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红卫
戒断烟瘾不能仅凭意志力
文/张红卫
徐先生年纪不大,烟龄不短。而立之年的他,抽烟史正好是年龄的一半。为了给家里添个小宝贝,老婆从去年开始就叮嘱他戒烟。可反反复复就是戒不掉,徐先生责怪自己毅力不够。
60多岁的黄老先生,年轻时是游泳健将、身体很好,意志力也很强。他曾一度自己戒过烟成功,尝到过戒烟成功的甜头。可后来他想“反正我身体好,抽抽也无妨”而复吸了。但几年前他被诊断得了慢阻肺,开始意识到是烟草摧残了曾经强壮的身体,下定决心要戒烟。他知道靠自己戒似乎有些困难,仍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于是找到了戒烟门诊,经过短暂治疗,很快就戒了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市第六人民医院戒烟门诊主任医师沈策主任介召,如果没有医生的帮助,长期吸烟者又凭个人意志实现戒烟的并不多,因为咽草的生理依赖、心理依赖等特殊性决定了“孤军奋战”戒烟的不易。“吸烟多年的烟民选择自己用意志力戒烟,1年的戒烟成功率只有3%~5%,绝大多数戒烟者都会走回复吸的老路。”中国疾控中心控烟办公室副主任姜垣教授这样说。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试图使用自我意志力控制方法的戒烟者,1年之后只有不到7%的人能够保持不吸烟。
吸烟者戒烟难,原因何在?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候任主任委员胡大一教授解释道:“这是因为烟草依赖其实是一种精神神经疾病,其本质是尼古丁依赖。同海洛因成瘾一样,尼古丁依赖也属于药物依赖的范畴,尼古丁的成瘾性不亚于海洛因、可卡因。”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烟草燃烧时会释放大量的尼古丁,进入人体后会与脑部的尼古丁受体结合,导致神经细胞释放大量的多巴胺,进而带来一系列欣快的感觉。吸烟者一旦对尼古丁成瘾,则每30~40分钟就需要吸一支烟,以维持大脑尼古丁的稳定水平。达不到这一水平时,吸烟者就会感到烦躁、不适、恶心、头痛,并渴望补充尼古丁,其感觉与戒断毒品类似。因而,只有少数吸烟者第一次戒烟就完全戒掉,大多数吸烟者均有戒烟后复吸的经历。
“和治疗其他疾病一样,要想治好烟草依赖这种疾病,最好还是去医院寻求专业的帮助。”控烟专家、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候任主任委员王辰教授给出了他的建议。研究表明,戒烟成功的病例中,大约有70%要归功于医生的帮助,临床通过心理、行为以及药物三管齐下,可以很好地缓解戒断症状,降低复吸率。
从临床上看,吸烟者戒断症状可有多种表现,如头晕、头疼、口干、咳嗽痰多、肌肉刺痛、多汗、焦虑、紧张、烦躁不安、心情压抑、缺乏精力、腹泻、便秘、失眠、体重增加等,并产生强烈的吸烟渴求。出现这类戒断症状,应该积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然而,如今能主动寻求医生帮助者仍然很少。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很早就成立了戒烟门诊,然而为戒烟主动就诊的人数平均每月仅20人左右。对于戒烟门诊遭受“冷遇”,戒烟门诊主任、主任医师沈策教授认为,吸烟者对吸烟的危害性认识不够是主要原因。另外,戒烟门诊中的大多数就诊者,是因为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经医生指出可能是吸烟引起或加剧才辗转而来的。沈策教授表示,烟民不仅要树立吸烟有害的意识,还应该想到自己吸烟还会危害身边人。他建议有意戒烟者分几步走:首先是要下决心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回避一切动摇戒烟决心的习惯,寻求一些不损害健康且有助于戒烟的行为来取代吸姻;然后“销毁”所有烟具,同时向朋友、同事宣布自己戒烟,通过客观环境来监督自己行为;得到周围人的理解和帮助还不够,医生介入能够给戒烟者更为专业的指导。
吸烟者在戒烟后,其体内器官会发生一系列有益的变化,戒烟给你带来立竿见影的好处。
戒烟8小时内:血液中一氧化碳含量降低到正常水平,氧含量增至正常水平。
24小时内:心肌梗死危险性降低。
48小时内:神经末梢的功能逐渐开始恢复,嗅觉和味觉对外界物质敏感性增强。
72小时内:支气管不再痉挛,肺活量增加。
两星期至一个月:血液循环稳定,肺功能改善30%。
1~9个月:咳嗽、鼻窦充血、疲劳、气短等症状减轻;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上出现新的纤毛,处理黏液的功能增强;痰减少,肺部较干净,感染机会减少;身体的能量储备提高。
1年内:冠心病患者相比吸烟患者,可减少一半的发病风险。
5年内:比一般吸烟者的肺癌死亡率下降,即由1.37%降至0.72%:口腔、呼吸道、食管的癌症发生率降到吸烟者发病率的一半;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几乎降低到非吸烟者水平。
10年内:肺癌的发生率降至非吸烟者水平,口腔、呼吸道、食管、膀胱、肾脏、胰腺的癌症发病率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