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思
温岭市中医院 317500
机械通气病人呼吸道的护理
胡思思
温岭市中医院 317500
机械通气(Mechanic Ventilation,MV)是利用呼吸机进行人工呼吸最有效的一种方法。随着呼吸生理的深入研究及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具有呼吸功能监测和报警装置及多种通气方式的现代呼吸机问世,机械通气在麻醉、急救、ICU等临床学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是支持呼吸和循环功能、防治呼吸功能不全的重要手段。而具有呼吸功能监测、报警装置及多种通气方式的现代呼吸机,因其结构复杂,且多种通气方式可适用于不同病情病人,因此在使用中如何正确观察呼吸机使用效能,确保呼吸机使用的安全,是危重病人护理的重要工作内容,更是ICU专科护士需掌握的基本技术之一。
机械通气;呼吸功能;气道压力;血氧饱和度
引言:机械通气是临床上治疗急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有效方法,同时也存在许多并发症,其中呼吸道的感染特别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较常见的,导致临床治疗上的困难。因此,应加强机械通气病人呼吸道的护理。2009年10月至2009年11月,通过采取多种方式的临床护理对我院 ICU15例行呼吸机病人呼吸道的护理,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5例患者,其中男性13例,年龄39—72岁,女性2例,年龄31—57岁。这些病例中,急性呼吸心跳骤停1例,自发性气胸1例,重症颅脑损伤3例,急性呼吸衰竭6例,脑血管意外4例。
2.1 保持呼吸道通畅
机械通气病人病情重,多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往往丧失咳嗽反射,因而造成呼吸道的分泌物不能及时排出,分泌物淤积,形成痰栓,堵塞气道,导致窒息、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因此,及时有效的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关键。具体方法:当病人喉头部有痰鸣音,气道压力较高,脉率血氧饱和度较低时应及时有效的吸痰。吸痰时应采用一次性负压吸痰管,防止交叉感染,吸痰管外径不得超过气管套管口径的 1/2,吸痰时动作应轻巧,由深向外旋转式提出,禁止盲插以避免插伤黏膜,单次负压吸痰时间不超过15s,负压保持在100-150mmHg[1]。为了防止吸痰时患者缺氧,吸痰前后可给予1分钟的纯氧吸入,如吸痰管吸痰效果不佳或有痰痂形成时,可以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纤维支气管镜可以在直视下逐侧进行肺气道吸引、冲洗消除局部肺不张,对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病原菌检查,指导抗生素的使用,还可以取出凝结成块的痰痂,提高效果。此外,在吸痰的同时配以翻身、拍背,每1-2小时一次,促使终末细支气管的痰液因震动而产生咳嗽反射将痰液咳出。
2.2 气道湿化
可以在吸痰前滴入湿化液(常规:0.9%生理盐水 250ml+庆大酶素8万单位+糜蛋白酶4000单位或遵医嘱),每次滴入 3—5ml,从而使痰液稀释利于吸出和控制感染的发生。同时,要随时调整呼吸机恒温电热装置,将呼吸机湿化水温度控制在28~32℃。此外,还可以配合进行超声雾化,每日2次。
2.3 严格无菌操作
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防止感染。吸痰时应戴无菌手套和使用无菌镊子,吸痰管一次性使用,先吸气管造口后到口腔在到鼻孔。气管造口处换药每日2次,保持敷料的清洁、干燥,敷料被污染时及时更换,气管套管一般选用一次性套管,使用金属套管时应4小时更换内套管一次,取下的内套管最好高压灭菌,没有条件的应将内套管煮沸消毒。呼吸机螺纹管每周更换两次,浸泡于0.1%“84”消毒液中30分钟,取出后用无菌水冲洗晾干后送供应室环氧乙烷灭菌。
2.4 定期对呼吸机回路、接口、雾化器和消毒后的备用罗纹管进行细菌学监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感染的途径可为呼吸机回路的污染、冷凝水的反流均可形成气溶胶而直接进入终末细支气管和肺泡[1],因此,应定期对呼吸机回路、接口、雾化器和消毒后的备用罗纹管进行细菌学监测。
2.5 气道分泌物的监测
为了早发现早治疗气管感染,应每周采集气管内分泌物进行细菌及真菌培养一次。采集标本时应注意无菌操作。
2.6 加强基础护理,特别是口腔护理,以减少口咽部细菌定植,每次口腔护理前先测口腔PH值,然后选择相适应的口腔清洁液,PH<7用2%苏打水,PH>7用2%硼酸水。
2.7 病人的体位
机械通气的病人在没有休克的情况下,如病情允许,应采取床头抬高15度,可大大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2.8 其他问题
本组病人共发生报警装置失灵2例,1例病人是通气良好时,报警器发出假报警,另1例是病人通气不足时未报警,所以使用呼吸机时也不能完全依靠报警装置。此时对病人体征的观察很重要,包括SpO 2 、胸腹的起 伏、末梢部位有无紫绀及心率、血压等,以判断病人的通气情况。1例呼吸机依赖病人经过2周反复的脱机训练,方才安全脱离呼吸机。
作为ICU护士,平常多熟悉呼吸机性能和工作原理,学会常用参数的调节与观察,呼吸机使用效果观察以及各种故障的处理,是护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技能。特别对血气分析结果与脉搏血氧饱和度间的相互关系的正确理解,若病人 SpO 2 总是100%时,要注意结合病人血气分析结果,以防病人发生呼吸性碱中毒。由于呼吸机是近年来在临床中应用的新型现代化仪器,如何正确使用呼吸机,观察使用效果和防止并发症,提高呼吸机对挽救病人生命的作用,还需广大医护人员不断进行临床研究总结。
[1]、应明英,罗传兴.危重疾病的监测与治疗.成都:华西医科大学出版社,1995,31-45.
[2]、孟凡民,张国生,许金生.心肺脑复苏.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242-279.
[3]、沈林娥,王建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调查分析和护理对策。实用护理杂志,2000,16(10)
R473.5
A
1672-5018(2017)05-1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