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宽容论者的诞生

2017-09-18 07:12石勇
公务员文萃 2017年9期
关键词:论者圣母头脑

石勇

当他学会并习惯了用假自我去体验自己,去和世界打交道时,就形成了害怕、逃避真自我,却更多地理解、认同、同情假自我的思维——情感模式。于是,一个伟大的宽容论者诞生。除了心理之外,一切看上去都很高尚。

这个社会上什么样的人都有。比如,网络上有一种人被称之为“圣母婊”。在这里,为了避免低俗化的嫌疑,我就不用“圣母婊”这个网络称呼,而是把这些人称之为“宽容论者”,但意思一样。

宽容论者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高谈爱心、宽容,不问是非,不问公平,只是要别人无原则地包容、原谅另一些人,否则就有道德错误。

他们并不仅仅是表达情感的乌合之众,而是有一套可能还比较学术的理念,并且把它当成了解决社会冲突问题的药方。我印象最深的就有这样的句式:“不能以公众狂欢的方式杀死一个人”“比死刑更可怕的是不宽容”。

宽容是一种美德,但一个人动不动就要别人宽容一些人渣,这种道德情感来自于哪里?有心理动机吗?如果说像特雷莎修女这类身体力行的人算是圣母,确实非常高尚的话,那么宽容论者只是在慷他人之慨,高尚似乎只是体现在其语言中。他们是怎么成为这种人的?我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中国古话讲“做人”,已经明说了,人是做成的。关键是,“做”是什么意思?

我想到了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它并不神秘。用我的心理学理论解释一下的话,所谓的知行合一,就是头脑上理解,心理上体验,人格上担当,身体上行动。一个人是宽容论者也是“知行合一”的结果。那我们就需要从头脑、心理、人格、身体这些人的存在的功能去找了。

语言分析

我曾经出了两道题,对于一个人来说(人的存在=头脑+心理+人格+身体),我们如果说他有格局,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宽容又是一个什么概念?我的用意在于训练一种对语言的敏感,进而对真相敏感。

很显然,格局跟身体的功能没有关系。但它跟头脑是有關的。我们直觉到,一个有格局的人,好像是做大事的样子。而要做大事,必然有一种对世界的把控感或洞察,要认知很多东西,根本没有“盲目的格局”这种说法。而一个人有格局,也意味着心理结构的包容力比较强,很开放。当然,它更是跟人格息息相关,所谓“格局”,已经有人格在担当上很厉害的意思。

所以,一个人要培养格局,无非是同时培养这几方面,缺一样的人都难说他有格局。

宽容呢?

这是一个好词。一般来说,好词都会被各社会群体抢占,用来作为利益博弈和心灵气质竞争的武器。而正因为如此,某一个群体所抢占到的好词,也容易因为自己的行为,被竞争对手污名化。这些例子很多,我就不列举了。

总之,一说到宽容,我们就想到这个人挺高尚的。它是头脑的功能吗?明显不是。因为它没有思考,没有分析,没有预测,没有推理。换句话说,宽容不需要用脑子。

那么宽容跟心理有没有关系?想象一下生活中的例子,有一个人渣,伤害了你,然后有圣母婊要你宽容他,你照做了。这个时候,你明显心理非常不舒服,压抑着痛苦、耻辱和仇恨。你要把它们吞下,而且不需要用头脑去考虑是非公平才可能做得到宽容。所以,宽容肯定跟心理有关。心理要干的一件事情,就是负责压抑那些杀伤你内心的诸如痛苦、耻辱、仇恨的情感情绪。

宽容跟人格有没有关系呢?从直觉上我们发现,宽容体现出一种超越是非公平思考的道德观念,正是人格在驱动、支撑着一个人去宽容。另外,仅仅是心理上忍着那些杀伤内心的情感情绪,好像还不行,心理没那么大的能耐,还需要人格去帮忙,要靠人格的力量才可能成功地压抑。所以,宽容代表了一种对人格的透支。

由此我们就明白宽容的本质了。它有三步曲。

第一步:不用头脑,不问正义是非。

第二步:用心理去忍受各种跟正义是非联系在一起的情感情绪,比如被伤害时的痛苦、耻辱、仇恨,也就是说,让心理藏污纳垢。

第三步:用人格去支撑这种心理的藏污纳垢,并且,尽量去洗,以显得自己道德高尚。

所以我们看到了什么?宽容对一个人心理对污垢的忍受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来,一个人被伤害了,有愤怒,有耻辱,有仇恨是很正常的,是自然情感。但宽容要求他必须忍受,他就必须压抑这种自然情感。这个正常情况下难以做到。而被压抑的自然情感也会变成内心的一种毒。所以为了显得自己这样做挺高尚,他就必须透支人格。

一个宽容的社会好像是挺不错的。但宽容对于一个人有没有后果?我发现后果严重。

宽容属于用一种游戏规则去修改另一种游戏规则。比如杀人放火,大家习惯用正义的角度去思考,但宽容论者跳出来后,却把它从一个头脑思考的问题,变成了一个用心理去承受,用人格去宽恕的问题。这么不讲游戏规则,不讲逻辑,显然会给头脑带来一个后果:愚化。

心理上的后果不用讲了,这种对自然情感的压抑,本身就是在制造心理上的问题。

人格上呢?因为一直在用心理藏污纳垢,一直企图用人格去洗,所以真正的圣母,其实是不多的。它需要一个人极高的心理和人格修炼。像特雷莎修女这样的人恐怕凤毛麟角。而多数人,如果要显得自己这么高尚,恐怕只是伪君子,心理和人格根本做不到,只能装。

宽容论者呢?估计直接就是伪君子。他们不是让自己去这么高尚,而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去慷他人之慨,通过这种“宽容”的宣扬以显得自己高尚。这个不需要付出什么代价,而且还非常有快感。

他们为什么那么乐于去宣扬宽容呢?我发现了一个心理动机:合理化。他们得把自己藏污纳垢给合理化(因为强调一次就意味着合理化一次),而认同的人越多,他们就越显得合理,并且越显得高尚。因此,他们其实和某些宗教徒一样,从骨子里,就倾向于把所有其他人也变成和他们一样的人。

心理产物

我们可以问一问这个问题:如果A伤害了B,或者B的家人,而B恰好有监护权或能代表亲人意愿,那么,谁有道德上的资格选择宽容?endprint

答案很清楚:只有B才有这个资格,其他人,其他机构,一概没有。因为,只有B是切身的利益相关者,其他的不过是利益无关者。并且,是否选择宽容,属于B自由意志的范围。他选择宽容,是已经问了是非,预设了正义的存在,而没有用宽容去践踏正义。

在这里,宽容或许是一种个人的美德,但跟社会无关,不能说其他人就应该敬仰效仿。绝对不可以说宽容比就正义高尚,和正义构成了一个价值等级并且排位比正义高。正如选择宽容不代表做对了什么一样,选择正义的惩罚也不代表他做错了什么。

所以,圣母只是代表个人修为。

但如果那些利益无关者按捺不住跳出来了,大声嚷嚷要B宽容,不宽容好像就有錯,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他们并不是在承认正义的基础上用宽容去化解一些东西(宽容的意义恰恰就在这里,是面对解不开的结之时的一种明智的社会冲突解决方案),而是根本不承认正义的合理性,认为正义是有错的,力图用宽容的游戏规则去取代正义的游戏规则。这种慷他人之慨的行为,看似高尚,其实是心理的一种特产。

于是,我看到了一幅其实挺滑稽的画面,一群理论家,看似说得头头是道,其实,这些推理,不过是服务于情感的反应而已。

真假自我

宽容论者的宽容,看似一种高尚的理念,也不过是自身心理的特产。

美国精神分析学家阿尔诺·格鲁恩发现:这些宽容论者之所以对受害者不闻不问,而对施害者同情,这种其实很反常的情感背后的原因是他们有一种自我憎恨。他们从受害者那里,认出了当初的自己——而这个自己,现在他们不仅害怕,也再没有一丝一毫的感情了。

但这个解释并不充分。如果说看到受害者,他们会看到当初的自己,这个自己是指什么?他们看到施害者时,又看到了什么?

为了清楚地阐明宽容论者是怎么进化成这种样子的,我们必须引入两个心理学的概念:真自我、假自我。限于篇幅,我假定很多人都知道它们是什么意思,所以就不解释了。

一旦这样,我们发现,宽容论者害怕从受害者身上认出的那个当初的自己,它的名字叫作真自我。他们从凶手身上认出的那个自己,是假自我。而这个假自我,正是他们现在体验世界时的主角。所以,他们是有感情的,因此也对凶手有感情。

我们来想象一下他们的成长史。

假设有这样一个人,小C。在她小的时候,父母“为了他好”,限制他的自由和爱好,不让他玩,要他上这个班学那个课。在一开始,他肯定不喜欢,因为这压抑了他的天性,也就是说,压抑了他的真自我。

但他的真自我太弱,不喜欢又能怎样?父母严厉地管束和打骂。他的真自我受到伤害,害怕父母。于是,启动了心理保护,把真自我给压抑,然后让假自我去面对父母,去讨好父母的欢心,从而获得安全感和“爱”。在这个过程中,他必须同时去害怕,去恨真自我,因为真自我的冒头,会让他受到来自父母的伤害。所以,他必须对真自我没有感情。

恨真自我,这正是格鲁恩老师所说的“自我憎恨”。那些宽容论者,那位修女只要一想到受害者,一看到受害者家属,立马就会回到自己小时候真自我弱小无力,被压抑伤害的处境,就会害怕、逃避,就不可能有感情。

在压抑真自我,同时用假自我去和父母——进而是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小C心里最清楚,自己用假自我去迎合父母,有多无奈,有多么值得同情。为了让自己迎合父母没有屈辱感和痛苦感,他必须去合理化父母的行为,认为父母这样做也是为了他好之类。所以,当他们看到施害者时,在心理上,也一眼就认出了当初无奈的、值得同情的自己,以及可以合理化其行为的父母。

去憎恨施害者,等于同时推翻自己成长的历史、打破心理保护、否定现在的假自我。没几个人能做到。弗洛伊德等人在临床心理中早已发现,要打破这种心理保护,要找回心理患者过去的真自我,非常之难。

事实上,小C在成长中变成了这样一个人:对自己的真自我一点都不宽容,要压抑——很多人会在以后心理保护的多次重复、恶化中发展到扼杀——但对用假自我去迎合父母,对父母压制自己却很宽容。当他学会并习惯了用假自我去体验自己,去和世界打交道时,就形成了害怕、逃避真自我,却更多地理解、认同、同情假自我的思维—情感模式。于是,一个伟大的宽容论者诞生。除了心理之外,一切看上去都很高尚。

(摘自《南风窗》)endprint

猜你喜欢
论者圣母头脑
头脑对对碰
蒙娜丽莎讲名画①
Facing emotional impact of a warming planet 直面全球变暖造成的情感影响
阅读理解两篇
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
超级头脑训练营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
印度 圣母节
愿忘我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