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回春
7月5日,质检总局执法督查司就气体发生器破裂问题集体约谈大众、通用、奔驰公司,通报高田气囊气体发生器破裂问题缺陷调查情况,要求尽快采取相应措施,履行缺陷召回法律义务,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据统计,高田气囊气体发生器破裂问题在中国共涉及37家汽车生产者,涉及车辆2000余万辆。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共有24家生产者实施召回102次,涉及车型97个,数量达到1059万辆。另有5家生产者已对其涉及的全部车辆提出召回工作方案,近期将向质检总局备案召回计划,涉及车辆126万辆。目前,大众、通用、奔驰3个品牌8个生产者仅提出召回小批量车辆用于试验分析,并未提出有效召回措施。
质检总局执法督查司有关负责人指出,根据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的缺陷调查情况和专家评估意见,高田公司生產的未带干燥剂的硝酸铵气体发生器客观上存在破裂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生产企业应对存在的问题高度重视,切实履行召回主体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安全隐患,避免伤害案例的发生。质检总局将按照《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赋予的职能,依法行政,对相关违法行为坚决予以处理。
高田气囊问题的罪魁祸首
在最新提交给NHTSA的文件中,高田公司称增压泵中的爆炸材料如果长时间暴露在高湿度和冷热交替的环境中,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后降解,容易造成其过于剧烈的燃烧。而在此前,高田仅将缺陷气囊归咎于制作过程出错。
前高田工程师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表示,十多年前,他们就担心该公司采用的爆炸材料―硝酸铵,容易受湿度和温度起伏的干扰,但这些隐忧并未引起公司注意。
行业分析认为,高田采用了和多数竞争对手不同的燃料,该物质更便宜,但极不稳定。
专业人士认为,造成此次召回的罪魁祸首有可能就是叠氮化钠(NaN3)与硝酸钾 (KNO3) 加入量过多,产生大量的氮气超过了设计承受的极限,所以造成了安全气囊中气体发生器内压异常上升,金属过滤罩遇到强大的气压而损坏,溅出碎片中就包含金属过滤罩的碎片以及二氧化硅也就是玻璃,这对车身乘客的伤害可能是致命的。
高田公司6月26日宣布破产
市场份额行业内全球排名第二的日本高田气囊6月26日宣布破产。公司负债金额超过1.7万亿日元(约合1041亿元人民币),成为日本战后最大的制造业破产案件。
据国际在线报道,目前高田气囊负债金额已经达到1.7万亿日元,此外全球范围内,仍有大约1亿辆装有高田气囊的汽车等待召回。由于安全性问题,高田气囊在过去10多年的时间里,共造成至少17人死亡,180多人受伤,考虑到今后可能发生的民事赔偿诉讼,高田气囊的负债仍有可能大幅飙涨。
高田气囊的前身是一家战时向日本空军提供降落伞的企业,战后,转而生产汽车安全配件,制造了日本第一条汽车安全带。此后,公司又开发出安全气囊、儿童安全座椅等多种产品,特别安全气囊,被本田、丰田、福特、日产等多家公司选用,成为安全气囊市场占有率世界第二高的企业。
2004年,装备有高田气囊的汽车在美国发生安全气囊破裂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件,然而,在其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高田气囊一直拒绝承认是自身产品出现问题,同时也拒绝向消费者提供赔偿。
日本媒体在分析此次高田气囊破产案时,普遍认为是企业法律对策迟缓导致了公司的最终破产。汽车专业报纸负责人佃义夫这样分析:“还是社长本人出面不够早。比如丰田在美国发生大规模召回事件的时候,丰田的丰田章男社长也是亲自到美国向大家谢罪,表明了愿意承担社会责任的意思。这对于一家企业来说是很重要的,而高田没能做到。”
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世耕弘成就高田气囊倒闭一事接受了媒体的采访,他说:“我们认为,(高田申请破产)是无奈之下的选择。一方面,我们希望高田能够尽快实现事业复兴,另一方面,也希望高田能够保障找回产品的替换品的供应。”
消息称,中国均胜电子旗下的美国零部件企业百利得将斥资1800亿日元(约合110亿元人民币)收购高田的安全气囊、安全带和儿童安全座椅等主要业务并成立新公司,新公司将不再负担高田公司余下的债务。
2014年高田气囊已问题频发
由于安全气囊本身存在的问题,导致投诉维权频发,从2014年开始,《中国质量万里行》曾多次追踪报道高田气囊安全问题。
当时投诉问题表现为三个方面:
1、汽车发生严重碰撞后安全气囊不能正常打开,造成人员伤亡,厂家认为安全气囊爆开需要看撞击的力度及角度,如果没有撞到气囊感应模块,即使事故再严重,安全气囊不弹出也是正常的,结果与车主产生纠纷;2、汽车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安全气囊出现问题,厂家推诿,不能及时排除故障;3、汽车正常行驶过程中,安全气囊无故炸开,造成车主惊吓及损失,厂家推诿扯皮,拒绝承担责任。
2014年12月,本田汽车公司宣布,将扩大在美国和日本市场因为高田公司安全气囊缺陷而需要召回的车辆数量。2008年以来,高田公司生产的这种可能在启动时产生致命金属碎片的安全气囊已经导致本田公司在美国市场召回近700万辆车。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考虑施压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克莱斯勒/FCA美国、宝马、本田和马自达等车企,让这些公司扩大在美召回高田气囊车辆,可能再涉及500万辆车。之后菲亚特克莱斯勒宣布将在全球各市场总计召回330多万辆老款车,宝马也在美国召回14万辆3系,成为最新两起高田气囊召回案。
从盖世汽车网的资料看,“高田气囊门”已经堪称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召回。从召回汽车数量看,该召回已经远超过2014年之前召回排行榜领先的“丰田踏板门”等,只有当年通用汽车的“点火开关门”可以相比。
资料显示,高田和丰田合成是日系车的首选,高田隶属于丰田集团,但丰田并非最大客户。高田收购德国的Petri,进入宝马的供应链,同时也是福特和克莱斯勒的主要供应商。endprint
高田公布的有使用安全隐患的汽车品牌包括:丰田、本田、马自达、宝马、日产、三菱、斯巴鲁、奔驰、奥迪、克莱斯勒、福特和通用。
在中国地区,2014年仅日产、本田、马自达、宝马和丰田等宣布召回采用高田问题气囊的车型,多数品牌均未发布任何召回公告。
国家质检总局就高田气囊问题发布风险示警通告,并将持续关注后续调查情况,根据技术调查依法采取进一步措施。
马自达南非再召回1.9万辆
盖世汽车据外媒报道,日本汽车制造商马自达南非分部于当地时间7月17日表示,由于高田气囊存在安全隐患,马自达在南非召回1.9万辆汽车。因高田三种气囊气体发生器或有缺陷,日本和北美就高田气囊进行调查,因此引起此次召回。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于7月表示,此轮调查后,高田宣布其所生产的270万个用于福特、日产和马自达汽车的气体发生器存在缺陷,而此次召回将最终涉及约1.25亿个气体发生器。
高田气体发生器故障在全世界范围内已导致17人死亡,180多人受伤。
环球网据美媒7月10日报道,本田公司日前正式确认另一起高田气囊爆炸致死事件,至此在美因该问题死亡的人数已累计达12人。事故于去年在美发生。
最新确认的事故发生于2016年6月18日的佛罗里达州海里亚市。本田在声明中称,事故发生时,受害男子正在一辆打着火的2001款本田雅阁车内进行故障维修,随后安全气囊突然爆炸,该男子受伤于第二天去世。
然而,本田表示确切事故原因仍不确定。除安全气囊爆炸以外,遇难者修车时使用的工具也可能有一定关系。
早在2000年,高田公司就遇到安全气囊问题。在高田公司与美国司法部的處理中,高田承认当时在测试中有些安全气囊发生爆炸,但测试数据被改动了。
自安全气囊爆炸事故以来,至少10家汽车制造商受此影响而不得不召回相关车型。本田在声明中表示,在2016年6月的事故之前,对本田雅阁的召回工作已持续进行了七年,然而并未完成对雅阁全部车辆的召回修理。目前,随着本就存在断裂高风险的α增压泵的老化,危险系数增高,本田加快了召回速度。
本田表示,已将最近事故报告给了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并积极配合调查。目前,世界各地共有17起高田安全气囊爆炸致死事故。高田公司已于6月25日申请破产保护。
美国将追加召回270万个
其他型号高田气囊
中新网7月12日据日媒报道,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本月11日宣布,有关高田产安全气囊缺陷问题,将把总计270万个气囊追加为召回(免费回收与修理)对象。
这些气囊被安装在日产汽车、马自达、福特等车辆上,据高田方面称此次召回的型号与此前不同。
据报道,迄今召回的高田产气囊仅限没有使用能防止打开后异常破裂的干燥剂的产品。此次的召回对象则是用硫酸钙作为干燥剂的产品。
高田公关部门表示:“其他产品并未使用硫酸钙作为干燥剂,召回对象不会进一步扩大。”
此次召回的是安装在驾驶座的2005年至2012年生产的安全气囊。据悉,虽然没有出现过在公路等处破裂之例,但若长时间处于高湿度环境下也可能破裂。
围绕高田产安全气囊缺陷问题,在美国相关事故至少已导致11人死亡,约180人受伤。19家汽车厂商正在对约4200万辆汽车上的共计约7000万个安全气囊实施召回计划。但完成修理的比例截至5月下旬仍然不到四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