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某大型露天矿山采剥生产执行情况分析探讨

2017-09-16 22:47叶勤富杨波王焰伟
中国绿色画报 2017年9期
关键词:措施建议

叶勤富++杨波++王焰伟

[摘要]:生产矿山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在生产计划与实际完成指标上,只有通过计划与实际不断对比,才能找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制定解决方案和实施改进措施。因此本文通过该露天矿山采剥生产计划的各个指标与实际执行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从而,更好的指导生产、服务生产、监督管理,提高生产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露天矿山;计划执行;分析讨论;措施建议

1.引言

云南某大型露天矿山生产期年设计剥离量为1300万m?,采出工业矿石量为210万t/a。该矿段属于矽卡岩型矿床,目前系统工程控制的主矿体就达300多个。矿岩性质复杂,矿体形态及品位变化较大。因此,不断提高矿山生产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确实利用好国家宝贵矿产资源,为矿山生产提供科学决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2.分析内容

本文主要通过云南某大型露天矿山,1—5月采剥设计计划的剥离量、采矿量、供矿量情况、二级矿量保有、损失贫化与实际执行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具体的建议及措施,从而进行一步满足矿山生产需要,为矿山生产提供科学决策。

3.设计剥离量与实际完成情况分析

该露天采场1—5月份公司计划剥离量为412万m3,车间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剥离量为415.29万m3略高于公司指标。实际完成为387.72万m3,和公司计划指标相比只完成了计划的94.10%,与生产车间计划相比只完成了计划的93.36%,均未达到计划指标。

4.计划采矿量与实际完成情况分析

该露天采场1-5月份设计采矿量为161.8万吨、计划采出锡矿品位0.53%、锌矿品位3.97%;实际采矿量为186.49万吨、采出锡矿品位0.41%、锌矿品位3.17%;计算地质消耗97.73万吨,地质品锡矿0.82%、锌矿4.00%。三者之间矿量、品位上来看,地质品位、设计采出品位、实际采出品位三者间差距较大。

5.供矿量情况与实际完成情况分析

1-5月计划供矿量为184.81万吨、车间计划供矿供矿量170.59万吨,实际供矿185.27万吨。从供矿总量来看,生产车间计划供矿量略低于公司计划供矿量,最终实际供矿量略超过公司计划供矿量,已经完成了供矿计划。

6.计划供矿品位及实际供矿品位

从1—5月份供矿品位来看,计划锌供矿品位3.38%、锡0.32%,实际供矿品位锌供矿品位3.33%、完成计划的98%,錫0.31%、完成计划的96%。总体来看供矿指标完成较好。

7.二级矿量保有情况

露天矿山二级矿量分为开拓矿量和备采矿量两级,按照大型露天矿山,露天采矿设计规范及相关要求规定,开拓矿量保有期应该为1年,备采矿量保有期应该为6个月。

7.1实际开拓矿量保有情况

1-5月每月有保有开拓矿量460-530万吨,平均490万吨,锡矿平均品位0.57%、锌矿平均品位3.74%,实际计算保有期25-26个月。完全达到了规范要求。

7.2实际备采矿量保有情况

1-5月每有保有备采矿量110-117万吨,平均113万吨,锡矿平均品位0.51%、锌矿平均品位3.67%,保有期6-7个月,完全达到了规范要求。

8.损失贫化情况

该公司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损失率为5%、贫化率为8%,测定方法为直接法,经过实际测定每月平均损失率2.4%、贫化率为4.63%,均低于该公司指标。

9.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9.1剥离区域及剥离量

1-5月生产车间的主要剥离区域集中在采场中上部,经过核对计划剥离区域与实际剥离区域存在出入。说明在计划执行过程中未严格按照采剥设计进行,并且在次月的采剥设计中未对区域吻合情况进行分析。

9.2采出矿量

1-5月份设计采矿量为161.8万吨,实际采矿量为186.49万吨,地质消耗为97.73万吨。从三者矿量品位上来看,地质品位、设计采出品位、实际采出品位三者间差距较大。车间采矿和地质专业没有具体分析。

9.3供矿方面

从供矿量和供矿品位来看,总体供矿量和品位较稳定,但个别月份,存在一定波动,将会给下道工序(选矿)造成影响。

9.4开拓备采矿量

在开拓矿量统计表中有单锡矿,但在备采矿量表中没有单锡矿;另外在备采矿量表中所统计的出现有高锡矿、高锌矿时地质人员没有单独与采矿供矿人员进行沟通交流。

9.5损失贫化测定

从地质消耗、设计矿量和实际采场矿量三组数据可以看出。实际采出矿量远远大于地质消耗和计划采矿量,但品位远远低于地质品位。

9.6地质工作方面

9.6.1未严格按照年、季、月、周采剥设计开展日常地质工作,造成地质工作针对性不够强;

9.6.2部分所圈定的备采矿量没有进行适当取样控制,造成供配矿过程中数据不准确,指导性不强;

9.6.3没有对采出矿量与地质消耗出现较大误差进行分析;

9.6.4损失贫化的测定在数据采集过程中没有进行具体分析,造成损失贫化没有可靠性,从地质消耗与采出矿量表中可以直观看出。

10.下步工作开展建议

10.1采剥设计通过审查后,每名地质人员必须熟悉本月和本周的采剥设计,班组长根据采剥设计安排本月和本周的工作计划。

10.2 地质人员进入采剥现场,跟踪现场采矿情况,及时提出矿体形态、品位变化情况,为供矿提供及时准确的地质指导。

10.3 开展矿石损失贫化测定工作,提出相对可靠的损失数据,为采剥设计及生产管理提供准确地质数据。

10.4职能部门制定合理可靠的检查制度,将检查制度落实到位,做好职能部门检查、指导、服务的职能,为矿山生产服务。

11.结语

通过对该大型露天矿山采剥生产执行情况分析探讨,对计划的剥离量、采矿量、供矿量情况、二级矿量保有、损失贫化与实际执行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具体的建议及措施,为矿山生产提供了科学决策,促进矿山提高生产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效益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超文,周斌. 合理配矿提高矿石质量[J]. 矿业工程, 2010(05).

[2] 易丽平,王李管,房智恒. 线性规划在露天配矿中的应用[J]. 现代矿业, 2010(01)

[3] 王涛. 探讨配矿方案在均衡原矿品位中的应用[J]. 科技信息, 2012(22).endprint

猜你喜欢
措施建议
推进企业机关作风建设常态化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长短课”的必要性与实施建议
浅淡如何发挥交通基础作用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
全域旅游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