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观点的文学源头

2017-09-18 14:19李静英高寿鹏
魅力中国 2017年38期
关键词:古诗文融合

李静英+高寿鹏

摘要:新高考改革迫在眉睫,学科之间的联系成了必然趋势。笔者从政治和语文融合的角度出发,以习近平用典为例,说明了古诗文与辩证法以及政治生活的密切联系,形象地说明它们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习近平用典; 古诗文; 哲学观点; 融合

魏徵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谈到:“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意思是想要使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头;如果将古诗文比喻为水的源头,哲学就是流水,二者是源与流的关系。古诗文有丰富的意蕴、深刻的内涵;研究古诗文,会为政治观点找到重要依据,并源源不断地运用于现实生活中。用哲学思维提升自身,完善自我。将自己的行为、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紧融合在一起,做时代的弄潮儿。

下面,以习近平用典为例,说明二者的不可分割性。

一、探究古诗文,正确理解联系观

唯物辩证法联系观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习近平在中纪委六次全会上的讲到“莫用三爷,废职亡家”①旨在告诫领导干部要管好自己的配偶和亲属,真正做到正家风、严家教,牢记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决不能搞“封妻荫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那一套。这里领导干部、配偶和亲属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领导干部只有管好自己,管好“身边人”,正家风,方可“政清风”。

二、引用古诗文,分辨内因外因的辩证关系

唯物辩证法内因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告诉我们:事物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基础,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习近平在中纪委六次全会上的讲到:“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②后人常用这两句话勉励,人只有从自身入手,管好自己的心智,控制好自己人性的贪婪、惰性等缺点,方有可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只有坚守住本心(内因),不为名动,不为利诱(外因),不畏难,不惧邪,心智弥坚,方能经百战而不败。对于共产党人而言,要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共产主义的信仰,要对党和人民忠诚,恪守党纪党规和国家法律,做到“出淤泥而不染”。

三、理解古诗文,明白量变、质变辩证关系

唯物辩证法量变、质变辩证关系原理认为: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

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013年3月19日 习近平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谈到:中国有句古话,“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③。这两句大意是:宰相一定从基层州部兴起,猛将一定从基层卒伍发端。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我们现在的干部遴选机制也是一级一级的,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农村干过,担任过大队党支部书记,在县、市、省、中央都工作过。干部有了丰富的基层经历,就能更好树立群众观点,知道国情,知道人民需要什么,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各方面经验和专业知识,增强工作能力和才干。这是做好工作的基本条件。 除此外,还要有务实的作风,其实这也是量的积累。在當前形势下就是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能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不浮夸,不追求虚名。

东汉末年思想家荀悦说“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这也可以说是求真务实的一个基本要求。我们就要做这样的务实之人。

实干才能兴邦。把调研贯穿于抓落实的全过程,做到一切情况都心中有数,扎实做好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真正做到对历史和人民负责。实现质的飞跃。

四、研读古诗文,坚信实践的重要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实践

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要求我们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为学之道,必本于思”④意思是:学习必须以思考为根本,思考就能有收获,不思考就无所获。习主席旨在鼓励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不能采取浅尝辄止、蜻蜓点水的态度,要有鞭辟入里的精神。

认识的唯一来源是实践,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好客体的相互作用在才能实现。但学习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通过间接途径学习,包括向前人学习,向书本学习,正如毛泽东说的:“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二是从直接从实践中学习。但无论是哪种学习途径,都需要在累积的基础上,深入思考,总结经验,然后才能推陈出新,发扬光大。

习近平在同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时也强调:广大知识分子甘于“十年磨一剑””。意思是:十年辛苦劳作,磨制出一把利剑。古代读书人往往要经历多年的寒窗苦读,也就是讲实践的重要性。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造就“十年磨一剑”的心态。首先,不能急功近利,要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从眼前做起,为长远打算。其次,还要甘于付出,有一颗淡泊名利之心。习近平总书记目的也是鼓励青年知识分子要有为了某项事业的创新而甘于淡泊名利,潜心研究,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有引领创新潮流的勇气和智慧。

习主席讲话中诸如这样的经典引用不胜枚举,这正是源于他对中华古老文化的挚爱,对古诗词的深研和对祖国的深厚感情。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始终离不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在新的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需要中华五千年古老文化的支撑。哲学是流,古诗文是源,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需要我们在传承中创新,在融合中提升,用哲学的思维把我们的种子播向全球,让它生根、开花、结果。

注释:

①典出:民间谚语,

②典出:清·龚自珍《丁亥·自春徂秋,偶有所触,拉杂之,漫不诠之,得十五首》

③出处:《韩非子·显学》

④典出:宋·晁说之。原文是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之,不思

⑤典出:唐·贾岛《剑客》。则不得也。故《书》曰:“思曰睿”,“睿作圣”。

⑥典出:《史记·商君列传》

⑦《史记·太史公自序》

作者简介:

李静英 山西省山西省语文学科带头人 山西省文水中学

高寿鹏 山西省特级教师,山西省模范班主任,山西省文水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古诗文融合
美劳与共融合绽放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刚柔并济
多彩融合
小学语文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初探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破次元
融椅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