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友军
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脊柱外科 广西柳州 515007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恶性肿瘤的效果比较
刘友军
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脊柱外科 广西柳州 515007
目的:探讨脊柱恶性肿瘤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取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76例脊柱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研究,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经皮组(n=38)和后凸组(n=38),对所有经皮组患者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所有后凸组患者实施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经皮组患者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疼痛评分与后凸组相比明显较高,经皮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与后凸组相比明显较低,经皮组患者术后骨水泥椎体周围渗漏、骨水泥椎间隙渗漏、腰腿疼痛发生率与后凸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恶性肿瘤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各具优势。
脊柱恶性肿瘤;经皮椎体成形术;椎体后凸成形术;并发症
脊柱肿瘤是临床常见肿瘤类型,患者多表现为转移性骨肿瘤,临床发生率约为全身骨肿瘤6%-10%。当前脊柱恶性肿瘤的临床发生率呈逐渐增长趋势,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加强对患者的早期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减少患者死亡率的关键。手术治疗是临床治疗脊柱恶性肿瘤的常用方式。本院对76例脊柱恶性肿瘤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并对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实施了对比。以下就具体手术效果实施回顾性分析:
取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76例脊柱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研究。纳入标准:实施手术治疗患者;实施以教学检查、病理检查等确诊为脊柱恶性肿瘤患者;经医院伦理协会同意,并自愿参与实施本次研究药物治疗患者。排除标准:手术禁忌患者;心肝肺肾脾胃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患者;其他恶性肿瘤疾病患者;哺乳期及妊娠期患者;意识障碍或难以配合研究患者。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经皮组(n=38)和后凸组(n=38),经皮组患者男女比为21∶17;患者年龄45-74岁,平均年龄 59.7岁(s=7.6);后凸组患者男女比为20∶18;患者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 59.8岁(s=7.3)。对经皮组与后凸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实施独立样本检测对比,P>0.05,可实施比对。
对所有经皮组患者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使患者保持俯卧位,实施常规局麻,使用 C臂机辅助透视患者病灶部位,使用穿刺针对患者椎弓根实施穿刺,进入患者离锥体前5mm位置,透视定位准确后,注入适量非离子型对比剂完成造影,造影后进行针尖调整,随后使用骨水泥治疗,实施骨水泥渐进行性灌注。
对所有后凸组患者实施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穿刺前方式与经皮组相同,穿刺后将针芯取出,将患者坏死组织吸出,进入实体钻头,选择患者椎体1/4位置常规扩椎,置入针芯,建立通道,沿通道置入球囊,保证球囊处于椎体塌陷处,随后注入造影剂,常规造影下实施球囊扩张,选择合适骨水泥实施调配,使用推杆低压注射器向患者椎体注入骨水泥,根据患者实际病情状况进行注射。
①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状况:对比两组患者术后 1周及术后1个月疼痛(NRS)、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状况。
②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状况。
取SPSS19.0软件行数据处理分析,疼痛、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状况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以t进行检验。术后并发症用率表示,以X²实施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状况分析
经皮组患者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疼痛评分与后凸组相比明显较高,经皮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与后凸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状况分析(±s;n=38)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状况分析(±s;n=38)
组别 术后1周NRS(分)术后1个月NRS(分)住院时间(d)住院费用(元)经皮组 5.8±0.8* 3.9±0.8* 11.1±5.2* 20648.3±7412.3*后凸组 5.1±0.7 3.2±0.6 16.2±6.8 51152.3±21431.3
注:与后凸组相比*: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状况分析
经皮组患者术后骨水泥椎体周围渗漏、骨水泥椎间隙渗漏、腰腿疼痛发生率与后凸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状况分析[n(%)]
脊柱肿瘤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脊柱疾病,由于脊柱内神经及血管较为丰富,肿瘤转移率较高,进而使得脊柱恶性肿瘤的临床发病率较高。脊柱恶性肿瘤的发生极易导致患者神经损伤,引起患者全身多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手术治疗是临床治疗脊柱恶性肿瘤的主要方式,但脊柱解剖学结构较为特殊,实施传统手术治疗风险较大,治疗效果不佳。经皮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形术均是微创手术类型,也是目前脊柱肿瘤常用治疗术式。经皮椎体成形术最早于1984年由法国Amiens大学医学放射科开展,其主要采取经皮椎弓根向椎体注入骨水泥的方式治疗,通过骨水泥来改善椎体稳定性,预防椎体塌陷,并恢复部分椎体高度,改善脊椎功能。椎体后凸成形术是在经皮椎体成形术基础上形成的新型术式,其主要是使用钻头进行扩椎,再将骨水泥注入椎体空腔。两种治疗术式均利用骨水泥填充来提升脊椎稳定性,并减少椎体损伤,破坏病灶部位感觉神经末梢来缓解患者疼痛;且骨水泥具有细胞毒性,可杀死肿瘤细胞,抑制病灶区血供,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1]。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更低,而椎体后凸成形术止痛效果及并发症更低,分析其原因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方式更为简单、快捷,对患者创伤更小,便于患者术后恢复[2]。而椎体后凸成形术必须先进行扩椎,手术创伤大,术式较为复杂,治疗费用高;但该术式骨髓泥更加粘稠,可减少渗漏,并提升骨水泥缓解疼痛效果[3]。但本次研究对于两组患者的术后椎体恢复状况尚未研究,仍需进一步探讨。
综上,脊柱恶性肿瘤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各具优势,需根据患者实际状况选择合适术式。
[1]刘广飞,程才,王璐,等.经皮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J].医学信息,2014,27(15):88-89.
[2]邢伟,刘剑峰.经皮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3):118-119, 120.
[3]湛川,马承斌,袁宏谋,等.PVP与PKP治疗脊柱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评价[J].医学临床研究,2015,32(12):2482-2484.
R828.3
A
1672-5018(2017)02-1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