开的准备,不伤感,不畏惧,把死亡看成是一个必将来临的节日,这是生命的至高境界。史铁生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他的精神永存。他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文字,更多的是对生命意义的思索,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够多读史铁生的文字,学习他的铁的精神,成为一个像史铁生一样不向命运屈服的强者!
参考文献:
[1]宋文芬.《我与地坛》(节选)课堂实录[J].新课程·中旬,2014(11).
[2]莫宇芬.超越自我感悟人生——史铁生《我与地坛》解读[J].北方文学:中,2016.
作者简介:
张书香,江苏省无锡市,无锡市吴风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