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荣
奋力开创威宁百姓富生态美新未来
李正荣
坚持以党建为统领,突出大扶贫、大安全、大发展三大战略任务,推动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在威宁落地生根,努力把威宁建成中国休闲度假旅游基地、中国南方马铃薯种植基地、中国中药材种植基地、南方高原生态苹果基地、贵州绿色能源基地和云贵川毗邻地区的重要节点城市。
深入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扎实开展脱贫攻坚“五攻五比”活动,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这场输不起的硬仗。加大7个极贫乡镇、50个极贫村的脱贫攻坚力度,啃下“硬骨头”、攻克“决战点”,坚决打赢极贫乡镇极贫村脱贫攻坚战。要精准推进产业脱贫,以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理念为引领,以园区建设为抓手,以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为目标,坚决打赢产业脱贫攻坚战,确保今年计划减贫目标实现。要狠抓易地扶贫搬迁,统筹解决好“怎么搬”和搬出来后“怎么办”两个问题,解除搬迁群众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加快推动威宁由教育大县向教育强县转变,实现“校校完善、总体跨越”目标,将迁建民族中学和职业中学,新改建15所城区中小学、81所农村中小学、89所城乡幼儿园,争创两所省级示范高中。进一步优化中小学布局,逐步推进高中集中到县城、初中集中到乡镇、小学集中到乡镇和中心村、边远地区保留教学点,使学校分布与学龄人口变化相适应、与当地群众的要求相适应。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在县城区域打造15分钟医疗服务圈,在乡镇打造30分钟医疗服务圈。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大安全”战略,持续加强安全生产和维护稳定工作,不断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
进一步强化绿色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全面转型升级,在赶中加速,在转中跨越,在改中突破,奋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围绕“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目标,壮大“板块经济区”,着力在区域化、品牌化、标准化、园区化、产业化上下工夫,以“乡乡镇镇建农业园区”为平台,努力把威宁建成绿色农产品大县,打造全国马铃薯转型发展、助力脱贫的高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力度,加快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大项目、好项目,做大做强威宁经开区,全面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力争2020年产值达300亿元以上;新型能源装机达300万千瓦以上。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按照“一城两轴四区”规划,以草海为龙头,以百草坪、板底旅游线路为重点,加快精品旅游景区、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接待服务能力,推动威宁旅游井喷式增长。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坚持“大县大城”引领城乡统筹发展,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力争县城达30万人口以上、城镇化率达50%以上。持续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加强农村土坯房抗震改造和美丽乡村建设,深入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创建覆盖100%的行政村。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加快推进草海机场、都香高速公路威宁段建设,力争尽早启动威宣高速公路、威宁至彝良高速公路和威宁至会泽一级公路建设;加快骨架路网和农村公路循环路网规划建设,着力构建“六横六纵十五联八支”路网建设,实现农村公路循环成网,形成以县城为中心“90分钟经济圈”;加快推进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建设进度。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以“四个有利于”为标准,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龙头,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全面推广“塘约经验”,统筹抓好农村综合改革、“三变”改革、金融扶贫、投融资体制和旅游业发展、生态建设等重点事项改革,协同推进其他各方面改革,狠抓改革方案落地见效。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加快发展绿色经济,着力建造绿色家园,建立健全绿色制度,大力构筑绿色文化,坚决打赢事关威宁长远发展的生态建设持久战。全力推进以石漠化综合治理为重点的生态修复工程和以林业、水土保持为重点的生态建设工程,确保2020年完成治理石漠化150平方公里,绿化造林26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抢抓省市统筹治理草海的机遇,坚持“治建管改”要求,加快推进草海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六大攻坚战”和“三大平台”建设,确保草海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尽快取得重大突破,成为贵州建设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的标志性工程。全面推行河长制,加强三岔河、可渡河、牛栏江、洛泽河等境内污染防治,切实构建“两江”上游生态屏障。推进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收运系统建设,加大杨湾桥水库周边污染源头的环境整治,保护好城乡饮用水源,努力打造生态保护、绿色发展高地。
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从严从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坚持不懈抓好思想理论武装,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千方百计转作风树形象、优环境聚人气、破瓶颈聚要素。坚持“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深入开展“三进三增”活动,坚持“54321”结对帮扶,实现贫困户联系帮扶全覆盖。开展法治、德治、自治“三治”管理,建立村民自我管理委员会、组建“十户一体”,借鉴“塘约经验”,强化村级内部治理结构,不断创新和加强农村社会治理,促进农村抱团脱贫;加强基层办公阵地、服务平台、村级集体经济三大建设,全面完成478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任务,不断增强村级组织服务功能;加强“三支队伍”建设,摸着良心、出于公心、不忘初心,严格落实“四位一体”从严管理干部机制,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爱护基层干部,努力把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开创百姓富、生态美新未来的坚强战斗堡垒。
(作者单位:中共威宁县委办公室)
责任编辑:陈正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