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
吉林省公主岭市中医院 吉林公主岭 136100
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分析和治疗
张燕
吉林省公主岭市中医院 吉林公主岭 136100
目的:分析探索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原因,总结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8月我科收治的102例发生出血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发生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观察总结治疗方法。结果:导致产科出血的原因有胎盘早剥、胎盘滞留、凝血机制障碍、软产道损伤、子宫收缩乏力等。子宫收缩乏力是最常见原因。102例患者给予止血、补充血容量、保温、维持电解质平衡等治疗,休克症状得到纠正,3例孕产妇实施子宫切除后休克纠正。无死亡病例。结论:产科出血性休克治疗中分析查找休克原因,采取治疗措施,必要情况下实施子宫切除术,治疗休克,保障孕产妇生命安全。
孕产妇;出血性休克;治疗方法
失血性休克是产科临床上严重并发症之一,失血性休克发病急骤、进展快、病情危重等特点。救治不及时,可严重危及产妇生命,引起临床医生重视。我科救治的失血性休克孕产妇病例102例,下面将引发产科世俗性休克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102例孕产妇,年龄21-39岁,平均年龄28.64±3.21岁,孕周36.2-42周,平均孕周39.41±0.71周,出血量500毫升-2000毫升,平均出血量1508.21±230.40毫升,其中初产妇87例,经产妇15例。分娩方式自然分娩39例、阴道助产12例、剖宫产57例。
102例孕产妇临床表现神志恍惚、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冰凉、血压下降、脉搏加快、口渴少尿等休克表现。
1.2方法: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准确评估出血量,补充血容量,遵循补液原则,实施先快速后慢,先晶体后胶体的原则,根据病情需要输血,休克初期1小时内输注1000-2000毫升生理盐水,血压恢复正常,表明失血量较少。如果血容量不能维持,血压不能恢复正常,表明出血量大,立即给予输血,并检测凝血指标,输注羟乙基淀粉、或右旋糖酐等维持胶体渗透压,输注量不超过1000毫升。
认真进行体格检查,查找出血原因,给予止血治疗。严密监测孕妇生命体征。吸氧,保持体温,保持呼吸道通畅。病情严重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处置。使用升压药物,强心药物,皮质类固醇药物。纠正休克。
1.3 统计学方法:数据使用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计量资料以率(%)表示。
导致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原因有胎盘早剥、胎盘滞留、凝血机能障碍、产道裂伤。子宫收缩乏力等,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最常见。
产科出血原因分析
102例出血性休克患者经过补充血容量、止血、强心、利尿,吸氧、保温,纠正酸中毒治疗后,休克纠正。3例孕产妇子宫切除术后休克纠正,没有死亡病例。
产科出血性休克是指女性在妊娠期和分晚期出现的休克症状,与妊娠及分娩有密切关系,引起出血性休克原因有妊娠期流产、过期流产、不全流产、子宫外孕、子宫破裂、凝血功能障碍、产道损伤、子宫收缩不良、前置胎盘、胎盘残留、胎盘植入等。
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治疗要观察、确诊、给予对症处置。仔细观察孕产妇临床表现及生命体征。发生口渴、尿少、神志淡漠、反应迟钝、肢体湿冷等异常情况立即通知医生,确诊后立即补充血容量,改善心脏功能。
临床治疗中迅速建立有效的两条静脉通路,根据情况输液,失血量在 500毫升之内,经过组织间液循环代偿,失血在500-1000毫升间输注生理盐水及胶体溶液;失血量大于1000毫升,及时输血。全血输注是治疗失血性休克有效的方法。失血过成中电解质丢失,治疗中补充电解质溶液,维持血容量,保证心、脑、肾重要脏器血液灌注,缩短组织缺血、缺氧时间,休克控制在早期,休克抢救成功。
本组资料总结引起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原因包括子宫收缩乏力、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胎盘早剥、胎盘滞留等,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休克 9例,大约占本组资料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人数50%以上。提示我们在产科临床工作中,将子宫收缩乏力为防治的重点,避免发生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本组孕产妇休克经过治疗休克纠正,未发生死亡病例。在工作中认真观察病情、准确诊断、有效治疗,预后良好。
小结:产科出血性休克的诊治中,查找休克原因,给予有效及时治疗措施,必要时行子宫切除术,保障女性生命安全。
[1]胡小芹,马小建,陈秀凤.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及治疗措施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145-146.
[2]毛丽华.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及治疗措施[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3):100.
[3]乔文艳.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及治疗措施[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3):112-113.
[4]陈文娟.产科出血性休克主要原因及临床处理措施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5,(12):66-67.
[5]高颖.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因素分析及治疗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5,(12):265-266.
[6]谢凤姣.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原因及临床治疗方法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4,(13):137-138.
R473.5
A
1672-5018(2017)05-28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