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的伦理思想对现代人的启示

2017-09-18 09:12欧阳楚仪
商情 2017年30期
关键词:伦理思想财富道德

欧阳楚仪

【摘要】对于现代年轻人来说,心浮气躁,急于求成,欠缺礼貌的现象时常可见,而作为一名高中生,如果不及时纠正自己的缺点,就会影响到自身素养的提升,不利于后期发展。基于此,笔者根据历史科学课中所涉及到的古人思想,对其财富伦理、道德伦理、生态伦理进行了总结和概述,以此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把握好正确的人生方向。

【关键词】历史 伦理思想 财富 道德 生态

中国古代社会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其政权,加强阶级统治,在社会的各个环节都广泛宣传伦理教育和统治阶级思想,并初步形成了伦理理论的体系,而在当代,我们大多数年轻人社会能力较低,为人处事缺乏思考,因此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习古人伦理纲常中的积极方面,加强自我修养,以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

一、古人财富伦理观的启示

中国古代关于财富思想启始于奴隶制时代,但奴隶制时代的经济思想材料较少、较零散,而且表现的不够明确,因此古代财富思想主要集中反映在封建时代。从先秦到清朝二千年左右的历史中,形成了以儒家伦理为本位的中国古代财富思想,该思想强调获得财富的正义性和使用财富的正当性,以义利观的标准来看待财富。而义利论之所以成为儒学伦理财富思想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在道德和利益的关系上,儒家主张见义思利,反对唯利是图、见利忘义,孔子认为道德价值高于物质利益,人的精神追求远比物质需要更有意义,即“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同时朱熹也曾说:“义利之说,乃儒者第一义”。二是在公利与私利的关系上,儒家把义与公、利与私联系在一起,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即服从君主专政的国家及其统治者,但君主应实行富民政策,轻徭薄赋,适民以时,宽刑仁慈,关心和保证个人利益的合理满足,从而体现“仁政”。从这两个方面我们不难看出,儒家义利之辨不仅为中国古代民众的行为规范作出了规定,更为古代社会经济政策,乃至政治统治确立了价值观念与指导思想。

综合上述来看,中国古代伦理财富思想虽然没有形成完备的科学体系,但其蕴含的精华在今天的经济活动中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就以笔者为例,每个月的生活费总是花的精光,对于买回家的东西也存在利己主义,相信这也是部分同学同我存在的相似缺点,而要想改变这一状况,就要积极关注古代伦理财富思想中的正义与道德价值,并把伦理财富思想纳入到生活中,同时要积极将思想中的正义与道德价值渗透到金钱管理中,合理花费,使之与当代社会的经济生活在内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

二、古人道德伦理观的启示

古人评论人常用的词汇是“君子”、“小人”,君子大多偏用在评价士人以上的人物,小人则侧重在大众方面,时至今日,我们还会说不讲信誉的人为“小人”,而君子、小人之别集中在为人是否正直,人若能处事公正,讲求直理、正义,即为无私无畏,不趋炎附势,不做亏心事,同时其还集中在是否诚信上,其实质上是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处世,这也是君子、正人与小人、佞人的区别所在,例如王安石变法中的吕惠卿及同伴,在传统史书上就被视作小人,当然,对变法的看法不一,评价也会有所不同。其次民间门联常有“忠厚传家久”“积善之家庆有余”之句,自勉自励,以善良善行博取家世兴旺,绵延发达,并且“二十四史”义行传、孝义传记载了许多仗义疏财、乐于助人的典型人物。如南朝会稽人严世期,得知有三户人家生子,因贫穷将要溺毙,赶快送去衣服食粮,又为老年母女孀妇养老送终,被表彰为“义行严氏之闾”。另外无论是对自己、家庭、社会,都需承担自身的责任,且要不依赖,不推诿,出事敢于担当责任,富有进取心。如欧阳修晚年写作,更为认真,不是像青少年时代怕前辈老师批评,而是怕后生讥议,文章千古事,不可有一丝一毫的苟且。

而后,历经时间锤炼的伦理精神在现代生活中发挥着固有的优良传统,因此我们应从不同的角度,区别的看待其在生活、学习中的作用和影响,批判其不合理的作用,同时也可将其中有益的、合理的因素吸纳进来并加以运用,以亲情为主导、以家庭为重、以和谐为标,为创建我们自身的校园环境、家庭环境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古人生态伦理观的启示

说到生态伦理观,不难理解,正如我们每个人所认识的,生态伦理观就是指人类对自己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以及与自然界关系的认识,其观念的确立,不仅规范了人类的思想同行为,同时也极大地影响着人类所生存的生态环境。中国古代的生态伦理学思想具有深厚的哲学基础,如我们知道的,古代哲学家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是由天地而生成的,世间万物所处于同一环境中,体现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关系,同时自古以来,人们都认为自然界是有道德属性存在的,人们可从自然界中悟出有关于社会道德的种种观念,并可将此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之后再返回到自然界,用以处理人与万物关系,从而达到人与世间万物的和谐发展,达到所谓真正的“天人合一”。例如孔子大力倡导的“仁者爱人”的伦理原则及《易传》等,都是以“天人合一”的思想来作为基础,其希望能夠构建出一个有条理的世界体系,而孟子则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这一伟大思想,明确地提出了把“爱人”扩展到“爱物”,提出了“仁民”、“爱物”等伦理原则。

因此由上可知,我们应当视老百姓为自己的同胞兄弟,视世间自然万物为自己的同伴朋友,真正做到爱一切人、一切物,弘扬以自然为友,万物平等的观念,使“绿色道德”成为社会的主题文化,履行对生命与自然的道德义务与责任,使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化,实现社会的永续发展。

四、总结

总之,辜鸿铭先生曾说:“用一个词可以把典型的中国人给你们的印象归纳出来,这就是温良。”笔者认为这句话不仅生动刻画了中国人的气质与风韵,而且也触及了伦理观的核心内容,正是这种精神,赋予了我们国家文化别样的风采,而我们作为年轻的一代,理应将独特的人生观念和生存样态延袭自身,促进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徐青青,叶松庆,荣梅.现代新儒学伦理思想对当代未成年人道德观教育的启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01).

[2]夏跃虎,俆小庆.孔子责任伦理思想的价值评价[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3]叶松庆.当代未成年人的道德观现状与教育[M].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endprint

猜你喜欢
伦理思想财富道德
第十三届新财富最佳投行
跟踪导练(五)(2)
道德
中国梦视角下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研究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浅析西方伦理思想对会计的指导意义
新财富500富人榜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道德建设
道德
一部探究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