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茵 杨丽芳 张妮 袁秀红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胃外科,广东 广州 510060)
延续性护理在胃癌术后未拆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梁茵 杨丽芳 张妮 袁秀红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胃外科,广东 广州 510060)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胃癌术后未拆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3例胃癌术后未拆线的出院患者,按出院日期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护理;观察组在出院当天接受全面评估,出院后3d、10d、2周、3周分别接受电话回访,回访内容包括术后饮食、用药、运动、缓解疼痛、并发症识别及护理。1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切口并发症、切口愈合时间、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切口并发症(切口红肿、脂肪液化、切口感染)发生率分别为7.8%和1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16,P=0.398);观察组的切口愈合时间为(10.53±0.85)d,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9,P=0.026);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问卷、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得分分别为(6.72±1.29)分和(25.78±3.57)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5.534和-5.436,P=0.000)。结论延续性护理有助于加快胃癌术后未拆线患者手术切口愈合,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水平和患者满意度。
延续性护理; 胃癌; 切口; 护理
Continuity nursing; Stomach cancer; Incision; Nursing
胃癌是目前世界上死亡率第三高的癌症(仅次于肺癌、肝癌),占肿瘤死亡人数的10.1%[1],目前为止手术切除是胃癌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方法[2]。随着医学的发展,术后早期出院成为发展趋势。住院时间的缩短限制了护士有效的切口护理指导,由此可能带来切口感染、裂开、脂肪液化、吻合口瘘等并发症。有研究[3]表明,12%~84%的手术切口感染发生于出院后,家庭及早识别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是预防切口感染进而再入院的有效手段;延续护理模式恰好为出院患者返家后面临的健康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为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胃癌术后未拆线患者手术切口的愈合情况、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本研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延续性护理,并与同期只进行常规护理的患者进行比较,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3月我科收治的胃癌术后未拆线患者103例。纳入标准:具有完整的临床病例资料,临床诊断包括胃窦癌、胃角癌、胃体癌、胃底贲门癌、胃窦肿物、胃窦癌伴幽门梗阻、贲门癌、胃底贲门癌伴出血、胃癌。排除标准:非原发性胃癌;精神病患者或不能进行完整的语言沟通;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或全身性慢性疾病者。按出院日期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8例,分别实施延续性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年龄39~69岁,平均(48.16±5.21)岁;男性27例,女性26例;手术方式:胃癌根治术32例,全胃切除术7例,贲门切除术3例,胃空肠吻合术4例,剖腹探查术2例,胃伴其它手术5例;学历:高中及以上38例,初中11例,小学及以下4例。对照组患者年龄34~72岁,平均(47.68±5.18)岁;男性31例,女性27例;胃癌根治术42例,全胃切除术6例,贲门切除术3例,胃空肠吻合术2例,剖腹探查术1例,胃伴其它手术4例;学历:高中及以上38例,初中14例,小学及以下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基础疾病、癌症分期、手术方式及出院前并发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出院前为手术切口换药,予以饮食宣教、用药指导、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强调拆线、换药、复诊的时间等。
1.2.2观察组 组建慢性病出院随访小组。出院随访小组由1名组长(病区护士长)和2名组员(护师以上职称)组成。小组内成员均经过统一培训,随访电话由两位组员轮流保管以方便随访及接听咨询电话;当遇到组员无法解决的问题,咨询随访组长并反馈至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增加延续性护理,由出院随访小组负责。内容包括:(1)出院当天由随访护士对患者进行心理、生理、环境和健康行为4个方面的全面评估,详细记录其健康问题。(2)出院后3 d、10 d、2周、3周分别以个体化健康教育和问答式教育为中心进行电话回访。回访内容包括术后饮食、用药、运动、复诊时间,并教导患者学会自查,及时发现术后吻合口漏、切口脂肪液化、裂开、出血、感染等并发症,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同时以图片形式通过微信或彩信发送给随访人员以便及时判断切口愈合情况,切口愈合后可停止),腹部体征(是否出现腹胀、腹痛等)。随访时间控制在每次15~20 min左右。出院后一个月患者复诊,面对面评估其切口愈合情况、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满意度,结合电话随访记录、微信记录,对此期间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伤口愈合时间进行评估。
1.3观察指标和评价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健康知识问卷和出院后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1个月后复诊的患者进行调查。该健康知识问卷包括饮食、运动、切口护理、并发症观察四个方面,共10个条目;均为单选题,答对得1分,答错0分,总分10分。出院后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共6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从“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满意”分别计5~1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满意度越高。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愈合时间、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得分、满意度调查表得分的比较 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术后切口并发症(轻度红肿、脂肪液化、切口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3.8%和7.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切口平均愈合时间为(10.53±0.85)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07±1.5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得分为(6.72±1.2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3±1.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得分分别为(25.78±3.57)分和(23.20±3.68)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的比较±s)
延续护理是整体护理和住院护理的延伸[4],目的在于减轻和避免患者在不同层次健康照顾机构或不同的健康场所之间转移时,由于医疗、护理等方面的中断或衔接不当而产生的不利影响。本研究采用延续性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不同特点进行综合评估,实施个性化施教模式。
本研究发现,延续护理能显著提高胃癌术后未拆线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住院期间患者掌握到的相关知识随着出院时间的延长、强化教育机会的缺乏及年龄记忆力等原因逐渐被淡忘[5]。大多数患者及家属希望得到专业的护理,在出院前、出院后两周最为迫切[6]。适时的回访指导能强化健康教育内容,保持患者健康习惯的延续性,促进疾病恢复。对照组7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包括4例切口轻度红肿,1例切口脂肪液化,2例切口感染;观察组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包括2例切口轻度红肿和1例切口脂肪液化。切口轻度红肿的患者每日切口清洗换药后愈合良好;脂肪液化患者每日至当地门诊行切口清洗换药,予抗生素口服或静脉给药等积极治疗后分别于9d后(观察组)和15 d后(对照组)切口愈合;切口感染者每日切口清洗换药,外用喜疗妥药膏或口服抗生素,经积极治疗后切口愈合良好。观察组手术切口愈合时间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是因为观察组患者在随访护士定期的健康知识灌输下,强化了切口护理意识,懂得及早发现切口并发症并早期进行处理,优化饮食结构,避免过度牵拉手术切口等。本研究亦发现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关研究结果相一致。
延续护理提供一个患者与医护人员相互交流的平台,能提供更好的照护,有效缓解出院后患者面临诸多健康问题难以解决的不安,促进患者依从性的提高,增强护患信任感[7]。经查阅文献[8],发现患者往往在出院后第1个月内不良反应明显,若无严重的并发症或复发,后期则会逐渐改善。本研究考虑到拆线时间,故最终专家讨论延续性护理干预时间为出院后1个月。
切口护理是术后出院患者护理的重点难点,检索文献,发现关于手术切口的延续性护理报道较少。本研究重视护士这一患者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在现有医疗政策推动下开展相关的延续性护理,旨在指导患者出院后的伤口护理和自我护理,减轻患者出院后心理负担,促进其身心健康。
[1] Cancer.I A F R.GLOBOCAN 2012:Estimated cancer incidence,mortality and prevalence worldwide in 2012 [EB/OL].[2017-02-22].http://globocan.iarc.fr/Pages/fact_sheets_population.aspx.
[2] Lazar D C,Taban S,Cornianu M,et al.New advances in targeted gastric cancer treatment[J].World J Gastroenterol,2016,22(30):6776-6799.
[3] Biscione F M,Couto R C,Pedrosa T M.Accounting for incomplete postdischarge follow-up during surveillance of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by use of the national nosocomial infections surveillance system's risk index[J].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2009,30(5):433-439.
[4] Coleman E A,Boult C.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ransitional care for persons with complex care needs[J].J Am Geriatr Soc,2003,51(4):556-557.
[5] 顾卫.延续护理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依从性及复发率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5(6):141-142.
[6] Zwygart-Stauffacher M,Lindquist R,Savik K.Development of health care delivery systems that are sensitive to the needs of stroke survivors and their caregivers[J].Nurs Adm Q,2000,24(3):33-42.
[7] Beadles C A,Voils C I,Crowley M J,et al.Continuity of medication management and continuity of care:Conceptual and operational considerations[J].Sage Open Med,2014,2:21016312
61.
[8] 刘敏杰,张兰凤,刘谆谆,等.采用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实施延续护理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1):74-78.
·质性研究·
梁茵(1981-),女,广东惠州,本科,主管护师,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袁秀红,E-mail:zhonshang@sina.com
R473.73,R735.2
: BDOI: 10.16821/j.cnki.hsjx.2017.17.027
2017-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