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体育教学中小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和对策

2017-09-20 10:29刘建科
未来英才 2017年14期
关键词:心理障碍成因小学体育

刘建科

摘要:小学体育教学中,部分学生由于自身身体素质及体育基础差,心理素质不够稳定,学习懒散,目的不明确影响了教学效果和质量。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认为在体育教学小学生的目的不明确,性格怯懦,对自己运动能力估计不足,本身存在的心理或生理缺陷以及教师教学方式的不足是造成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通过学习目的性教育,对部分学生适当降低要求,改进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氛围等手段来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对策,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体育;心理障碍;体育教学;成因;对策

体育课是学校教育必修课,是向小学生传授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发展和改善身体素质,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心理障碍是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产生的一种消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表现出慌乱、恐惧、困惑、胆怯等不良情绪。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调节好学生的心理状态,有效的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常见的心理障碍及成因

1、消极心理障碍及成因。(1)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不够许多小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对于自身为什么要学习这些内容,学了之后对自己有什么好处一无所知。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对体育课不够重视,而学生学习积极与否与学习的目的性有很大的联系。学习目的不明确的往往经不住学习挫折的打击,受不住失败的考验。一旦受挫就会马上丧失信心,不愿再次去尝试,甚至放弃追求。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情绪高低不稳,但想调节却力不从心,这主要是由于我们的情绪力量来之于不明的学习目标,缺乏心理后劲和韧性。(2)性格怯懦,缺少吃苦耐劳精神。由于体育动作技术的掌握和身体素质的提高,及运动能力达到一定的标准都需要经过反复的实践,不断克服生理和心理上的困难,去征服一个个动作难度,接受各种挑战才能实现学习与训练目标,取得学习成果,因此体育课的要求学生具备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若学生在学习中缺乏信心与勇气,没有战胜困难的意志品质,稍有难度或遇到复杂的动作就产生胆怯感和逃避心理,就难以学好体育课程,完成教学目标,更谈不上养成终身锻炼的意识与习惯。另外小学体育教学中会出现大量的师生、生生合作,因此课堂上的学生交往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2、自卑心理障碍及成因。自卑心理就是由于學生心理或生理上的缺陷引起的态度体验。在体育课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学生对自我能力估计的不足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当练习较难动作或中间遇上困境的时候,往往缺乏信心,轻易放弃挑战自己的机会。当所练习动作接近自身最大能力时,因害怕受伤或在同学面前丢脸,亦或看到同学受伤的先列,从而对该动作的练习产生恐惧感,畏手畏脚,不敢于尝试。有些学生由于本身身体素质较差或存在心理、身理上的缺陷,对所学动作缺乏信心,不敢进行练习。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常此以往很容易产生自卑感。以上这些大都是由于对自身能力的估计不足,缺乏信心不敢于实践所致。

3、恐惧心理障碍及成因。恐惧心理是由于学生紧张焦虑引起的一种心理反应。在体育教学中有少数同学存在着恐惧心理,其中又以女生居多。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现象是由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生活经验想结合产生的。在体育教学中产生恐惧不安的现象有主客观两方面。且这两方面的作用多半是相互作用的。恐惧障碍是一种与回避行为连同的对某一类特殊环境的非正常惧怕出现的心理障碍。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是完成体育动作的基本条件。当学生的身体素质不能满足或无法达到自己安全的心理需要时就会感到焦虑和恐惧。体育教学中最常出现的是单纯性恐惧障碍,即对某一具体的环境或体育活动产生惧怕心理。

二、消除小学生心理障碍的对策

1、教师方面。(1)帮助小学生明确学习动机,克服消极心理。人的活动目的越明确,越深刻,意志就越坚强。通过体育教学不仅能增强体质,还可以陶冶情操,提高学许效率。只要让学生真正的认识到这点就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内驱力。学生动机一旦被确立就会对学习产生强烈的需要,就可以自觉的通过意志力去努力克服困难。使学生明白在体育锻炼和比赛中,如果想要实现即定的运动目标,就必须学会对付艰难环境所需的各种技能,付出汗水和努力。(2)帮助小学生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感。首先,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应抓住难重点,注重教学过程中方法的科学性,力求做到精讲多练,形象生动。用准确的示范动作来引导学生,激发学生主动从事体育锻炼和掌握运动技术的强烈欲望。其次,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让学生积极肯定的认识自我,多提供一些使其获取成功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加强学生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的教育。最后教育学生以充满信心的精神面貌正确评价自己,提高自我评价能力,激起学生不断进取的奋斗精神。(3)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教师应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加强自身修养,以身作则,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都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参与到学习中去。精心设计课程内容,科学安排组织教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承认学生自身存在的弱点,帮助树立学生间相互尊重。教师应正确对待有恐惧心理的学生,适当降低要求,并加强保护帮助措施,使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动作,对自身慢慢增加信心,最后达到消除恐惧心理的目的。

2、学生方面。(1)明确学习目的,克服消极心理。通过教师的学习目的性教育及自身的努力,明白自己在学什么、为什么要学等一系列问题。通过正确学习动机的树立,产生对学习的强烈内驱力。使自己对学生产生浓厚兴趣,克服消极情绪。(2)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感和恐惧心理。首先,学生应该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会用积极、肯定的态度去评价自我能力,慢慢树立起对自己的信心。另外,班级内的体育骨干学生,在课堂上应以勇于挑战、不怕困难等学习状态去带动影响其他学生,特别是那些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使他们能够在一种充满奋斗、激情的氛围中参与到体育训练中去,以此慢慢克服自卑和恐惧心理,增强自信心。

三、结语

体育教学对小学生在得、智、体等方面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学生在以后的人生路上的发展同样有着重要作用。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理障碍成因小学体育
情绪疗法干预围绝经期心理障碍的研究进展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浅谈如何克服后进生的心理障碍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