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现代施工技术在仿古建筑中的应用

2017-09-17 17:31盛健赵伟张骥
大陆桥视野·下 2017年9期
关键词:应用

盛健+赵伟+张骥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筑的形式也越来越多。如何将现代施工技术合理的应用到仿古建筑中,实现仿古建筑的真实再现,且有效提高仿古建筑的结构力学性能,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基于此,笔者重点论述了现代施工技术在仿古建筑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现代施工技术;仿古建筑;应用

1. 现代仿古建筑形式兴盛的主要原因

1.1文化因素

仿古建筑不仅模仿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外观,也很好的体现了中国的民族风格与历史特征,它在使人赏心悦目的同时,也对中国传统建筑的保护与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历史责任心和民族自豪感的推动下,建筑师们在不断研究发展现代工藝的同时,也开始着手挖掘传统形式所固有的文化资源。古代建筑形式的总体造型和每一个部件都带来特有的美感,建筑中不仅讲究外观美,也讲究动态美、对称美、装饰美以及韵律美,且不同朝代不同地区的建筑有着不同的建筑风格,带来各种风格不一的建筑美感。

1.2社会因素

随着国力增强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获得物质经济富足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提升,而外出旅游成为了人们放松心情的普遍形式。中国参与世界的全球发展,不仅让中国人走出家门、国门,更是吸引了大批的外国游客来一睹我们国家的精神风采。国际间文化的交流,不仅提高了各国旅游者的欣赏水平和情趣,也激发了旅游者仿古猎奇、返璞归真的观赏心理。人们看惯了千篇一律的城市建筑,除了各种独特的外形之外便难以触动人们心灵上的需求,而中式园林古建筑则带给长期生活在现代化钢筋混凝土城市中的人们亲切、宽松、愉悦、耳目一新的感觉。仿古建筑优美的造型,柔和的曲线,匍匐展开的平面,带给人美的享受,受到人们的追捧和信赖,展示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特有的风情与文化,吸引着大批游客为之向往。

1.3历史因素

如今中华大地上许多历史古都都被现代化的建设浪潮所淹没,那些古都名城所包含的历史故事与遗迹被渐渐淡忘,古都数千年来沉淀的文化风采也一点点的被消磨殆尽。仿古建筑的出现,不仅复原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外貌,也使得传统建筑所蕴含的文化底蕴被保存下来。在历史文化城市,为了统一风格,往往会根据城市的文化历史以新建、复建的形式创造出新的仿古建筑。

现今存留下来各地的文物及古建筑如:圆明园、故宫、大雁塔、灵隐寺、苏州园林、丽江古城等,它们的建筑形式无疑是现代建筑师们创作的灵感和源泉,这也是仿古建筑得以兴盛和发展的重要原因。钢筋混凝土技术在仿古建筑中的具体应用

2 .现代施工技术在仿古建筑中的应用

2.1 现代仿古建筑中钢筋混凝土工艺

当在进行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的设计时,首先,要对传统的木结构建筑有深入了解。仿古建筑首先要求的是形似,而且还要求神似。因此,对仿古建筑施工技术、建造艺术会提出更高的要求,不然,建造出来的建筑物就会与要求的标准相差很远。以前的木构建筑一般是用木材作为原材料进行设计的,而在进行钢筋混凝土的仿古建筑,却是以钢筋混凝土的柱梁来作为主要支撑部分。以往在进行传统木构建筑施工时,是先把柱、梁、枋、檩等木构件进行相关的加工,加工之后的木构件成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接着再把这些独立的个体组装起来;而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则是先进行捆绑钢筋,再进行支模,最后再对混凝土进行浇筑。以前的木构建筑对传统建筑施工技术进行参考并做进一步的借鉴,而钢筋混凝土借鉴的只是仿古建筑的外型,对于内部构造、抗震能力等方面的计算,则一样要与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理论相符合,并且要符合现代设计的规范要求。

2.2 现代仿古建筑中的木制构件施工工艺

为了环保节能,在仿古建筑中尽量不使用全木结构,但在某些体量小且人员经常使用并近距离接触的仿古建筑,如亭子、走廊、梁柱等,木结构的尺寸都会比钢筋混凝土结构尺寸要小,所以为了展现这类建筑小巧、轻灵的风格,及特有的材质感,可适当采用全木构件制作。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一般都是钢筋混凝土柱及柱础,若按照古建筑柱底靠地面塞入石柱础的方式,则会使柱底变成铰支座,从而破坏钢筋混凝土柱的整体性,对抗震防震功能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可保留采用木结构柱加石柱础或使用钢筋混凝土柱加装饰性石材贴面柱础更为合适。梁是古建筑上架中最重要的组成构件,承受着上架构件及屋面的所有荷载,是上架木构件中最重要,最关键的部分。古建筑屋顶部分的梁架分为露明造和非露明造两种,露明造要求梁架檩木要做细加工,并且做好油饰彩绘。而非露明造的,在井口枋的高度做天花,高于天花的梁架檩木可以粗加工,并且不做油饰彩绘。而现代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中,属于非露明造建筑设计的时候,檩木位置构件的结构设计即可大大的简化,采取易于满足结构受力需要的各种结构设计形式。

2.3现代仿古建筑中屋面板的施工工艺

古代屋面泥背的传统做法是, 在望板上做完护板灰后做破灰麻刀泥, 分层散铺麻丝, 用杏板拍实, 待干固后形成泥背, 即使瓦件损坏, 也不至于在短期内漏雨。 中式园林建筑木构居多, 历年来由于风雨侵蚀和屋面瓦的损坏, 使房屋漏雨;造成望板、椽以及檩条严重腐朽。 事过境迁, 近年来, 由于要降低工程造价以及屋面上架木构件用料以下限设置, 因此不得不减少屋面荷载, 采用比重小的焦碴背, 但密实度远远达不到防水的要求, 许多新建筑物在建成后没几年就漏雨。 针对这种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 在屋面处理方面, 曾采用在望板上刷防水油膏, 铺二层油毡等措施, 但收效甚微, 北方也有用在筒瓦外裹垅的做法, 就是在每垅筒瓦定好后表面再抹一层 0.5 cm~ 1 cm 厚青白麻刀灰, 用槽子将裹垅灰槽成断面一致的瓦垅, 压平刷灰, 这种方法工艺要求较高, 对漏雨有一定收效, 但屋面失去了筒瓦瓦节, 陶瓦的质感也消失了, 艺术效果较差。 针对以上情况, 施工技术人员吸取古代重要建筑屋面采用锡背防漏的做法和制造水泥船薄壳混凝土工艺, 用钢板网混凝土背, 取代锡背增加屋面刚度和防渗这一技术措施来解决新建屋面和古建筑维修防渗漏的问题,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具体做法如下:

在屋面望板上做完护板灰后, 用菱形钢板网平铺, 网片之间用扎丝捆扎, 将 C28 细石混凝土平铺, 用抹子压实, 钢板网要随压随提至混凝土层中间, 混凝土层厚度控制在 2 cm 左右, 细石混凝土中尚可加入适量的防水粉(水泥重的 3%~ 7%)以加强混凝土层防水性能, 钢网混凝土背随打随提浆, 待 24 h 后开始养护, 5 天后可刷冷底子油。

在斜屋面上铺装钢丝网一方面可以保证操作人员操作的安全, 起到防滑条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于提高整个屋面挂瓦的整体性也有很大的帮助, 可以防止瓦片从斜屋面上脱落, 在施工中, 施工人员还会将瓦片的一端拴上细铜丝, 绑缚在钢板网上, 防止瓦片下滑。屋面钢网混凝土背工艺, 是在保证中式建筑艺术风格和降低工程造价的前提下, 利用刚性防水材料将屋面瓦作与屋面木基层分隔来解决屋面漏雨问题, 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对于屋顶长草问题, 施工时在泥背中喷除草剂来解决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3.结语

为了实现仿古建筑的真实再现、美观性以及结构性能,在仿古建筑施工中应用现代建筑施工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本文就主要对钢筋混凝土施工工艺、木制构件施工工艺、屋面板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以其能为推动我国仿古建筑工程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田永复.中国仿古建筑设计[Ml.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2]汪道龙.木结构与混凝土结构组合在仿古建筑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3)

[3]李大波.探讨现代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1).endprint

猜你喜欢
应用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带压堵漏技术在检修中的应用
行列式的性质及若干应用
癌症扩散和治疗研究中的微分方程模型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