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巨芳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资源紧缺的状况日益突出,造成我国的自然资源越来越短缺,可持续发展战略由此提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愈加重要,本文就从高校后勤管理的现状着手,对节约型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作一些浅析。
关键词:节约;高校后勤;管理体制
节约型高校后勤管理制度指的是高校中的师生不在为物质设施而烦恼,从而专心的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要做到节约这一要求。其核心目的是实现人、财、物的最大利用率,不再产生不必要的浪费,使得高等学校更好的为社会输送人才,服务人民。
一、高校后勤管理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跨进了大众化教育的阶段,日益壮大的办学规模,使得高校成为了一个小型的社会,其资源占有和能源消耗十分明显。在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节约型社会的大背景下,作为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后勤管理应成为构建节约型校园的主导力量,通过建立、健全节约型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然而,在教育体制改革中,高校后勤管理的作用往往被忽视,高校后勤管理的现状存在很多问题。
(一)高校后勤管理的地位不突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教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的办学规模迅速扩张。然而,在盲目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一些高校只重视教学方面的工作,却忽视了后勤管理工作,严重影响了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使其成为了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
(二)运行机制不完善,服务水平落后
长期以来,高校后勤工作采用粗放式的管理,管理体制相对落后。同时,后勤部门不重视自我宣传工作,直接影响了服务效果,服务工作常常处于被动状态。
(三)后勤部员工过多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政治体制的不断改革,促使高等教育也随之不断发展,逐渐大众化,进而扩大办学规模,同时也需要越来越多的后勤工作者。可是这就导致高校后勤部的工作人员越来越多,已经远远超出本该需要的人数,霸占了高校教育教学的资源。后勤部工作人员的不科学分配是后勤部管理的又一问题。
二、构建节约型的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构建节约型的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高校后勤主要包括:校园建设规划、土地使用、基本建设、水电等能源的使用和管理、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和管理、师生生活后勤保障等,它涉及到高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后勤管理应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融合系统管理、人本管理及精益化管理等理念。在高校发展的规划、政策和过程中,渗入节约型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规范、标准和原则,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质量,促进高校科学、健康的发展。
(一)完善后勤管理机制
现代意义上的后勤管理工作涉及到高等院校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在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我们应对传统的管理理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选择性的去继承,同时要融合现代的系统的管理理念,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水平,使节约型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更加趋近于规范化、合理化与科学化,促进高等院校的良睦发展。
(二)重视高校后勤管理的地位
高校后勤管理与高校的日常工作息息相关,在高校发展中,教学与后勤都非常重要。高校要以教学为中心,积极主动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要认真分析后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并探究更好的管理方式。随着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管理方式的转变,缺乏竞争力,效率低、办学质量差的高校势必遭到淘汰。高校只有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才能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学校知名度,进而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精减高校后勤管理队伍,科学地进行人员配备
隨着办学规模的日益壮大,后勤人员也越来越多,臃肿的后勤管理队伍,不利于后勤管理工作的良性开展。因此,精减高校后勤管理队伍,科学地进行人员配备非常重要。首先,细化后勤内部管理,明确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做到环环相扣;其次,规范后勤各岗位职责、工作程序及优质服务标准,调动员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再次,科学地进行人员调配,人岗合一。
(四)更新思想观念,提高后勤人员素质
高校后勤管理要牢记“以人为本”,更新员工的思想观念,提高自身素质。首先,高校后勤人员必须正确认识教学工作与后勤保障工作的关系,更新服务保障的理念,树立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服务保障理念,牢记后勤三服务:为教学、为教研、为师生服务。其次,转变服务态度,变被动为主动,淡化后勤员工与师生间的距离感。再次,加强职业技能训练,提高后勤员工职业素养素质。如,开展后勤技能大练兵活动,训练后勤人员一专多能及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
参考文献:
[1]蒋晓华.对高校建设节约型校园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2006,(5):8.
[2]王伟荣.节约型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创新[J].现代企业教育,2020,10:82-83.
[3]蒋海军.网络时代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8):86-8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