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有味是清欢

2017-09-18 19:24
南风窗 2017年19期
关键词:人伦黄州细雨

《浣溪沙》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元丰七年(1084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苏轼49岁,奉召从黄州(今湖北黄冈)移至汝州(今河南汝县)任团练使,路经泗州(今安徽泗县)时,与泗州刘倩叔同游南山,写了这首词。

午茶伴着野菜,在细雨斜风的冬日河滩,被描摹得如同人间至境,半百之年,尝过了饕餮美食无数,还是这清欢至味,能得诗人的心。此情此景几乎让人想起每逢周末、节假日,城市的中产阶层驱车前往郊外,得野菜,得新笋,得各样农家美食为乐,胜过酒席无数。在物质丰富的年代,人们开始厌倦了肥甘美味,开始了对自然的追逐。其实,这很古人。

在这期的策划里,我们追溯了中国人,从古代到现今,是如何看待食物的。无论是哲学、器物、人伦,都自有一套规范。虽两千多年过去,美食中确有至味—有治國理政之道,有君臣父子相处之礼,有御物而不御于物的肯綮。这份至味遗留至今,仍然深潜在中国人的人格结构和人伦规范深处。最是饮食男女这样的烟火俗气事,能看出一个民族的特点。也最是锅碗瓢盆这样的交响曲,能看出一个人对生活、对事业、对家庭的爱。

回看苏轼。很少有人记起写这些句子时他正处于人生低谷,因乌台诗案获罪被贬黄州已经五年,就在几个月前,他的幼子才刚一岁,于金陵(今江苏南京)夭折。在为孩儿洗身时,苏轼曾作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已经对自己一生的遭遇有所感叹,唯望孩子不必继承自己的聪明,无灾无难。

即使被构陷,即使失去爱子,诗人还是在友人相伴、山水之间,觅得了人生至味。也许在写这首词时,他仍感叹,人生最大的福气,是清淡如午茶、如蓼茸一般的生活。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伦黄州细雨
多情最是黄州月
一场细雨,携着意象而来
大江东去——苏轼的黄州时期
大宋国民偶像苏东坡失意黄州——《黄州寒食帖》
尊王抑或尊天:基于人伦与性命的晚明治道重建
细雨
天伦和人伦共生伦理永恒——秦汉传统中基于发生角度的伦理分类
细雨如丝
由传统礼仪看中英传统人伦道德观念异同——以英剧《唐顿庄园》为例分析
沅陵傩文化中人伦与平民的主体性伦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