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融情,情至石开

2017-09-20 15:18王玉蓉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9期
关键词:评语习作师生

王玉蓉

情感是学生作文的原动力,叶圣陶先生说:“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但现在学生作文过多的捏造事实,就事论事,人云亦云,缺乏写作的兴趣,写不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因此,语文的作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情感教育和引导。只有引发学生的写作冲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习作情感,才能使师生在愉悦的写作氛围中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在激情满怀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使作文教学富有生命活力。

在批改学生的作文当中,感悟最深的就是学生作文中情感的严重流失,通篇无病呻吟,或是满腹牢骚、空洞无物,或是思想偏激、失去信心,充满着感伤的灰色思想。实在令人想不通,为什么我们学生的作文会如此远离个体的情感?学生对身边的人和事主观情感的冷落是现代高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还是当代教育急功近利的集中表现?在我看来,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应该培养学生的情感。情感是作文的生命,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呢?

一、通过拟题契机,激发学生的情感

拟题具有导向性功能,教师命题或指导学生作文命题时,要及时抓住这一契机,激发兴趣,培养情感。首先,选择的题目要多是学生身边熟悉的、并与他们息息相关的人和事的。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的训练,教师都应该有意识地通过拟题引导学生去多写自己身边熟悉的人和事,引导学生用心去体验、发现、感悟身边的这些人和事,激发写作的兴趣。叶圣陶先生说得好:“教者命题,题意所含,要学生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才能有所撰作。”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心理情感,出的题就可能让学生感觉漠然、棘手,勉强为文,也必然是言之无物。长此以往还会挫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产生畏惧心理。其次,题目要具体,切记不要出那些抽象而空洞的大题。例如,《我的家乡》这样的题目,学生写出来的文章肯定要么就是抽象的乡愁,要么就是歌颂家乡人民勤劳致富之类的空洞矫情的文章,如果拟出像《家乡的路》、《母亲的背篓》等比较具体可感并能抒发真情实感的文题,那么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也必定能够真情流露。

二、通过作文指导,增进学生的情感

作文指导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加强情感渗透的有利时机。首先,要指导学生善于观察和分析身边的一事一物,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从对事物的深入了解来增进与事物间的情感,并因地制宜,注意观察和体验身边发生或是报纸新闻上看到的新人新事,再通过反思使情感在理性感性上达到协调,实现内化,从而为文。其次,还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增加课外素材的积累。例如:“三八”妇女节,开展“我为妈妈做件事”的活动,回家帮助父母做家务事。一个农村的孩子知道要帮助父母采茶叶,经过好几道工序加工完成后把茶叶卖了,才有了书费,学杂费。学生在帮助父母的过程中培养了热爱劳动,更重要的是了解了父母的疾苦,从而孝敬父母。

三、通过习作评改,深化学生的情感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信息反馈的重要环节,是师生心灵沟通,情感交流的过程,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好时机。首先,通過学生的习作,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对话,升华情感。对话是检验学生是否体验到情感的方法,对话有助于学生的沟通和人性的互通。通过语言文字的交流,检验自己的思想,调试自己的心理状态,塑造情感结构。具体可以选择学生中有代表性的习作,安排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让学生真实地谈论自己的看法,然后全班分享。同时,教师除了以“敞开”、“接纳”、“倾听”的态度与学生进行对话外,还必须是个引导者带领学生走向知识彼岸。对于学生习作中存在的优缺点学生通过讨论后还没能发现和解决的地方,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拓宽思维,从习作中更多地吸收他人成功的经验并怎样弥补不足。刘勰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说的是文章载负着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双重交流。通过交流,学生从新品味生活,加深愉悦性情,陶冶情操。

四、加强评改,深化情感

实践表明,学生了解学习结果比不了解学习结果更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的情感,促进学习的进步。因而作文批改首先要及时,以满足学生尽快了解自己写作结果的情感需要。其二,要善于点拨,富有启发性。恰当的评语既能使学生明确方向,逐步找到作文门径,又能通过它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其三,褒贬适度,注重鼓励性。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感力量,对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具有催化作用,作文批改要善于捕捉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特别对后进生,更要多加鼓励,让每个学生见了作文评语后都有成功感。其四,评语要有亲切感。美国专门从事中小学写作教学研究的格雷夫斯教授认为,“师生之间正常的个人磋商才是真正的写作教学的基础”。我想,他所指的“个人磋商”,大概不只局限于师生间面对面的交谈,也应包括“作文评语”这一形式。学生在接受知识或评语时,有情感参与,是有选择的。如若老师的评语内容空泛,只评不导,或不痛不痒,草草了事,就会使学生从情感上拒绝它,讨厌它,甚至产生消极对立情绪。亲切的口吻,提示性的磋商语气,利于创设和谐宽松的氛围,使学生读着仿佛觉得老师在同他亲切交谈一般,怀着愉快的心情,乐于动脑想,认真动手改。

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丰富多彩的思想、情感和词语。”情感贯穿写作的始终,是作文的血脉所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充分抓住作文命题,作文指导,作文评改的契机,注重写作情感的培养,使学生对所写事物激情满怀,才能调动其他一切写作因素有效运转,打开写作思路。以情融情,方能情至石开,使学生作文充满真情,使整个的作文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评语习作师生
流沙河语录及诸家评语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作文评语探讨
如何写好作文评语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