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花
【摘 要】对于语文这一学科来说,初中阶段是学生应该尤为重视的一个阶段。现如今,新课程改革正在进行,一些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新课改的需求。在语文教学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但是,教师应该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根据学生本身的特点和课程的特点来不断完善语文课堂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问题;优化策略;研究探析
初中语文最终追求的目标是以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个方面为主。因此,在教学中不断完善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率是重点。语文教学策略的科学性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更为广泛地语文学科知识,同时还能够和其他的学科知识相连接,提升教学质量,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如果教师的教学策略掌握不科学,必然会影响到语文教学的质量,无法达到教学目标。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学方式转变速度慢
众所周知,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之一,尤其是初中语文学科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因此,语文教学方法应用的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现,一些传统的教学方式需要得到改进和完善。在教学中,不得不应用一些高效的、新颖的教学方式。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经无法发挥作用,应该被逐渐代替。但是,从现如今我国一些学校的教学来看,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学方式还没有得到转变,或者是转变的速度相对较慢,已经和新课程的要求背道而驰。
2.教师欠缺对学生的引导
初中生本身在年龄上和心智上都没有达到成熟,特别是一些学习能力和认识水平较低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完全依靠老师。从整体上看,初中生的自控能力和理解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这也是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出现这一问题就需要教师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做好引导和鼓励工作。但是,很多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认为在课堂上,教师一直都处于主体地位,课堂就应该以教师为主,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客体。这种思想是错误的,而且这种思想的长期存在,学生们无法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的灌输较多,引导较少,这样一来,不利于学生能力的锻炼和技能的培养。
3.教学深度还有待完善
从目前很多语文课堂上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以国家制定的教材为主。当然,教师应该将教材作为依据,但是不能完全依靠教材,没有拓展。教材中是一些典型的、基础的知识点,将这些知识掌握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去应对更为复杂的内容。但是,一些语文教师恰恰认为掌握了教材中的内容就是达到了教学目标,对于学生的创造力并没有深入挖掘,因此,教师的教学深度明显不够。久而久之,学生掌握的知识面会越来越狭窄,而且一些本应该掌握的技能却没有掌握。这样不仅会降低学习成绩,还会影响到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课堂教学和实践结合不足
语文学科的开放性决定了教学的性质,教师和学生以课堂教学为主。但是,很多语文课堂都是将知识终止在课堂上,而没有应用于实践。语文中的很多字词、语法都应该在实践中得以应用。学生们应该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读更为深奥的文章或者创造出更为优秀的作品。但是,课堂和实践的结合还没有完善,还需要广大语文教师的进一步努力。
二、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策略方式分析
1.借助外部环境,创设良好课堂氛围
在课堂教学以外的环境被叫做外部环境,和内部教学环境相比,外部教学环境具有一定的自由性,而且零散性也比较大。外部环境对于教学工作来说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只有对其不断优化和利用,才能够发挥其作用。一般来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校园中已有的宣传媒体,包括广播、报纸、网络等等。可以不断宣传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学生对语文学科的重视,同时还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相对多元化的环境。另外,教师可以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诗词等进行宣传,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学习。
2.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动力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措施和手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们对语文学科感兴趣,有学习的热情才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到语文学科的学习上。一般来说,课前的导学部分较为关键,优秀的课程导入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有兴趣跟随着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另外,在课程讲授的过程中,教师要用眼神、语言以及肢体动作来关注每一个学生,让学生们感知到教师对自己是充满信心的。对于一些成绩较好、接受能力较快的学生来说,教师要不断拓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而对于那些中等生和成绩较为不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进行鼓励。心理学家曾经做过实验,教师的关注和期望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3.转变课堂结构,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课堂结构的优劣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传统的课堂结构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的教学要求。因为,在传统教学思想的驱使下,教师会将自己置于课堂的中心位置。对于学生们以命令和督导的口吻,在课程讲授时主要采用灌输式的方法,这对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造成较大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就是将知识搬送到学生那里,简单地扮演着搬运工的角色。同时,这样的课堂是枯燥无味的,学生的学习热情无法被带动。所以,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不科学的课堂教学结构,将学生放到首位,确立其主体地位。无论是在教具还是教学方式的选择上也需要具有一定的靈活性,根据学生的接受特点来设置课堂内容。
4.拓展教学深度,灵活应该教学活动模式
语文学科本身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自由性,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将课内和课外的活动相结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古诗词、文言文的学习做出了规定,学生必须熟悉地掌握。教师可以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开展系列活动,包括朗诵比赛、文学知识展示等等。另外,针对阅读和写作等方面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来提升语文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根据不同课程的教学特点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是必要的。
5.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扩展学生视野
随着网络技术和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多媒体技术已经走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在学校的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也是比较常见的。对于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学来说,应用多媒体技术授课是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多媒体可以集文字、声音、影像为一体,同时作用于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让学生感受到真实场景的存在。教师在对语文学科中的很多课文进行教学时,都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完成。比如一些写景的文章,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好景物的照片,以及关于这些景物的解说和诠释,给学生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打开学生的视野,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总结
总而言之,对于初中语文学科教学的策略进行优化和完善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必经之路。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解决已有的问题,将新课改的标准作为指导,借助各种不同类型的手段和方式来对课堂结构以及教学方法进行优化,提升语文教学效率,完成教学目标,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万红梅.谈初中语文教学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田.学周刊,2011(22).
[2]翁雅芳.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田.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10).
[3]吕晓莅.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思路及对策探索[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03)
[4]沙安平.山区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以及对策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2(02)
[5]胡百良,张静.刍议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思路[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4(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