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该有怎样的儿童立场

2017-09-16 04:24:10王淑清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教体局
未来教育家 2017年8期
关键词:立场儿童家长

王淑清/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教体局

教育该有怎样的儿童立场

王淑清/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教体局

时下经常听到有教师抱怨:现在的教师不好当,学校是弱势群体。根本原因在于,学校里孩子的教育或者安全只要出现一点问题,便会给学校和老师惹上麻烦,为了息事宁人,结果多是学校或者教师能忍则忍,能让则让。事后,谁也不愿再提起事情的前因后果,教师靠运气继续教书育人。在孩子不断受伤的同时,教师不断受伤的现实,让我们不得不睁大眼睛,摸着自己的心窝找一找,学校教育中儿童的立场。

儿童为什么要到学校?因为儿童需要成长,到学校一定是不二的选择。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为人父母很自然地把孩子送到学校,对学校寄予很大的期望;这种期望是以家长对孩子成长的愿望为标准,这个标准很自然地就会成为学校教育的标准。没有这个标准或者这个标准达不到时,家长对学校的评价便不会满意。所以很多学校把“办让家长满意的学校”当作教育目标。且不说这个目标正确与否,单就这样的目标很多学校实践了多年,又有多少成果?这值得我们反思。在教育的实践中,孩子一定是成长的主体,眼中没有孩子的目标,即使家长满意,也不会有太多的价值。所以,儿童到学校学习,成长是主题,儿童的立场是根本,遵循儿童的成长规律进行教育,在真实的“体验”中经历成长,是儿童立场的内涵和根本。

教育该有怎样的儿童立场?坚持教育的儿童立场绝非只是学校的责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进入学校之前,孩子所养成的习惯,成长的环境,接受的价值观,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所受学校教育的效果。“子不教,父之过”很典型地说明了孩子第一任老师的重要性,给孩子一个好的启蒙教育,是家长义不容辞的义务。即使到了学校教育阶段,如果离开家庭教育的互补,孩子所接受的教育也一定是残缺不全的。

当学校教育的儿童立场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关注儿童心理生理特点的教育应该是很细致的教育,绝非几句“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口号就一蹴而就。儿童立场,给学校,给教师提出的要求,一点也不会轻松。其实,在成人的世界里,“蹲下来和孩子对话”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孩子有千奇百怪的想法,一定也有他成长的立场和理由;这样的一些立场,在教师的精神世界里,是否能够容纳和接受,这是对学校教育的考量。

当教育者怠慢、忽略、丢弃儿童立场时,当固守的成人意识左右孩子的思维时,教育的冲突便自然而然地发生在师生之间;儿童立场,给学校教育的提示是:教育要对儿童的未来负责,从儿童出发,围绕儿童开展,实现儿童的发展;任何忽视儿童立场的教育,都会给儿童留下“童年的伤口”。

教育学告诉我们,儿童成长的原动力来自好奇心、兴趣和个性。生活在父母理想下的孩子是缺少儿童立场的,所受的教育往往很容易为着大人的思维、父母的需求;出发点既是为了获得父母也是为了获得师长的认可和表扬,以成人的愿望代替儿童的愿望,以父母的兴趣代替儿童的兴趣的教育,最终以牺牲儿童的立场为代价,大人着急,孩子焦急。从父母的愿望出发成长的儿童,没有好奇心,不是自己的兴趣,缺少个性,千篇一律的好成绩就是好孩子,有让父母骄傲的特长,却渐渐扼杀了儿童的本性。儿童教育的立场,呼唤孩子发出自己的声音,灵动自己的好奇,拥有自己的个性。

学校教育该给孩子们怎样的立场?这是对儿童成长的发问。让儿童有尊严地生活在教室里和校园内,爱儿童才能真正发掘儿童的爱好,理解儿童的好奇,为儿童的成长喝彩。就学校教育而言,只有基于儿童的课程,亲近儿童的教师,研究儿童的管理,才能真正地帮助儿童发现自己。理解、宽容、呵护、引领理应为学校教育的儿童立场,从儿童立场出发,教育才能真正地认识并珍视童年价值;教育只有构筑儿童立场,才能真正实践“为了儿童发展”的教育法则。

儿童立场,给教育者提出了最原始的思考;家庭、学校和教师遵循儿童成长规律,尊重儿童天性,反观现有教育现象,聚焦儿童立场的任务已经刻不容缓。

猜你喜欢
立场儿童家长
立场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趣味(语文)(2020年11期)2020-06-09 05:32:30
武术研究的立场
武术研究(2020年3期)2020-04-21 08:36:54
我心中的好家长
留守儿童
杂文选刊(2016年7期)2016-08-02 08:39:56
家长请吃药Ⅱ
萤火(2016年7期)2016-07-19 08:18:54
六一儿童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人生十六七(2015年2期)2015-02-28 13:08:06
重访“反对解释”之立场与命题
法律方法(2013年1期)2013-10-27 02:26:56
“六·一”——我们过年啦!