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尚
【摘要】本文介绍了环境专业仪器分析课程与行业应用相结合的教学内容的构建、教学模式的及成绩考核评定上的改革实践。教学实践证明,该课程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在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关键词】仪器分析 课程改革 环境专业 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2-0245-02
1.前言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保障。随着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各种高灵敏度、高選择性、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和微型化的分析仪器及相关的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1],《仪器分析》已成为环境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要求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初步具有根据分析的目的、要求和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特点、应用范围,选择适宜的分析方法与测定方法或手段以解决分析化学问题的能力。本文针对环境科学等专业的特点对学生仪器分析技能的要求,结合我校进行的仪器分析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探讨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课程教学模式。
2.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
2.1构建与行业应用相结合的教学内容
结合目前环境分析和环境监测过程的实际需求,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和行业应用要求设置教学内容。比如适当减少理论课时数,增加实验课时数,在实际的仪器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而实验项目的设置应分层次,以培养学生专业综合操作能力为目标。开设的实验项目注重应用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的设计与专业、行业紧密结合,如“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土壤中重金属汞的含量”、“色谱法分析水中的抗生素的含量”等,利于学生熟悉仪器分析技术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及最新发展。
2.2改革教学模式
1)开展自由讨论课,启发学生思维
现代科学和仪器发展非常迅速,新的仪器和原理层出不穷,而教科书的内容往往与最新的仪器型号有很大出入。自由讨论课以学生为主导,以4~6人组成一个小组,让学生从设定的几个新技术专题中择其一,然后由学生互相合作,利用网络查阅文献及相关资料,通过理解、讨论、整理后制作成PPT,在课堂上花费10~15分钟时间讲清楚所述问题,最后由老师更正和总结。因而自由讨论课体现了学生学习主体性地位,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由“学会”转化为“会学”。
2)推行“问题”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用“以问题为先导”的教学模式,教师设计相应的问题或提问方式引入知识点,可通过一个例题或环境污染监测的实际问题,设置疑点,使学生处于思维兴奋状态,然后展开讨论,最后进行归纳总结。通过提问→讨论→总结的教学模式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对原理、仪器构造、分析应用及影响因素等每一个教学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此种方法的正确使用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积极作用。
3)合理运用微课,提高教学效果
围绕仪器分析每一章的基本原理、分析仪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等具体问题,进行生动直观、形式新颖的微课教学。如对“基本原理”和“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采用讲授型、解题型和答疑型,而“分析仪器”运用实验型或者动画型进行微课的开发,使得枯燥难懂的仪器分析课程成为一门生动、形象、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
2.3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其考核评价方式,应突出学生能力考核。探索建立灵活多样的考核评价方式,如采用平时成绩、技能测试、撰写研究综述及期末考核等多种形式组合,提高平时成绩及研究综述性论文的分数比例。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可以综合考查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3.结束语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环境专业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构建与行业应用相结合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及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科学思维、综合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适合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因而总结出恰当的环境专业仪器分析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专业技能的提升,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培养环境专业应用型人才,服务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夏静芬,唐力,罗薇楠.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环境监测实验”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J]. 高等理科教育, 2008, 82( 6):115 -117.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