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雪松
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医院始建于1960年,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转型前是一家有着30多个临床科室的二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展览路医院位于西直门地铁站附近,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等多家三级医院均位于以医院为中心的2.5公里范围之内,医院距离北大人民医院和阜外医院直线距离不超过四五百米。
面对如此严峻的竞争形势,不如错位发展、独辟蹊径、找准特色,这样才能成功突围,找到生存之路。
展览路医院的康复转型始于2010年。
最初,对于转型方向,医院也有顾虑,“是否将医院整体转型为康复医院?转型后是否将主要业务定位为神经系统康复?”一个成熟的康复医疗体系中,康复医院最大的病源必然是上级医院转诊的康复期病人。为此,医院在辖区内做了大量的基线调查,其中包括辖区内4家三级医院的科室设置和康复需求等情况。调查发现,需求量最大的是手外科、骨关节科以及急性期手术病人的康复。据此,医院制定了“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了“大专科、小综合”的发展道路,确立了以康复学科为主的二级综合医院的发展方向。
在北京市、北京市西城区卫生计生委和财政局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医院按照分步实施、稳步推进、重点突出、协同发展的原则,不断增加康复科建设投入,在经费保障、科研立项、设备购置、人才培养等方面都给予优先发展措施。康复科建立初期,医院参照三级医院康复科的制度流程和规范,进行了科室布局、设备配置等工作。基础设施、设备建设虽然有困难,但还是解决了,问题的关键和难点在于康复人才的培养。对此,医院采取“三步走”的方法,一是用好医院现有人才,对一部分医生、护士进行转岗,分批送出去参加专业培训和进修学习;二是专业康复治疗师的引进和培训,每年引进康复治疗师2名~3名,至少两名治疗师到香港接受中长期培训;三是加强学科骨干人才的强化培训,提升学科带头人的培养。目前,医院已经由建科初期的20人发展成为拥有56人的专业康复团队。
从门诊、病房、康复治疗区的相继建立,历时5年时间,医院基本上完成了康复转型工作。目前,医院形成了以骨科术后康复为特色,涵盖心肺康复、妇科康复、老年病康复、神经科康复、伤残康复等多个亚专业的康复服务体系,康复医院建设框架基本形成。截至2016年年底,医院累计提供康复治疗20余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接近5000人。
通过这几年的转型发展,医院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拓宽了服务领域,提高了综合实力,增创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第二,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在临床路径、康复评估、康复流程建设方面越来越规范,目前医院是北京协和医院、北大人民医院等几家三级医院的康复协作医院,承担着这些医院急性期后稳定期病人的康复工作。第三,科、研、教学能力不断增强,制作示教光盘等康复教材,举办全国性康复学术论坛,医院在2014年成为北京体育大学康复系毕业生的教学实习基地。第四,探索康复分段诊疗流程,在辖区范围内,明确各级医疗机构在康复服务中的功能定位,三级医院进行手术并度过急性期,二级医院进行稳定期系统的、专业的、规范的、有效的康复治疗和训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恢复期的日间门诊基本康复治疗以及上门专业指导。医院分别和北大人民医院、复兴医院、阜外医院建立医联体,医联体同时辐射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医院的转型也优化了区域医疗资源配置,如缩短了三级医院平均住院日,平均每人节省住院天数6.2天,提高了床位周转率,为三级医院解决了患者的出口问题;明显降低了病人的总体住院费用,减轻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社会节约医疗费用。
二级公立医院转型为康复医院有着天然的优势。一是老龄化社会,需求猛增。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康复医疗市场需求旺盛,呈现出“井喷”式增长。我国每年新增60岁以上老年人口约1000万,其中60%~70%需要康复服务。现有的康复医疗资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康复需求,二级公立医院转型康复是市场主导、形势所需。二是政策支持,部门联动。国家支持公立医院转型康复医院的力度不断加大,各级政府的支持、各个部门间的联动,为公立医院成功转型提供了基本保障。三是能力较好,就医便利。作为非营利性的二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始终秉承公益性,具有较好的医疗服务提供能力和学科建设能力,科室齐全,管理规范,医疗流程科学合理,职工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较强。二级医院大多数地处社区内,地理条件便利,这些都为二级医院积累了大量患者。四是加快周转。公立综合性医院有很强的内在动力尽快转出病人,以提高自身周转率,公立二级医院则为大医院转出病人的天然承接方。
同时,二级医院的转型也有着必然的劣势。一是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和三级医院相比,二级医院综合实力较弱、医疗特色不明显、医疗技术偏低、医务人员构成不够合理、学历层次偏低、缺乏后备人才。在发展康复事业上,也存在用房不足、病房设施陈旧、技术过硬的康复医生及护理人员欠缺等瓶颈问题。二是分级诊疗体系尚未形成。目前,二级医院与三级医院的转诊还是基于科室层面的松散关系,基于医院层面的双向转诊制度尚未建立,真正把双向转诊制度落到实处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三是服务价格体系不健全。现阶段,虽然对于医疗服务价格做了一定调整,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片面强调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和福利性,康复医疗一直实行低劳务成本收费。康复服务收费项目范围窄、覆盖少、价格低,不能体现出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四是行业配套政策不完善。我国康复医疗事业还处于初步阶段,相关的配套政策尚不完善,政府对康复医院没有特殊的补偿政策,医保覆盖范围小、报销水平低。五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康复服务理念亟待转变。很多医生对于康复的认知还停留在病人的自愈或者休养,没有意识到积极的康复治疗对于病人的预后和心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事实上,康复做得越好,对于医疗特别是高风险手术的支持越大,专业规范的康复治疗能够减少并发症、改善愈后。此外,二级医院转型康复医院中,人才问题如何解决,如何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功能如何定位等,都需要进一步思考和解决。
结合展览路医院的转型历程,笔者认为,作为一直处于定位不清晰、特色不鲜明、人才流失严重状态的公立二级医院,做康复转型非常可行。当然,医院走什么样的发展之路、发展什么样的专业学科,必须建立在大量数据调研、可行性论证、实地考察的基础之上。同时,也要寻求外力支持,借助政策引导和调控作用,利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调控康复医疗服务的供给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