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治疗颈性眩晕64例疗效研究

2017-09-20 04:12杨正权陈领陈勇周健红王亚倩
上海医药 2017年16期
关键词:中医疗法针刀

杨正权+陈领+陈勇+周健红+王亚倩

摘 要 目的:研究针刀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中医针刀门诊颈性眩晕患者64例,采用针刀治疗,每次选择10个点,每周治疗1次,共7次。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前患者的眩晕评分为(12.60±0.25)分,治疗后为(23.89±0.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78,P<0.05)。治疗后的改善指数为0.47,改善明显(t=15,P<0.05)。结论:针刀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值得在基层推广应用。

关键词 颈性眩晕;针刀;中医疗法

中图分类号:R25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7)16-0025-02

Study on effect of acupo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64 cases of cervical vertigo

YANG Zhengquan1, CHEN Ling2, CHEN Yong1, ZHOU Jianhong1, WANG Yaqian1(1.Langxia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Jinshan District, Shanghai 201516, China; 2.Fourth Peoples Hospital of Yancheng,

Yancheng 224000, Jiang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acupo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vertigo. Methods: From February 2015 to February 2017, 64 cases of cervical vertigo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eedle Knife Clinic were collected and treated with acupotomy, and 10 points were selected every time, 1 time a week, 7 times for a course. The cervical vertigo symptom and function scale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Results: The vertigo scores of the patients before treatment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12.60±0.25) points and (23.89±0.21) points, respectively,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15.78,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improvement index was 0.47, and the improvement was obvious (t=15, 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acupo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vertigo is remarkable and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KEY WORD cervical vertigo; needle knif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rapy

目前,对于颈性眩晕的治疗除卧床休息、药物(扩血管、抗痉挛药物)等保守治疗外,缺乏公认的开放性手术指征[1]。针刀疗法结合西医开放性手术和中医整体观及平衡观,将开放性手术变为闭合性手术,且费用低廉,是“简、便、廉、验”的典范,也是中医现代化的典范之一。本文报道针刀疗法对于颈性眩晕患者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和山阳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刀门诊颈性眩晕患者64例,诊断参照《第三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2]中的颈源性眩晕标准,①以头晕或眩晕为主诉;②合并有颈项疼痛不适,或合并恶心、呕吐、失眠、耳鸣、耳聋等部分症状;③眩晕呈突发性、阵发性、反复发作、持续时间不等,发作间歇期可有跌倒或欲跌感;④X线检查显示钩椎关节增生、颈椎体前后缘增生、椎间孔狭窄、颈椎生理弧度改变、寰枢关节或寰椎关节半脱位;⑤或CT、MRI证实具有颈椎小关节错位、颈椎间盘突出、脊髓受压等退行性变者。64例中,男性22例,女性42例,年龄27~79岁,平均52岁,病程1~20年。排除:①合并有严重感染者或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者及疾病的急性发作期;②有其他病理性疾病,如肿瘤等;③不能坚持治疗者,无法判断疗效及资料不全者。

1.2 方法

根据多年经验采用“傻瓜式7次10部法”,即每次治疗选择10个点,基本定点部位有双侧的岗下窝、肩胛骨内上角、肩胛岗上缘、肩峰、锁骨外侧、颈1~7横突后结节、胸1~3横突尖、颈2棘突旁、颈2~7和左胸1~3关节突、枕后上下项线之间等。患者取俯卧位,胸部垫薄枕,颈前屈,双手置于前额部,双肩部打开;在确定的定点部位常规碘伏消毒、利多卡因退出式局部浸润麻醉。根据不同部位选取HZ系列I型3号或4号针刀,按《针刀医学原理》的4部规程进针[3];按照体格检查中病变组织处结节状、条索状、僵硬感等首先到达骨面做铲剥、松解,然后退出至筋膜層做减张、减压;根据病情原有的艰涩感、滞针感消失或感针刀下松软即出针,助手按压3~5 min无菌纱布敷贴。也可根据患者病情不同选择不同的备选部位:颈椎和上位胸椎的棘突旁、肩胛骨内侧缘、冈上窝、结节间沟、喙突、乳突下外侧、腰部等压痛点。每周治疗1次,7次为1个疗程。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4]评定疗效,量表共分5大部分:①眩晕的发病程度越轻得分越高,满分8分;发病频率越低得分越高,满分4分;发病持续时间越短得分越高,满分4分;②颈肩痛的发病程度越轻得分越高,满分4分;③头痛的发病程度越轻得分越高,满分2分;④发病期间生活自理程度越高得分越高,满分2分;发病期间工作能力越高得分越高,满分2分;⑤根据病情分析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越强得分越高,满分4分。改善指数=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endprint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結果

治疗前患者的眩晕评分为(12.60±0.25)分,治疗后为(23.89±0.21)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78,P<0.05)。治疗后的改善指数为0.47,改善明显(t=15,P<0.05)

3 讨论

针刀疗法1976年由朱汉章[3]教授创立,该法将中西医理论融为一体,充分发挥了中医“针刺”的刺激作用、西医“手术刀”的切割作用及针和刀的综合作用[5],同时建立了闭合性手术的理论指导针刀操作,明显提升了在慢性软组织损伤疾病的治疗效果。针刀疗法既有整体的调节作用,又有局部的精准治疗。由于针刀治疗具有“简、便、廉、验”、微痛微创、疗效确切等优势,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用中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大力发展针刀医疗对缓解我国城镇低收入、社区群众以及农村群众看病贵问题有重要意义[6]。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强度及疲劳度剧增,导致颈椎病发病率较高,出现亚健康状态。在临床工作中笔者发现在颈椎病患者中,颈性眩晕的发病率占有很高的比例,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有关颈性眩晕,早在1993年《第2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7]和2008年的《第3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2]中均确定了其诊断标准,2010年《眩晕治疗专家共识》[8]也提出了颈性眩晕至少应有的特征等,充分肯定了研究颈性眩晕的价值。然而,颈性眩晕的有效治疗方法还比较匮乏。国内文献报道多种治疗颈性眩晕方法的短期疗效都很好 [9-12],但是缺乏长期疗效的研究,评价方法各成一体,缺乏全面性和客观性[1]。

笔者总结针刀疗法治疗颈性眩晕患者的经验,认为需重视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因,尤其是头后大、小直肌、夹肌、斜方肌、头半棘肌、头上、下斜肌等肌肉、韧带的慢性损伤。在检查时以压痛点和条索为导向[13],充分利用中医整体观念和“远道取穴理论”辩证施治,要考虑腰部慢性软组织损伤继发引起的颈性眩晕[14],在治疗颈肩背部病变之后,一定要考虑腰腿臀部的病变部位的调整。同时,一定要检查患者自述之病变部位对侧的软组织有无结节状、条索状、僵硬感等改变;尤其是病程较长的患者,长久的病变软组织会导致对侧肌肉、韧带、滑膜等出现代偿性改变及病变,所以对侧必要时也需调整性治疗。

相对颈性眩晕的诊疗来说2年的研究时间太短,还需进行中期(6个月)和长期(3~5年)疗效研究,以验证针刀治疗颈性眩晕的长久性疗效。

参考文献

[1] 曾建勇, 范洪武, 张云涛, 等. 颈性眩晕的病理机制、诊断和治疗[J].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5, 35(8): 1564-1569.

[2] 李增春, 陈德玉, 吴德升, 等. 第三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 中华外科杂志, 2008, 46(23): 1796-1799.

[3] 朱汉章. 针刀医学原理[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422.

[4] 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表 [EB/OL]. (2014-02-07). [2017-07-02]. http://www.doc88.com/p-8466878773215. html.

[5] 柳百智. 略论针刀[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 10(11):30-33.

[6] 谢志祥, 陈亮, 曹爱娟, 等. 针刀医学在社区医疗中的发展优势[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85): 43.

[7] 第2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 解放军医学杂志, 1994, 19(2):56-58.

[8]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华神经科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眩晕治疗专家共识[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0, 43(5): 369-378.

[9] 姜高赟. 针刀治疗颈性眩晕72例疗效观察[J].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2016, 16(20): 192-194.

[10] 周雷鸣. 针刀治疗颈性眩晕症临床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2014, 6(23):25-26.

[11] 李军, 叶秀兰, 唐占英, 等. 整颈三步九法推拿治疗颈性眩晕患者60例临床观察[J]. 中医杂志, 2013, 54(24): 2110-2113.

[12] 李建萍, 蔡俊, 干霞曼. 不同方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对比观察[J]. 中国针灸, 2011, 31(5): 405-408.

[13] 宣哲人. 宣哲人软组织外科学[M]. 上海: 文汇出版社, 2009: 308-309.

[14] 陈领. 无痛针刀疗法[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 132.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医疗法针刀
中医疗法治疗腰背肌损伤研究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auxiliary treatment of grade 1 hyperten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针刀疗法治疗屈拇指肌腱鞘炎验案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委会举行成立大会并举办全国针刀治疗冻结肩专题培训班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医疗法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脑癌患者三月治愈 红太阳中医疗法创奇迹
疗效胜于一切!辽宁读者母亲癌症康复 红太阳中医疗法真救命
癌症是可控制的慢性病 红太阳中医疗法创奇迹
延伸护理对颈椎病针刀术后复发率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