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文化意象翻译之虚实

2017-09-20 10:05闵菊辉任运忠
名作欣赏·中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周易意象

闵菊辉 任运忠

摘 要:“立象以尽意”是《周易》独特的思维表达,立象旨在以实寓虚,虚实相生,《周易》英译本对意象的翻译也存在重实和重虚两个方面。文章以国外权威的《周易》英译本——卫礼贤/贝恩斯译本和皮尔逊译本,以及国内学者汪榕培的《周易》译本为例,对比研究了当前《周易》英译本对自然意象和社会意象的虚实处理。从译文来看,国内外译本对自然意象的翻译重实译,对社会意象的翻译国外译本多实译,而国内译本重虚译。译文虚实之别与译者身份、翻译目的以及译者与源语文化的亲疏程度有密切关系,体现了中西方不同的思维价值取向。

关键词:《周易》 意象 虚实相生 翻译虚实观

一、引言

《周易》是言、象、意三者的统一,象是《周易》的根基,“易者,象也;象者,像也。”《系辞传》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立象只是直观的手段,尽意才是最终目的。言为心声,象为意使,意象思维是《周易》的独特思维,常常借助于外界具体的物象,如动物、植物、器物等传情达意,表露心机,集客观物象与主观情志于一体。①象具有两个层次,一是自然和社会中存在的具体物象;二是从物象中抽象的寓意。{2}象主实,意主虚,意象思维将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合二为一。意象往往由实入虚,借物言志、虚实交融。朱子曾说:“《易》说一个物,非真一个物。”如《乾》卦说龙非真龙,而是借龙言健,《坤》卦借马言顺,《渐》卦借鸿言贞,《咸》卦借体言情。意象通过外界有形的、看得见的物象表达内在无形的、看不见的情志,通过客观实在的物象表达主观虚化的情志和观念,通过务实达到务虚的目的,虚实相存相依。

《周易》意象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深刻的文化烙印,在《周易》的对外传播中,意象的翻译起着关键作用,是开启《周易》大门的钥匙。意象翻译恰当得体,才能引领西方读者迈进《周易》的文化殿堂,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周易》意象借物言志、虚实相生,而意象的翻译是主实,还是主虚,或者亦虚亦实?这是《周易》英译者需要权衡的问题。在众多的《周易》英译本中,美国德裔翻译家贝恩斯转译德国汉学家卫礼贤德译《周易》而成的英译本{3},是“现今英语世界最通行的《周易》译本”(以下简称卫/贝本){4}。汉学家皮尔逊的英译本{5}依据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周易》,参考了前人译文成果和文献,是21世纪西方具有代表性的新译本(以下简称皮本)。汪榕培译本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学者英译《周易》的第一次尝试(以下简称汪本)。{6}这三个译本跨越半个多世纪,译文风格迥异,体现了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价值取向。下文将依据翻译的虚实观,以《困》卦为例,对比三个译本对《周易》意象虚实的处理,探讨意象翻译背后隐藏的译者思维和价值取向。

二、翻译的虚实观

翻译的虚实与意象的虚实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意象的实指象,虚指意,意象的虚实指的是意义的构建,而翻译的虚和实指的是一种翻译手段,虚是“具体概念概括化”,实是“将抽象概念具体化”。{7}换言之,虚译把具体的物象虚化成概念,原文的物象在译文中消失,而实译则把虚化的概念用具体的物象表达出来,原文的概念在译文中成了物象。如将“Whats done cannot be undone”译为“覆水难收”就是实译,译文用“覆水”这一具体的物象表达了原文“做过的事情难以收回”这一抽象的概念。而把具体的“earn ones bread”译为“自谋生路”则是虚译,原文中的物象bread(面包)在译文中没有了,而虚化为了“生路”这一抽象的概念。另外,翻译中的“实”也指结构表层语际间的直接转码,将原文的物象直接译成物象,原文的概念直接译成概念,这种情况实译与虚译的差异与常说的直译和意译相当。如“字如其人”的译文中:“Seeing ones handwriting is like seeing the person himself”更接近实译,“Handwriting reveals characters”更偏向虚译。由于英汉语言本身的差异,以及思维和文化的差异,虚实转换成了翻译的有力手段。汉语言文字从图画文字发源,象形意味较浓,而英语文字从字母开端,符号化较浓;汉语的具象性特点较强,而英语的抽象性较强。{8}汉语思维是一种具体思维,具象思维,通常用意象组合使内容生动可感{9},因而汉语通常高屋建瓴,一语中的,直逼真理;而英语思维是一种抽象思维,往往长于条分缕析,微观阐述,精细缜密。{10}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透过英语和汉语的差异可以审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华文化以含蓄和留白见长,贵领悟,而西方文化以分析和推理为贵,重逻辑。

翻译中虚与实的关系是信和达的互动关系。从信而言,翻译需要传实,需要传递原作实质性的内容,不实则不信;而翻译又不可太实,太实则不达,太实的翻译未能摆脱表层结构直观性的干扰,将翻译过程简化成了从表层到表层的飞跃,译文则失去了可读性,越想接近原文却越脱离原文,欲信而不达;虚实各有其用武之地,以实取信,以虚传不达之实,以虚补不足之信。{11}成功的译文既要考虑语义价值的真实性,也要顾及目标文化的适应性和可读性{12};翻译的语义真实性不是指语言结构的近似或对等,而是意义的对等,意义对等才能增强文化适应和可读性;语义价值的真实性重实,文化的适应性重虚。

《周易》爻辞简洁凝练,直逼真理,简洁的语言利用物象传意,是典型的具象思维,其意象具有高度浓缩性,需要译者不断品读和领悟。《周易》意象本身嵌入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烙印,给译文的信与达带来了挑戰,不同的译者有不同的虚实取舍,这种取舍既受制于英汉语不同表达习惯的客观因素。又取决于译者不同的翻译目的和价值取向的主观因素。下文以《困》卦为例分析主客观因素对《周易》意象译文虚实取舍的综合作用。

三、《周易》的文化意象及《困》卦示例

文化意象是民族历史文化和智慧的结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动植物、自然地理、成语典故等。{13}观物取象是《周易》独特的表达方式,《周易》意象主要包括自然取象和社会取象,《系辞下传》说:“古者包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天地鸟兽是《周易》取象的主要来源,包括八卦效法的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自然现象,也包括如龙、马、牛、虎、羊、龟、鸿、鹤、狐、茅茹、苞桑、株木、蒺藜等各种动植物。“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囊括了异彩纷呈的社会物象,如蛊、带、金矢、帛、床、舆、樽、簋、缶、鼎等生活器皿以及服饰、工具等。自然和社会是《周易》取象的总来源。

《困》卦是《周易》通行本中第四十七卦,上兑下坎,上泽下水,《象》曰:“泽无水,困。”泽中之水完全渗透到地下,泽水干涸,困象环生。《困》卦各爻因时因地不同,则困境不同,有经济的困境、志向的困境、婚姻的困境、地位的困境等,人生困境概莫如此。

困: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

初六 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岁不觌。

九二 困于酒食,朱绂方来,利用享祀,征凶,无咎。

六三 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

九四 来徐徐,困于金车。吝,有终。

九五 劓刖,困于赤绂,乃徐有说。利用祭祀。

上六 困于葛,于。曰动悔,有悔,征吉。

《困》卦同样遵循《周易》取象的原则“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取象于自然和社会,株木、幽谷、石、蒺藜、葛是自然现象,酒食、朱绂、宫、金车、赤绂是社会现象。自然现象中株木、幽谷、石具有普遍性,有山的地方就有树、有石、有谷;而蒺藜和葛具有区域性,蒺藜分布在温带,葛在我国多分布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及云南、贵州、山东等地区。从表面上看这些是自然为人类设置的困境,而其背后则隐藏了与其典型特征相关的深刻内涵。社会现象中“酒食”体现了人類“食色,性也”的共性;“朱绂”和“赤绂”是西周时期特有的服饰,不同的颜色、质地、花纹代表不同的身份和地位,“朱绂”是天子、诸侯及上卿祭服;“赤绂”是诸侯、大夫的祭服。{14}“宫”是一种统称意义,指现代意义的房子;“金车”是指金属制成的囚车。《困》卦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周易》的取象原则,其意象的翻译能够反映出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对意象的处理原则。

四、《周易》译本中意象之虚实

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在《周易》中都是文化的载体,自然现象比社会现象普遍、具体和直观,但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和生态物种的变迁,可能存在此有彼无、古有今无的情况,译文也可能存在具体化和概念化的差异。社会现象因不同的时代、制度和地域而姿态万千、变化万端,往往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地域性,因此《周易》意象的翻译需要译者考虑语义价值和文化适应的问题,以及在译文中处理意象虚实的问题。

(一)自然意象之翻译

自然意象在《困》卦中包括株木、幽谷、石、蒺藜、葛,都是直观具体的实物。“株木”指树根,“株”即根{15},三者译文中,汪本的stump(木桩)比卫/贝本a bare tree(秃树)和皮本the roots of a tree(树根)更符合现实生活的场景,在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树桩通常用作板凳,是生活困窘的一种写照,英文中up a stump就指身陷困境。幽谷通常来自于多山多石的地方,是树木与石头共同作用的产物,译文有gloomy valley(卫/贝本,汪本)和shadowy valley(皮本)两种,均为实译,前者偏重困境造成的心理影响,出现了人为的痕迹;后者偏重幽谷本来“幽暗”的客观特点,从物象的文化内涵考虑,gloomy一语双关,既可指光线暗淡,也可指心情沮丧,比shadowy更偏重主观人文色彩,也赋予了译文一种虚化的意境,更符合意象虚实交融相生的特征。“石”依据原文的语境“困于石,据于蒺藜”,多指岩石,译文stone(卫/贝本)和rock(汪本,皮本)都是实译,偏具体化的rock比普遍性的stone更符合语境,也能直接与幽谷建立联系。蒺藜是一种有刺的植物{16},译文分别为thorns and thistles(卫/贝本),a thorny branch(皮本)和thorns(汪本),是虚实的结合。原文是一种具体直观的植物,而译文倾向于蒺藜多刺的特征,偏概念化。“葛”俗称野葡萄,具有纠缠不休的特性,三者译文creeping vines(卫/贝本)、entangling vines and grass(皮本)和vines and weeds(汪本)偏实译,都体现了葛“缠绕”的特点,而皮本的entangling最得体,突出了被困境纠缠脱不开身,虚实结合的entangling vines更符合“困于葛”所表达的真实意图。

从译文来看,不论虚译成分多少,三种译本对自然意象都倾向于实译。自然意象具有颜色形状大小等直观的特点,实译有利于读者立体化地捕捉物象引发的困境,从而达到传意的目的。自然物象更容易普及和跨越时空限制,实译能传达这些意象从古至今惯有的自然属性,即使是区域性的物象,只要稍加解释也能很快被译文读者接受。从语义价值真实性和文化适应性而言,自然现象的语义真实性重于文化适应性,实译可以达到以实取信的目的。

(二)社会意象之翻译

与自然意象不同的是,社会意象多是制度文化的载体,因时因地充满变数,这些制度文化给《周易》意象的翻译设置了一道无形的藩篱,译者需要跨过这道藩篱,揭开这些社会意象背后隐藏的制度文化。在《困》卦的社会意象中,有的可以跨越时空,如酒食、宫和金车涉及普遍性的衣食住行,有的具有国界性和时代性,如朱绂和赤绂是中国西周时代的制度文化,制度文化的翻译因其浓厚的人文色彩更具有挑战性。

酒食体现了人类“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共同特点,以及英雄豪杰、志士仁人失意落魄时“借酒浇愁”的共同行为,三者译文都采用了实译法,只是反映的动态程度有一定的区别,动作意味最强的是汪本的动词短语eating and drinking,再次是卫/贝本的介词短语at meat and drink,再次是皮本的名词短语food and drink。动作性越强,实译成分越大。“宫”在卦中是一种统称意义,在汉语中强调心灵栖所,如阿房宫、东宫、少年宫等,译文house(卫/贝本)和home(皮本,汪本)都是实译,home更突出“家的归属感”;“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回家不见妻子,心灵栖所荡然无存。与前两者相比,“金车”的译文则出现了虚实之别,卫/贝本和皮本采用了实译,出现了具象golden carriage“金色马车”(卫/贝本)和metal chariot“金属战车”(皮本),而汪本把具体的金车虚化成了a powerful obstacle“巨大的障碍物”,去掉了物象而把译文概念化,更多考虑了文化适应的问题。卫/贝本在译文之后补充了一定的注释“he encountered obstruction”(他遭遇了阻碍),实译建立直观的画面,注释传达抽象的概念,实译加注释既能还原《周易》本来的文化面貌,又能传递文化背后的内涵。卫/贝本的译文和注释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注释在篇幅上远远超过了译文本身,实译是更忠实的选择,以实达信,虚化的文化内涵则在注释中加以补充,译文偏重语义价值的真实性,通过实译在源语文化和目标文化之间搭建一座桥梁。

“朱绂”和“赤绂”的译文同样存在实译与虚译的差别,卫/贝本将两者实译为the man with the scarlet/purple knee bands“穿著朱绂/赤绂的人”,由此追溯西周时期的服饰文化,服饰是身份的象征,译文同样进行了注释“A prince in ancient China wore scarlet keen bands”(古代王公贵族身穿朱绂)。皮本的实译the ceremonial red garment(朱绂)和a red ceremonial garment(赤绂)着力于服饰本身,通过服饰借代特殊身份的人,反映了西周的祭祀文化。汪本则采用了虚译的形式,将两者都译为a high position“尊位”,译文中具体的物象消失了,而文化寓意却更加凸显了。三种译文的虚实处理折射出不同的翻译目的和价值取向。

(三)意象翻译的目的与价值取向

不同的译文处理方式与译者的目的、身份和读者群体的定位有密切联系。卫礼贤本是位传教士,通过晚清大儒劳乃宣的帮助被《周易》中的儒家思想所打动,他希望通过传播中国文化智慧拯救处于崩溃边缘的西方道德体系和日渐沉沦的西方文化{17},他把中国智慧当作“现代欧洲的疗法与救赎”{18},其读者群体多为社会精英,是有志于自上而下改变社会现状的中坚力量。卫礼贤翻译《周易》不仅为了传播中国文化,更期冀西方读者在了解中国文化的基础上汲取中国文化智慧,从而借此改造西方文化思想,而实译加注为实现这个双重目的提供了有效的途径。皮尔逊是位对中国古籍研究颇深的汉学家,她曾翻译过《老子》《荀子》《周易》等众多中国典籍。在《周易》译本序言中,她谈到其翻译的目的是保持原文本来清晰或模糊的原貌(aims to be as clear or as vague as the text itself)),并提供适当的背景信息供读者参考{19},她针对的群体是学术界,他们具有一定的背景知识,也有自己去探索未知的能力。汪榕培是中国翻译家,在他看来,国外大多数《周易》译文局限于字面含义,没有注释,读者只能置若茫然(most of the translations are so literal that a lot of annotations are needed if the foreign readers is to understand anything at all),因此他力图帮助读者在不需要注解的情况下也能抓住原文的要旨(the readers will be able to grasp the essence of this book without referring to notes or explanations all the way through)。他更多考虑了译文的可读性和普及性问题,让《周易》精髓能够家喻户晓,其读者对象多是普通大众,不需要专业的背景知识。汪本可以说是一种简写本,意在西方普及《周易》精神,使人人都有了解《周易》的机会,就像《圣经》一样,每个人都有接近上帝的机会。国内外译者由于不同的文化身份,其翻译目的也迥然不同,而正是这些迥异的翻译目的对译文虚实的选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周易》社会意象的翻译从三个译本来看,国内译本多虚译,国外译本多实译加注,译本越早,注释越多,越早就意味着全新的领域,这种虚实的选择跟译者与文化的陌生程度有关。译者与源语文化的距离越远,越陌生,越倾向实译加注兼顾传形和传神;相反,如果译者对文化越熟悉,则更倾向虚译和概念化,只传神不传形,或者多传神少传形。传形偏重语义真实性,传神偏重文化适应性。同时,翻译方法的选择体现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就思维而言,西方思维以逻辑分析和精确性见长,体现学以致知,注重理性主义、科学主义和认识论。{21}因此《周易》的西方译者在翻译中也融入了一种科学的精神,注重细节的追根溯源,重微观重实证。而汉语思维是一种概括思维,重概念,贵在一语中的,因此中国译者注重领悟《周易》的韵味和内涵,体现译者的内省精神。

五、结语

“立象尽意”赋予了《周易》延绵不绝的生命力,用象旨在“象其物宜”,象只是一种手段,目的在于借物言志、以实言虚。象就如一个偌大的容器,外表有形、有声、有色而内容超越了声、形、色的界限,读者需要结合亲身经历去领悟,如此领悟的《周易》才是一汪活水而不是死水一潭。物象的实与虚都有其各自用意,有实才能真正感受外界的五彩斑斓和多彩多姿,有虚才能展开想象的翅膀,让思想在无边无际的宇宙中穿越翱翔,各种抽象、隐喻、象征才能应运而生。象实意虚是《周易》鲜明的特点。

《周易》意象的翻译在不同译本中也有虚实之别,自然意象多实译,社会意象卫/贝本多实译加注,力求让《周易》思想影响西方社会精英,而国内汪本多虚译,旨在让《周易》思想走入寻常百姓,而皮本介于两者之间,是一种学术传播。自然意象和社会现象实译有利于传达语义价值的真实性,以取信于原文和读者,求信重于求达;社会意象的虚译力求文化的适应性、译文的可读性和普及性,以虚求译文的流畅,求达重于求信,虚译的优势在于能打破可译性的限度,消除语言转换中的文化隔阂,并且把读者的利益放在第一。{22}《周易》文化意象的翻译常常是虚实共建的结果。虚实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译者的目的、译者与源语文化的亲疏度,反映不同的思维价值取向,国外译本的实译加注呈现了西方条分缕析的科学精神,国内译本的虚译再现了中国高屋建瓴重领悟的内省精神。

{1} 沈志权:《〈周易〉与中国文学的形成》,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第105页。

{2} 任运忠:《周易文化导读》,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年版,第15页。

{3} Baynes, Cary F. & Wilhelm, R. trans., I Ching.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 2003: 181-185.

{4} 李伟荣:《英语世界的〈易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48頁。

{5}{19} Pearson, Margaret J. trans., The Original I Ching. Singapore: TUTTLE publishing. 2011:184-185, 15.

{6}{20} 汪榕培、任秀桦:《英译易经·序》,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97页。

{7} 曾剑平:《汉英翻译的虚实转换》,《中国科技翻译》2006年第1期,第9—12页。

{8} 辜正坤:《论中西语文差异如何对应中西文化与中西翻译理论与技巧的差异》,《译苑新谭》2015年第7期,第2—38页。

{9} 申小龙:《中国语言的结构与人文精神》,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59—60页。

{10} 辜正坤:《当代翻译学建构理路略论》,《中国翻译》2001年第1期,第9—13页。

{11}{22} 刘宓庆:《论翻译的虚实观》,《中国翻译》1984年第10期,第14—17页。

{12} 王东风:《文化认同机制假说与外来概念引进》,《中国翻译》2002年第4期,第8—12页。

{13} 任运忠:《〈周易〉文化意象的英译与阐释》,《名作欣赏》2014年第8期,第169—171页。

{14} 谢祥荣:《周易见龙——〈周易〉的社会、历史、哲学、文化汇解与评析》,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2年版,第383—386页。

{15} 曾仕强:《易经的智慧5》,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99页。

{16} 南怀瑾、徐芹庭:《周易今注今译》,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11年版,第309页。

{17} 任运忠:《理雅各、卫礼贤/贝恩斯〈周易〉译本比较》,《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第45—48页;杨平:《“一位汉化的德国翻译家”——卫礼贤的〈易经〉翻译和研究评述》,《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第67—71页。

{18} Wilhelm R. The Soul of China. London: Harcourt, Bruce and Company. 1928: 363.

{21} 余东:《空位现象与翻译的虚实观》,《中国翻译》2003年第2期,第24—27页。

基金项目: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周易》在西方的译介与传播研究”,项目编号:15BYY027

作 者:闵菊辉,文学硕士,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典籍翻译;任运忠,文学硕士,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典籍翻译。

编 辑:张晴 E-mail:zqmz0601@163.com

猜你喜欢
周易意象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来自林间的风
高中语文古诗词意象学习策略研究
英语读思言的隐喻意象与教学互见
《豫》卦释义
甜甜的“蝴蝶茧”
清代风水师沈竹礽视域下的《周易》古经
《百年易学文献菁华集成》(一)目录(周易经传研究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