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考将至,黑臭水体能否摘帽?

2017-09-18 06:43李晓佳
城乡建设 2017年18期
关键词:环境治理整治水体

■ 特约记者 李晓佳

大考将至,黑臭水体能否摘帽?

■ 特约记者 李晓佳

“水十条”发布以来,黑臭水体治理备受关注,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治理黑臭浪潮,各地方政府也根据目标要求,纷纷印发实施方案,列出任务清单。近几年,各地热火朝天地开展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各大项目也陆续上马。据E20研究院测算,在未来5~10年内将激发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上万亿的市场。

看到巨大市场空间的同时,也应该看到黑臭水体治理任务的艰巨性。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吴舜泽曾指出,“水十条”中,目标任务难度最大的就是城镇黑臭水体的治理。“水十条”要求,到2017年,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污水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城市黑臭水体得到消除。

“水十条”中之所以迎难而上提出这个目标,是考虑到黑臭水体问题对于老百姓是看得见、摸得着、反响比较强烈的问题。从目标任务来看,今年是黑臭水体治理效果的大考年。各地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完成得如何?目前还存在哪些难点?

任务艰巨,进度参差不齐

“水十条”发布后,住建部联合环保部构建了“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信息发布”平台(以下简称“信息发布平台”),要求各地住房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部门要督促当地政府继续深化排查工作,及时将新排查发现的黑臭水体通过“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上报住房城乡建设部。

根据信息发布平台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16日,全国共排查确认黑臭水体2100个,其中有2个还未启动治理,44.1%已完成整治,15.6%正在方案制定阶段,有40.1%还在治理中。

从目前完成的情况来看,黑臭水体治理正在稳步推进,但离目标仍有一定差距。中国水网指出,目前,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在全国不同省市的完成进度参差不齐,北京市认定的61个黑臭水体中,48个已完成治理,完成近79%;福建、上海、广东、山东等地也基本完成了50%及以上;但如吉林、海南等地,完成进度还不到1%。

根据2017年上半年国控地表水监测网数据,环保部对2017年上半年水环境形势进行分析显示,总体来看,全国水环境质量呈改善趋势,但各省(区、市)工作进展不平衡,部分地区完成2017年水质目标难度较大。

2017年分省份已认定黑臭数量分布图

2017年分省份完成治理黑臭数量分布图

告别黑臭是慢活,急不来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中对于城市黑臭水体给出了明确定义。一是明确范围为城市建成区内的水体,也就是居民身边的黑臭水体;二是从“黑”和“臭”两个方面界定,即呈现令人不悦的颜色和(或)散发令人不适气味的水体,以百姓的感观判断为主要依据。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王洪臣教授告诉笔者,“黑臭不是一天形成的,黑臭水体中都积存了大量淤泥。因此,治理黑臭也不是短时间就能见效的”。

各地黑臭水体数量及完成情况表

黑臭水体整治是“水十条”确定的一项重点内容,有明确的时间节点,重点城市年底前要基本解决黑臭水体,任务非常艰巨。为了完成目标任务,各地纷纷启动了相关性项目及推动政策。但王洪臣教授指出,治理黑臭水体,不仅要截污水,还要清淤,否则黑臭依然是黑臭。让人担忧的是,一些地方为了在短时间内看到成效,制定了明确的治理限期表,提出了很多与现实环境不相符的目标要求,导致急功近利,药不对症。

王洪臣教授指出,很多地区为了尽快看到效果,临时抱佛脚,甚至直接向河里投药、加菌种,这些都只是达到了短期维持效果。短期内,百姓能直接感官到“不黑”“不臭”了,但这些真的达到治理黑臭的效果了吗?水质真的合格了吗?

对此,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伙永利指出,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因为污染物的来源和影响因素比较多,在城市政府层面涉及的管理部门也比较多。很多地方的水体整治存在周期性反复的问题,如果治理工程不到位,治理后的水体很快就会复臭。因此,整治效果评估不是仅仅看工程完工后这段时间的效果,更重要的是看其持续性,看其受不同环境条件影响之后的效果。

据了解,近期,包括海口水环境治理PPP项目在内的多个水环境治理PPP项目已经面临了这一问题。一些项目由于未达到治理预期而被地方政府约谈。这也为各地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敲响了警钟,必须意识到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效果评估,最重要的是要看公众满意程度和长效机制建设情况,只有周边群众满意了,治理工作才真正到位了。

建立长效机制,有效解决黑臭问题

对于如何治理黑臭,“水十条”已经明确提出,要采取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措施。住建部等部门也印发了《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以及《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排水口、管道及检查井治理技术指南》,明确了技术路线和工作方法。王洪臣教授表示,黑臭水体治理,难点不在技术,而在于长效机制的建立。

“治理黑臭只是水环境治理的一个环节,属于初级阶段。”王洪臣教授表示,从长远发展和治理的有效性来看,让黑臭水体经过治理在短时间内有所改观,是需要的,也是值得鼓励的,但治理一定要有长远思维,否则将带来大量的资源浪费。

王洪臣教授介绍,就如同一个黑臭水体的污水,截留到污水处理厂是最合理的,也是最有效的治理方式,但目前很多地区的城市规划,根本无法实现这种截留。因此,治理黑臭水体的正确思路应该是加快规划的实施,而不是另外投资建设一批临时黑臭治理设施,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他建议,黑臭治理必须与原有的流域治理综合规划、城市水环境治理专项规划做好衔接,做好工程方案的设计,让投资发挥最大效益。

“长效治理机制不仅涉及决策、规划,还涉及持续性稳定投资渠道以及工程实施”。很多专家都认为,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不是“一次性”工程,“碧水蓝天”需要地方政府长期的持续性投入,建立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是周边群众满意的基础和前提。

(特约记者单位:E20环境平台)

猜你喜欢
环境治理整治水体
笃行不怠 奋力深化提升三年专项整治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专项整治
多源污染水体水环境质量提升技术应用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专项整治
联合国环境治理体制
数字传声:环境治理变中向好
广元:治理黑臭水体 再还水清岸美
嘉兴市:多措并举推进环境治理上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